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吴若凡 每经编辑 姚治宇
12月5日,证监会网站消息显示,南都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都物业)首发获通过。
根据南都物业10月31日更新后的招股书(申报稿),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984.127万股,计划募集资金4.11亿元,用于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公寓租赁服务等项目。
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上市
“首发过会,即获得发行审核委员会通过,按照一般流程,首发通过后就剩等待证监会批文的最终核准发行了。”12月6日,国际地产资管公司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南都物业IPO顺利过会,预示其将成为首家成功登陆A股的物业公司。此前,国内已有多家物业公司登陆港股市场。2015年以来,中海物业和中奥到家先后成功登陆港股,绿城服务也在2016年7月登陆港股。
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1日,内地已有5家物业企业登陆香港主板,52家挂牌新三板,还有至少3家计划冲刺A股,5家准备登陆香港主板,10余家在排队等待新三板审查。
上市对物业企业的助推也颇为明显。以花样年的物业板块为例,自彩生活2014年6月30日上市之后,其市值一度超过了母公司花样年。
“分拆物业谋独立上市已经成为大型开发商的标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物业管理行业作为轻资产运营的新业务模式,收入结构简单,利润水平稳定,但由于受到资产规模的限制,主板的上市要求对于物业管理公司而言较难达到,因而新三板成为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寻求的主要资本动力。
“但没有企业是不想在主板上市的,尤其是物业公司,选择上市的目的不仅限于融资。”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之所以大多数物业企业选择借道新三板,是因为直接谋求主板上市的成功率很低。
不过也有券商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上市。
对于很多社区服务公司而言,如果在上市之前不是公众公司,财务规范、公司治理等方面可能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一旦成为了一个公众公司,财务信息需要全部公开,对公司的运作是一个巨大挑战。
“所以上市有好处也有坏处,必须针对不同公司和企业所处阶段来看。而且目前港股估值偏低、A股排队时间长,资本市场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
差异化竞争成趋势
在业内观点看来,目前楼市的发展已经进入“换档期”,一线城市已然步入存量房时代;而众多新一线城市也将在未来3~5年逐步过渡到存量房市场,品牌房企在物业管理服务的布局正是基于存量房市场的竞争。
广发证券研报显示,“在新技术的带动下,物业管理公司能够凭借自身的端口黏性优势切入社区O2O市场,进行横向的附加服务拓展,在基础物业管理收入上叠加种类繁多的服务业务。随着社区O2O市场逐步走向成熟,以及渗透率不断提升,物业管理企业拥有巨大的业绩提升潜力。”
张波表示,房地产开发主业的净利润率逐渐降到个位数,这是龙头开发商纷纷划出自有物业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统计,目前物业公司中具有开发商背景的公司占比约78%,独立物业管理企业在22%左右。
广发证券研究认为,单纯物业管理市场在2020年前后有望达到万亿,增量市场较高的基础增速为行业带来的广阔的增长空间。
但随着行业的火热发展,基础物业服务的同质性特征加剧了企业间竞争。因此,越来越多的物业服务企业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探索更贴近业主需求的特色服务,以特定领域服务优势谋求更多更好的市场资源。
根据中指院的《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指出,百强企业作为行业的领先者,已然踏上差异化发展的征程,根据城市发展阶段、不同业态特征、业主年龄阶段等需求差异,百强企业从高端服务、商业办公、养老、旅游、教育、健康、产业新城等多维度入手,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提升物业服务附加值,抢占市场份额。
张波表示,未来“做不成品牌物业的房企,不是好开发商”。“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和物业管理行业实现深度融合,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必将出现在物业领略。未来品牌物业将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快速淘汰落后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