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央行祭出一个大招:一手护信用,一手释放流动性

2018年06月02日 07:1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6月1日晚间,央行官网挂出消息,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

  

  如上,新纳入的MLF担保品有:

  1、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

  2、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

  3、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

  华泰宏观李超认为,扩大MLF抵押品范围是央行保信用的重要举措。扩大抵押品范围有助于恢复债券市场对AA以上债券的信心。此前央行进行MLF操作接受的公司信用类债券,只接受最高等级的AAA级债券,此次扩大到接受AA+、AA级债券,有利于平等对待各类发债主体,促进信用债市场健康发展。央行扩大信用债抵押品信用范围至AA级别,有助于恢复市场对于AA级以及以上评级的债券配置的信心。

  问题1:此次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的范围到底有多大?

  答:此前,MLF操作只接受国债、央行票据、国开行及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券、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等作为担保品。

  此次调整后,相当部分的商业银行金融债券将可作为MLF担保品。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二级资本工具;二是一般金融债,又以专项金融债为主,大多投向“小微”、“绿色”、“三农”等领域,且一般金融债评级低于AA的并不多见。

  此次调整后,AA及以上等级的非金融企业信用类债券均可作为MLF担保品。根据Wind数据,截至6月1日,市场上存续的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四类主要的非金融企业信用类债券总额为14.96万亿元,其中主体评级在AA级及以上的共有14.43万亿元,占到96%以上。也就是说,此次调整后,绝大部分的公司信用类债券都可作为MLF的担保品。

  

  此次调整后,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也可作为MLF担保品。这是央行首次将信贷资产纳入MLF担保品范围。此前的MLF担保品均为债券。

  问题2:此次扩大MLF担保品范围都有哪些影响?

  答:首先,最大的影响,是提升了MLF操作释放流动性的空间。

  近年来,在外汇占款长期低增长甚至负增长情况下,央行已成为基础货币主要供给方,央行大量运用公开市场工具和创新政策工具,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

  但是,央行通过这些操作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需要商业银行提供合格质押品,无论是逆回购交易,还是SLF、MLF均是如此。

  由于近年来外汇占款一直处于近乎零增长的水平,为保持基础货币合理增长,央行需要不断向市场供应流动性。这意味着,央行各类资金投放工具的存量规模在不断增加。而这会长期、大量占用金融机构的优质流动性资产,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担保品则在不断减少。极端情况下,即便央行愿意投放流动性,金融机构也未必能够提供足够的、合格的抵押品。

  通过扩大担保品范围,可以部分缓解合格担保品不足的问题,重新激活MLF操作释放流动性的空间。

  进一步看,这也意味着,央行重新启用降准,并不是要弃用MLF等创新政策工具。在海外主要央行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国内政策调整空间依旧受限的情况下,MLF操作仍将是作为央行释放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渠道。

  进入6月份,市场对半年末流动性关注明显上升。下周就有不少的MLF和央行逆回购到期。在此节点上,央行大幅扩大MLF担保品范围,有助于缓解市场对年中流动性波动的担忧。预计在下周就可以再次看到央行再次开展MLF操作。

  其次,央行将部分专项金融债纳入MLF担保品范围,并且突出小微企业债、绿色债以及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等作为优先接受的担保品,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与之前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置换式降准体现的思路一脉相承。

  再者,将AA+、AA等级的公司信用类债券纳入担保品范围,对市场上的AA+、AA信用债来说是一大利好。

  近期负面信用事件多发,信用债市场低迷,风险偏好进一步下降,取消发行、发行失败的情况增多,“再融资难度加大—资金链断裂风险上升——债务违约”之间形成“闭环”,并有自我强化的迹象。在此局面下,将AA+、AA等级的公司信用类债券纳入担保品范围,有助于提升这类债券的需求,促进信用债市场健康发展。

  最后,央行大幅扩大担保品范围,可减轻对金融机构所持有的高等级债券的占用,改善利率债券市场流动性状况。

  总的来看,此次政策对于货币和债券市场均构成一定的利好。尤其在市场对信用风险、年中流动性风险关注度上升的节点上,这一政策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缓解市场担忧,最终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证券报公众号(ID:xhszzb) 记者:张勤峰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央行祭出一个大招:一手护信用,一手释放流动性

2018-06-02 07:19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