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济南市北园大街车水马龙,位于北园大街398号路南的一座白色大楼墙皮斑驳,但依旧可以想象其往昔的繁荣。曾作为济南市城北地标性建筑的明湖大酒店,是1990年开业迎客的首批三星级酒店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座大楼结束了自己的光荣历史,于20日正式开拆。
无独有偶,位于解放路37号的东郊饭店主楼也将被拆除;历山宾馆地块项目再次启动,实行整体拆迁。这些山东曾经的地标性老酒店都面临着“改头换面”的命运。
“作为一个在酒店行业深耕20余年的‘老兵’,我们不得不看到,如今酒店行业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任何一个酒店品牌而言,必须不断开拓行业发展新境界,不断发展新业态,因此我们也提出了‘饭店+’的概念。尤其是面对目前饭店业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要多做文章,加速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山东酒店行业的全面提升。”山东省旅游饭店协会会长何庄龙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在国际连锁酒店品牌争相涌入山东的当下,山东饭店行业应在创新、智慧转型的大环境下,更加重视自身产品质量和自主品牌建设。
曾经的豪门走向没落
“明湖大酒店以前可是济南的老牌酒店,也曾有过‘顾客云集市声欢,高朋满座无虚席’的风光。如今却老旧不堪,被拆前已闲置了10年。”在明湖大酒店旁边一处胡同内的便民超市内,老板孙耀荣对着明湖大酒店叹息。明湖大酒店西侧曾有一处藕池,儿时的他经常在那里嬉戏。因为城市建设的发展,藕池被填了,门前也建起了高架桥,酒店却几度易主,最终因为投资失利而选择了关门歇业。
经济导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像明湖大酒店一样,济南乃至山东境内有大批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宾馆和酒店,如今都因为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而倒闭,还有一部分在生死线上挣扎着。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济南火车站附近,因为黄金区位的迁移,很多酒店已经不再辉煌,甚至沦落到与快捷酒店以同等价位进行竞争的地步。
“比如火车站出站口对面的山东宾馆,这里曾经是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下榻过的酒店,但目前只能是作为火车站附近接待普通住宿者的酒店维持运转。虽然酒店也进行过升级和翻新,但面临的竞争太激烈,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非常弱。”山东启明星旅游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沙子田对经济导报记者透露,目前不景气的老牌酒店过去多依赖政府、企业的会议市场和商务接待,如今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酒店的供需格局也出现了变革,尤其是“八项规定”后酒店的营业收入大幅度下滑,成为酒店“没落”的开始。
与老牌酒店死气沉沉相对比的是,快捷酒店、新兴主题酒店、民宿等新业态酒店正在快速提高市场份额。“标准化、团队化的管理模式,与传统‘大锅饭’的国营酒店管理思路完全不同。在运营体系、规则、品牌整体营造等方面,传统酒店‘掉队’情况严重。”沙子田认为,传统“接待型”酒店客户渠道单一,属于被动型营收。
“虽然后来我们意识到了转型问题,也在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但由于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转型的步伐很慢。就像一艘生锈的舰艇,已经很难再进行全盘调整。”曾在济南饭店工作过的老员工王霞对经济导报记者透露,由于该酒店是国有宾馆,受体制和人员遗留等问题影响,酒店经营成本太高,收入上不去,最后被一家医药公司买走了。
多元化发展另谋出路
基础设施老化、缺现金管理模式、没有资金投入,老牌酒店进入一个难以复盘的怪圈。如何打破固有状态,成为很多酒店重焕生机的关键点。
在济南诸多老牌酒店中,南郊宾馆的转型十分“华丽”,2016年实现营收2亿多元。“其实酒店转型升级的核心还在于人,我们从管理下手,引进上海衡山集团饭店管理公司的先进财务管理模式,实施集中采购、努力压缩人力成本等8项创新措施。”济南市南郊宾馆总经理郭晓春表示,宾馆的困难和问题也很多,因此需要及时转型调头,主动放下身段“接地气”,面向市场求发展。
经济导报记者在南郊宾馆的酒店大堂看到,其创新设立了“名优特产惠卖处”,特色的酒水和山东特产陈列其中,比如烟台馍馍干产品礼盒63元,低于超市售价69元,很多住宿客人都会购买一些带回去。
郭晓春表示,转型过程中困难也很多,在员工动员大会上他多次表示,老牌宾馆转型经营的压力很大,700多名在职员工、300余名离退休及提前离岗人员工资待遇难保,人力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9.22%,这对企业来说是高危信号,应对不当就会濒临破产境地;宾馆自有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的改造升级,许多基本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受到限制等等。
“山东的许多酒店2016年都处于爬坡状态,经营压力较大。传统酒店想要适应市场变化,就必须调整功能定位,逐渐从政务接待向社会消费转变,酒店产品也应从政务产品向社会家庭消费产品转变。”何应龙认为,下一步酒店在经营理念上也要有所变化,具体从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共享5个方面入手。
“比如创新思路,广泛拓展‘酒店+’,而这个‘+’后面可以是互联网、演艺、旅行社、景区、旅游商品超市等,就是要联合所有可以联合的产业,将酒店产品更多元化地推向消费者。”沙子田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了浙江和福建的几家旅游型主题酒店和民宿,酒店联合山庄、农场、茶园实现绿色消费,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往,酒店也从单纯等客变成了“主动出击”,房间经常要提前一个月预订。
沙子田介绍,目前国内近6成酒店处于亏损状态,20%的酒店在边缘线上挣扎,只有20%的酒店定位精准,盈利能力良好。沙子田认为,山东目前中低端酒店数量不少,但精品高端酒店的品牌和数量还需要增加。
“山东旅游资源丰富,如家、七天等连锁酒店已对中低端、商务酒店市场展开了抢夺,那么老牌酒店就要从历史资源、特色内容上下手,这就需要有营销的思维。”沙子田认为,山东酒店业还将迎来很多国际高端连锁巨头,比如凯宾斯基、香格里拉等酒店,伴随着这些五星级国际酒店品牌的入驻,老牌酒店的转型更显得迫在眉睫。
“未来的格局一定是存量的优化。2017、2018年山东酒店业势必会强化对酒店存量的优化力度。而存量的背后,一定会引发合作模式的巨大变化,迎来多种平台、多种角度与多种机构的合作与博弈。”世界连锁酒店行业联合会中国区副代表Macline Johnson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中国酒店业唯独不缺的是变化,每天可以接受新鲜的“业态”。老牌酒店的转型即使在国外也同样有争议,改造有难度,不仅仅要从模式和内容入手,更可以从顶层设计突破,从而达到沉淀、传承和真正的品牌重塑。
经济导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如今泉城广场对面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已完成主体施工,进入开业倒计时阶段;汉峪金谷片区正在加紧建设的凯宾斯基酒店,2018年落成后也将成为山东省酒店行业最高端的地标性建筑。山东高端酒店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