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农业供给侧改革应以促农民增收为主线

2016年12月26日 10:49    来源: 农村金融时报    

  本期执笔 贾泽娟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农村农业工作的主线,总结“十三五”开局之年的“三农”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部署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指明了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

  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尽管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仍然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结构性难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结构加快升级,而供给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农产品供不应求和积压滞销现象同时存在,供需失衡的结构性问题日益显现,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

  因此,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而此次会议的召开就传递出了将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信号。相比于上一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这次特别强调“深入推进”。

  具体而言,这次会议清晰阐述了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中央今年的另一项工作重点是扶贫,而扶贫工作主要对象大多集中在“三农”领域。从本质上来看也还是希望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真正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虽然增幅总体仍然高于城镇居民,但较往年已经明显放缓,为近13年来最低,也是2004年以来首次没有高于GDP增幅。预计明年多数农产品价格仍将低位运行,农民增收难度依旧很大。

  所以,怎样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农民从中获益是此次改革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在农业领域有很多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引发了不少新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部分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利于行业发展。因此,此次改革不仅要确保价格信号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还要让农民可以根据市场价格信息自主选择“种什么”的权利。在此基础上,还可通过提高小麦、大米的托市收购价;继续调减玉米、棉花的种植面积;提振已经市场化的玉米、棉花价格等调控手段重燃农民的耕地热情。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还强调要着重培育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发力,不再单纯在数量上做加减法,而是从产业和体制上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因此,应继续加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开发乡村旅游等路径,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吸引外出农民返乡创业工作,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的问题。

  农业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当前我国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农民收入的增减是检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检验尺度和持久动力。只有让农民成为农业经营效益的实际收益者,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才能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真正使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使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使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