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年底举牌并购依旧是大热点

2016年12月23日 08:28    来源: 金融投资报     刘柯

  前期对险资的清理,重点不在并购举牌,重点在于并购举牌的资金来源,也就是说杠杆资金要在A股市场并购举牌不行,但如果是自有资金,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实际上,除了险资,很多产业资本也频频在资本市场 “露脸”,而且并不局限于万科格力这样的顶尖一线公司,如胜利股份、荃银高科等也被举牌。

  那么,为什么年底会成为并购举牌的高发期呢?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因为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不高。经过去年的股灾,今年年初的熔断和今年近一年的横盘,目前沪指3100点附近的整体估值并不高,很多大盘蓝筹处于相对偏低的位置,中小创经过一年多的下跌更是处于一个相对低位,其中创业板指数已经创了今年的新低。在整体市道低迷的情况下,很多上市公司的估值相对而言显现出了性价比。这种相对而言怎么理解,就是我们如果算一个三五年的市值平均数,现在基本算是处于一个中下水平,也就是说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净资产是在增长的,但整体市值却在下降,整个社会因为货币超发的购买力又在上升,相对来说A股的估值洼地就显露出来了。

  顺着这个思路理下去,洼地出现了,资本的购买欲望又如何呢?目前场外的流动性依旧充裕,无论是宏观的M2和中微观的M1都在增长,而且这些流动性的常规蓄水池又在经历着微妙的变化,房地产市场在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预期下,肯定会出现资金溢出的情况,另一个大蓄水池债券市场也剧烈动荡,长期国债的收益率持续下降,说明很多长线资金已经不愿意在这个蓄水池里呆了。再加上明年银行理财产品并表,20万亿规模的流动性面临重新寻找出路的尴尬,即便不全部转向,分流也是肯定的。可以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资本需要寻找一个合法合理合适的投资渠道,这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这些流动性的疏导,最理想的是进入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脱虚入实。但金融资本要怎么进入实体经济,这确实很考手艺?是去自己一二三步走创业?这显然不现实。就目前情况看,资产荒大背景下选择成熟公司进行股权投资还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方式。IPO实际上也是这种思路的体现,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庞大的流动性需要用并购举牌的方式直接分享优质实体经济制造业的红利。只要不是恶意侵害制造业破坏制造业,其实制造业本身还是喜欢资本眷顾的。因此,并购举牌也是一种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式。对于流动性遭遇资产荒而发生的并购举牌,要合理疏导。

  当然,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股权治理漏洞,让金融资本有机可乘。比如最近被举牌的胜利股份,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只有15%,荃银高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甚至只有9.59%。说实话,上述两个公司从基本面看确实乏善可陈,但资本介入的成本低,入主以后可以一箭数雕,这是重要因素。还有很多优质的上市公司,基本面比上述公司好很多,比如刚刚被第一大股东减持的圣阳股份,实际控制人只有10%不到的股份,和荃银高科差不多,但圣阳股份的基本面就比荃银高科好太多了,总市值只有40亿,每股净资产、公积金都比较高,而且是做新能源电池的,属于热门行业,业绩持续增长,还是中小板公司,比荃银高科这个创业板公司有太多的壳操作价值。这样一个公司,只需要4亿多就可以夺得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花个10亿就基本可以稳当控盘,这样的机会对于场外的资本来说,不要白不要。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