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投资报
继2016年末H股上市之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中信建投)又向A股发起了冲刺。然而,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作为一家全国性大中型券商,中信建投仍然面临着上市前业绩下滑、占比最高的经纪业务步入下行通道而增长最快的投行业务高增长难以持续等诸多质疑,在市场竞争剧烈、监管趋势严的背景下,增大了上市后业绩 “变脸”概率。
净利润呈下滑趋势
备受市场质疑的是,还没上市,中信建投的业绩“变脸”可能性就大幅提升了。根据招股说明书,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中信建投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39819万元、865185万元、531322万元和188586万元;其中,2016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9%。而2017年虽然中信建投没有披露完整的经营数据,但从上市券商的经营情况来看,净利润大幅下滑概率较大。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日,A股市场上已有29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17年年报及业绩快报;其中,有11家券商2017年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并且只有5家增长幅度在10%以上。与此同时,业绩下滑的18家上市券商中,有17家下滑幅度在10%以上,业绩下滑幅度最大的超过82%,显示出证券行业业绩整体下滑,且下滑中分化也较为严重,仅有少数券商得以突围。尤为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以来上市的浙商证券、财通证券、中国银河、中原证券2017年净利润分别下滑14.29%、15.79%、22.76%、38.50%。而中信建投公布的2017年1-6月净利润只有188586万元,相当于2016年净利润的约1/3。据此推断,中信建投2017年业绩下滑概率较大。在2018年一季度行情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如果中信建投能够顺利过会上市,恐怕以上业绩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上市业绩就“变脸”的担忧。
投行业务增速下滑
与此同时,中信建投占比最大的经纪业务迅速下滑,连增长最快的投行业务在严监管背景下也刹了车,增速迅速放缓。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中信建投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分别为345277.84万元、862235.47万元、365460.47万元、131454.69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0.21%、45.35%、27.56%和25.65%,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招股说明书中归属于“财富管理”业务)。然而,众所周知,证券经纪业务易受经济、货币政策、市场状况及利率等因素影响,且证券市场竞争加剧将进一步导致佣金费率继续降低,从上述比例变化中可以看出,中信建投最赖以生存的经纪业务已经开始下滑。
另一方面,投行业务是中信建投增速最快的业务,也是中信建投近年来最“上心”的领域之一。2014年,中信建投的投行业务收入占比为20.19%,2016年上升为31.12%;然而2016年以来,市场严监管趋势持续,政策的收紧使得投行业务简单粗暴的快速增长不再可行,2017年上半年,中信建投投行业务收入占比快速下滑到24.97%。
在占比最高的业务收入和增速最快业务收入双双不给力背景下,中信建投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得不说打了明显的折扣。
弥补短板尚需时日
事实上,在谋求A股IPO以前,中信建投已在港股上市。公司2016年12月H股上市,发行价6.81元,上市一年多来最高价7.58元。根据WIND数据,截至3月30日,中信建投H股总市值仅473亿元。而申银万国港股通行业中,证券行业有15家公司,中信建投证券总市值排名仅位居第11位;与此同时,则有7家券商总市值超过千亿,其中,中信证券港股市值近2700亿元。在港股市场上,中信建投并没有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较高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信建投净资本偏低,诸多新业务的开展或将受限。根据招募说明书,2017年6月末,中信建投净资本为356.82亿元,与目前已上市的A股券商相比,排名第10位,其中排名首位的国泰君安净资本已达到966亿元以上。净资本是衡量证券公司资本充足和资产流动性状况的一个综合性监管指标,是证券公司净资产中流动性较高、可快速变现的部分,在当前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督体系下,券商扩大传统业务优势、开展创新业务、开发创新产品,都需要有雄厚的资本金支持,净资本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无疑也是中信建投的短板。《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中信建投也希望通过此次A股IPO来弥补这一短板。根据中信建投的招股说明书,其拟发行不超过4亿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然而,尽管如此,中信建投与同行业龙头公司仍然有明显的差距,即便要追赶行业第一梯队的公司,中信建投恐怕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马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