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指数基金去年“喝酒”夺魁 3只指基产品今年“吃药”争冠

2018年06月25日 06:42    来源: 证券日报    

  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B、华宝中证医疗指数B和广发中证医疗指数B,在今年以来分别取得了24.11%、23.95%和21.28%的回报率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

  指数基金以其交易成本低、流动性好及透明度高的特点吸引着部分投资者。去年白酒股强势领涨,招商中证白酒指数B(该基金分级基金子基金,下文中“指数B”均为分级基金子基金)更是以161.53%的年度回报率位居所有公募基金产品榜首。2018年以来,医药生物板块逆市上涨,跟踪相关医药指数的指数基金也在“吃药”行情中受益,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B以24.11%的回报率大幅领跑所有指基。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所有指数基金中,选择跟踪医药指数的指基回报率集体爆发,33只医药指基有32只在年内取得正回报,其平均回报率达到9.14%,领先同期上证综指涨幅21.76个百分点。

  对于下半年医药板块的走势,业内人士仍表示看好。招商医药健康基金经理李佳存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医药板块的整体估值在30倍左右,这一轮医药行情至少会持续两年的时间,“乐观来看,当前应该是医药牛市的开始。”

  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B

  年内业绩大幅领跑指基“吃药”行情的火热,把医药指数基金推到了上半年业绩的一线阵营。《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在排除净值异常波动的基金后,公募基金市场上跟踪医药指数的指基共有33只,年内平均回报率高达9.14%。

  具体来看,33只医药指基中有32只在今年以来取得正回报,而回报率最高的3只基金均取得了超20%的回报率: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B、华宝中证医疗指数B和广发中证医疗指数B在今年以来分别取得了24.11%、23.95%和21.28%的回报率。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全市场成立满半年以上的4692只基金中,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B也能以24.11%的收益率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该基金在今年以来的回报率高达28.65%。

  “喝酒”行情在今年仍有微微醉意。去年的指基冠军招商中证白酒指数B在今年仍有不错的表现,截至6月22日,该基金在年内也已经斩获了18.67%的回报率,另外,鹏华中证酒指数、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在今年以来也有超10%的收益率,在今年的震荡行情下仍十分可观。

  而在另一面,选择跟踪高铁产业的几只指数基金则惨不忍睹。3只跟踪高铁产业指数的分级B基金在今年均亏损了超60%,其中业绩表现最差的基金在今年以来已经亏损了64%,记者注意到,该分级B基金也即将触及下折阈值,一旦触及该阈值,在折算基准日当天买入以及未能卖出分级B基金的投资者均将面临较大亏损。

  基金经理分析称

  当前是医药股牛市起点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医药板块上市公司的业绩正在逐步回暖。根据上市公司一季报及二季度业绩预告,整个行业增速和利润增速都达到30%以上,回顾行业景气度最高的2009年至2011年,医药行业的增速和利润增速也是在30%左右。

  今年以来,沉寂了两年多的医药行业表现强势,截止6月22日,医药生物指数(申万一级)涨幅达4.27%,涨幅位居各行业前列,部分医药股在年内的涨幅更是突破50%,频频传来股价创新高的喜讯,而同期上证综指却下挫了12.62%。

  近期,众多券商分析师对医药行业的研究报告也均表现出对该行业的看好。昨日,中泰证券发布了最新的关于生物医药行业的周报,分析师江琦指出,上周市场整体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医药生物板块相对其他板块仍表现强势。目前来看,医药行业长期基本面向好,此轮调整也会带来对龙头公司的布局良机。

  招商基金基金经理李佳存此前在接受采访时称,今年的医药股更像是2016年的白酒、家电股,正处于上涨途中。他十分看好医药板块今年的表现:从估值角度来看,医药板块在今年的整体估值在30倍左右,相对于A股整体的估值溢价率处于近十年来的低位;其次是上市公司业绩温和复苏,龙头公司业绩增速更快;机构的配置意愿也在提升,当前一些配置白酒、家电等偏稳健的资金有意愿转向配置医药板块。

  李佳存表示,在经历了约4年的大幅跑输后,今年应该是医药的投资大年:“综合来看,保守估计,这一轮医药行情至少会持续两年的时间。乐观来看,当前应该是医药牛市的开始。”

(责任编辑:康博)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