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坚守专业聚焦公募基金力量 飞向下一个20年

2018年03月01日 09: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3月1日讯 由证券日报社主办、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指导的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论坛暨中国公募基金20周年行业峰会于昨日(2月28)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公募基金的力量”,行业协会领导、著名经济学家、公募基金公司高管等约120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三十余家主流媒体对会议进行了报道。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公募基金成立20周年。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募基金更全面、主动的发挥机构投资者的功能。截止到2017年底,公募基金的管理资产合计11.6万亿元。

  证券日报社总编辑陈剑夫代表主办方单位致欢迎辞,他谈到:“随着A股机构化的推进,市场的投资理念将从散户化、短期化、盲从化、无序化,逐渐过渡到机构化、长期化、专业化、规范化,从而以价值投资摒弃市场浮躁。”

  陈剑夫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度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跃升期,精益求精、提质增效、追求卓越已成为时代主题。作为专业化、长期运作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等资管机构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谋求创新发展,主动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战略、脱贫攻坚战略等国家重点战略,持续推动实体经济价值创造,促进资本市场公允价格发现,为公共服务、养老金融、绿色发展提供多元化、多层次投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基金等资管机构紧抓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机遇,以前瞻性的眼光发掘出优质行业及企业的价值,并成长为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钟蓉萨表示,服务养老金是公募基金发挥制度优势、践行价值投资、服务实体经济、实现普惠金融的必由路径。钟蓉萨从四个方面对公募基金管理人进行了提议:第一,全面提升投研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第二,强化产品特色,丰富投资标的。第三,发展资产配置,推进财富管理。第四,推动构建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长期投资生态链条。通过前面三点努力,公募基金将建成“多元化资产配置-专业的基金投资工具-优质的基础资产”的资产管理三层架构,为管理养老金做好充分准备。

  钟蓉萨透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第三支柱制度早日出台,推动公募基金在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和战略储备社保基金、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发表了“发展资本市场要有全面视角”的主题演讲,十九大开启了中国金融发展的新时代,李扬认为,十九大中与经济和金融业相关的有五点:第一,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第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三,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第四,着力构建市场有效机制、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第五,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国泰基金总经理周向勇、博时基金公司总经理江向阳、银河基金董事长刘立达、平安大华基金董事长罗春风、东方红资管总经理任莉分别就“中国资管行业规范发展与公募基金业新机遇”、“信赖,感恩,传承”、“不忘初心,助力新时代”、“把握本质,回归本源”、“百年老店,风控为主”、“着眼长期,共享投资之美”发表了主题演讲。

  展望未来20年,公募基金发展的机遇与难题有哪些?兴业基金总裁汤夕生、新华基金总经理张宗友、宝盈基金总经理张啸川、中融基金总经理杨凯、南方基金副总经理史博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该圆桌论坛由《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袁华主持。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能够让中国老百姓更好更多更全面的分享到中国未来2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资产管理行业,必然迎来大的发展。

  同时,本次论坛还发布了由证券日报课题组研究撰写的公募基金行业20年主题报告——《公募基金20年赢在哪里?》。

(责任编辑:李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