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突飞猛进,从去年底的5129家增长到目前的9200多家,企业融资能力却日渐萎缩。新三板定增预案金额连续四个月远超实际募集资金总额,融资供需矛盾愈发明显。今年8月新三板市场融资总额仅为57.53亿元,较去年11月融资高峰期下降72.81%。随着新三板定增市场持续低迷,不少公司无奈选择放弃。仅9月就有40家新三板企业定增终止,一些新三板企业定增尚未完成就已经处于破发的尴尬境地。
融资能力不足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1-9月,新三板市场共计完成融资939.57亿元。而2015年融资1216亿元,但其中300亿元投向PE。刨除这部分资金后,融资额为916亿元。
“今年前九个月的融资总量超越去年,但还应参考更多背景因素。截至2015年底,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为5129家,目前已超过9200家,挂牌企业比去年增长80%。与扩容速度相比,融资能力显得不足。”盛景网联新三板研究院院长杨青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杨青表示,2015年新增挂牌公司3553家,其中954家当年实现融资,另有1202家企业在2016年完成融资;而今年新增的4096家企业中,目前只有432家企业完成融资。
融资遇冷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今年以来,新三板公司终止融资方案的情况不断增多。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今年已有400家挂牌公司终止436份定增预案。其中,371份是今年新增预案。而去年全年发生这一情况的仅为169例。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募资规模、募资完成比例、单次发行时间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正从新三板市场撤退。
首先,融资规模呈现逐季下滑趋势。其中,一季度有883家企业实施了891次增发,募资总额425.95亿元;二季度743家企业完成745次增发,募资总额297.23亿元;三季度488家企业完成490次增发,募资总额为216.39亿元。
由于三季度个别拟定增方案尚未实施完毕,中国证券报记者择取今年1-6月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上半年新三板市场拟融资额为2959.48亿元,实际完成融资652.69亿元,占比约为22%。上年同期相应数据分别为1204.62亿元和317.47亿元,占比约26%。
具体到每月的情况,2016年1至6月的拟募资额分别为217.84亿元、450.43亿元、511.22亿元、581.29亿元、557.63亿元和641.07亿元;实际完成额分别为144.3亿元、103.57亿元、120.44亿元、125.3亿元、73.99亿元和85.09亿元。若按上半年22%的平均完成率来看,4至6月都在平均基准以下;5月、6月甚至出现未达到100亿元的尴尬局面,其中6月实际募资额85.09亿元,较5月的73.99亿元虽小幅反弹,但同比2015年6月二级市场遭遇重创时的95.64亿元,仍缩水11%。
另一方面,挂牌公司融资难度上升,也表现在单次发行时间大幅延长。2015年新三板股票发行平均时长是90天,2016年延长到了121天。
投中研究院研究员史苏宁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依数据来看,分层制度的实施管理并没有实际改变流动性差的状况,募资不过百亿已成常态。
投资者参与热情降温明显
史苏宁分析称,2016年二季度共有107家投资机构认购参与,投资额39.14亿元;三季度这一数据是74家,投资额约31.06亿元。“相比挂牌数量的激增,定增市场降温明显,对于不断扩大的融资缺口,机构投资者参与积极度正在下滑。”史苏宁认为,这反映出构投资者总体来说正在从新三板定增市场撤退。
从企业的认购名单分析,从2016年二季度开始,企业内部管理层认购定增股份基本呈上扬趋势。“外部投资者参与定增不积极与内部认购的升温,反映出新三板市场的一大投资成本在于信息不对称。”史苏宁表示。
广证恒生总经理袁季也发现了这一迹象。通过对每个定增案例认购投资者的统计发现,2015年,该数字平均为9.53个,定增案例投资者平均数量最少的月份为2015年10月,为8.39个投资者,最多的是2月份,有13个投资者,主要以低额认购的个人投资者为主。
从认购对象数量和募资总额的对比发现,总体上而言,在2015年9月-11月的融资高峰期,平均认购对象数较少;融资市场较平淡时,平均认购对象数则偏多。认购对象少、实际融资金额大的主要原因是当月大额认购数量较多,而认购对象多实际融资规模小则意味着平均每个认购对象投入的资金量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平淡时投资者谨慎的态度。
袁季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15年1月-9月,针对新三板市场的资产管理类金融产品共认购515次,认购总金额达到79.12亿元。2016年认购次数下降到246次,认购总金额下降到34.76亿元,同比下降56.06%。此外,2016年私募基金认购金额也有所减少,2016私募基金认购总金额为27.98亿元,同比下降9.25%。
定增终止与破发屡见不鲜 从二级市场看,股票交易价格不断走低,一些新三板企业定增尚未完成就已经处于破发的尴尬境地。
以赢鼎教育为例,截至10月28日收盘,公司挂牌价仅报收9.17元/股。而公司定增股票发行的价格为350.4元/股。经分红送股之后,根据权益分派情况,公司本次股票发行的价格调整为20元/股。
对于PE机构而言,像去年那样动辄几十亿元、上百亿定增的局面已盛况不再。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以来,仅两家PE机构成功实现再融资。以博信资产为例,公司原计划融资3亿元,最终仅募资1.53亿元,较原计划大幅折扣近半。此外,近日完成定增的金色传媒募集资金亦大幅缩水,从原计划的2.365亿元大幅压缩至7000万元,缩水超过七成。
随着新三板定增市场持续低迷,不少公司无奈选择放弃。仅9月就有40家新三板企业定增终止。
紫晶股份表示,基于长期发展战略的考虑,本次发行方案需调整。经与投资者友好协商,决定终止本次股票发行。度典传媒发布公告称,目前公司未与任何投资人就上述议案及发行方案达成投资协议,结合目前市场投资环境的变化,决定终止此次发行。公司此前公告,拟发行股票不超过100万股,股票发行价格不高于每股45元,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00万元。
由于二级市场价格大幅倒挂,特辰科技在调整股票发行方案之后,最终仍选择了终止发行。公司称,由于证券市场发生变化,经与中介机构商议,决定终止发行。
公司2015年已完成3次股票发行。公司称,目前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融资需求强烈,拟再次进行股票发行,谋求更大发展。股票发行价格从调整前的50元/股大幅下调至4.5元-6元/股,发行数量为不超400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3000万元-2000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提出新三板市场“不是以交易为主要目的”,因而对流动性改善前景不能太乐观,要破解投融资难的困局,必须解决如何定价的问题。上海一位PE人士说:“从估值水平看,新三板并不便宜,有的甚至三四十倍。”如果企业有足够的成长性,估值水平高一些也可以接受,但现在缺乏能够给出个性化合理定价的中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