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C轮死魔咒突袭“独角兽” 娱乐化创投遭挤泡沫

2016年10月12日 07:57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近期,包括“黄太吉”、“锤子科技”等 互联网 “独角兽”公司频频爆出转型困难、营业亏损等诸多消息,而不少曾被风投机构给予数十倍估值的互 联网科技 公司也遭遇运营乏力、投资人集体退出等融资危机,过去受诸多资本追逐的明星企业逐渐褪去光环,似乎印证了当下资本寒冬的现实。

  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缺乏清晰商业模式、依赖烧钱营销的互联网平台及创业团队开始成批倒下或死亡,部分融资过亿的公司也难逃“C轮死”魔咒,投资机构对互联网创业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围绕互联网概念的融资门槛明显抬升。

  据多家创投机构负责人分析,当前 移动互联 的“浮筹”逐渐消失,下一阶段的技术创新应用尚未成熟,驱动着资本布局的方向改变。在风口迭代的临界期,互联网创业和投资都在经历“挤泡沫”过程,通过纯粹资本运作来进行资源和利益互换的游戏规则终将失去市场。

  烧钱营销难掩盈利不足明星公司遭遇“融资危机”

  过去几年,在 移动互联 浪潮下,诸如小米、360、饿了么等互联网思维之下的“创业神话”层出不穷,令无数资本趋之若鹜。而如今,一批曾经带着创业明星光环和过亿估值的早期公司却普遍遭遇了融资危机,依赖烧钱营销的模式难以为继,大批草创企业过早衰落或者集中倒下、死亡,让热衷互联网概念的创业者的投资者都开始焦虑万分,资本寒冬来临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日前,有媒体称,曾被视为互联网餐饮经典案例的“黄太吉”已经开始大面积关停门店,原本借助话题炒作的互联网营销方式也逐步失效,转型成外卖平台后仍未获得客户和合作商户认可,最终遭遇落寞。无独有偶,曾以“情怀”两字赢得受众的“锤子科技”因投资方母公司招股书内容的曝光,令该公司一年半亏损6.5亿元左右的财务状况成为市场焦点,各方也开始对这家创业明星公司产生质疑;尽管创始人频频澄清亏损传言,但资金奇缺、销售惨淡、公司被收购的消息却依然不断,互联网手机品牌价值也遭遇急剧缩水。

  而在一二级市场,围绕互联网概念的估值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估值大幅跳水的案例比比皆是。在深圳曾被风投给出45倍估值的某互联网平台公司,如今估值却蒸发了近70%以上。而在A股市场,某互联 网龙 头概念股的股价最高达到474元,市值接近300亿元,一年时间后市值仅剩高峰时的六分之一。有券商人士认为,去年被市场普遍爆炒的互联网高估值个股,目前可能正经历大股东或公司高管的集中减持,这可能与公司内部人对未来前景悲观、业绩承诺无法兑现有关。

  实际上,除了企业集中倒下、估值缩水之外,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多数互联网公司普遍遭遇的融资危机,也是当下创业企业“过冬”的真实写照。有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国内互联网领域有超过4069起投资事件,相比2014年增速超过43%。在投资规模上,仅披露金额的部分就达到2014年的1.97倍。但到了2016年第一季度,国内新成立互联网创业公司143家,比2015年第一季度的206家明显下降;从资本市场来看,投向早期创业团队的投资金额占比32%,也低于2015年第一季度36%的水平。

  “互联网公司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伪痛点伪需求的产生,创业公司本身商业模式不清。另一个则是需求找到了,同时也能抓住痛点了,但实际操作上却由于团队不佳而无法实现。比如做智能硬件的公司,虽然借助了互联网营销获得短暂的客户流量,但却缺乏供应链支持,造成了其陷入了营销烧钱的困局。”松禾资本合伙人张云鹏说,过去互联网创业概念火爆,资本追逐热点,令市场机会频出,创业门槛也比较低,但同时也令多数企业忽视了其中的市场风险,造成了创业的失败。

  “目前来看,无论是智能硬件领域还是O2O领域,或者所谓互联网+概念的行业,多数创业者在同一类项目中集中创业形成的后遗症已开始显现,同类公司之间对资源的消耗较大,最终演变成一次次营销大战,反而让BAT等互联网巨头坐收渔翁之利。”据一位投资多个草创项目的天使机构投资人分析,过去创业公司过度融资的热潮,让不少创业者盲目追求资本的依靠,忽略企业内生现金流的能力,一旦资本撤出或融资收紧、主动权丧失,就不得不面临着集体死亡或被收购的局面。“很多企业盯着所谓的趋势和风口进行创业,编制了概念和故事希望投资人买单,但经过两三年运作后,会发现这些故事无法实现,如果去掉这些说辞,回到实质的商业模式和财务问题上,却难以发现企业的核心价值。”

  移动互联“浮筹”消失创投拒绝投机型资本

  在资本对互联网创业降温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发现,即便曾经获得投资人认可、融资过亿,但如果商业模式不清、内生增长能力不佳,将无法获得机构的持续认可,“C轮死”魔咒开始在互联网创业圈中蔓延。而融资退潮的背后,则正是创投、风投、股权投资等各类投资机构态度转向、投资策略发生调整的阶段。

  所谓C轮死,是指90%的B轮公司拿不到C轮融资,创业项目缺乏持久性,而这一定律在如今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中正在被不断印证。有数据统计,2016年国内金融企业只拿到B轮及以前轮次的数据占总融资次数比例为96.58%,仅有3.4%的融资轮次为C轮乃至以后。这也意味着A轮之后,中国企业拿到B轮的占比呈断崖式下滑,获得C轮融资的企业则更是稀缺。以去年资本热捧的互联 网金融 行业为例,2016年获得C轮融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足20家。

  “不同融资阶段,投资人看重的内容也不同。A轮阶段企业负责将产品做出来,B轮阶段则负责将客户活跃度提升。而在C轮阶段,公司已经发展一段时间,若商业模式的闭环没有形成,投资人就会开始产生质疑,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资本就会快速退出。”张云鹏认为,创业公司在过去融资阶段说服投资人的理由无法掩盖商业模式的不足。团队也无法形成运作能力,就会造成投资的撤出、公司的倒地死亡。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服务与产品相对标准化,供应链较短,大平台模式容易形成赢家通吃的格局,资本的流动会驱动企业在早期阶段采取补贴或烧钱的方式来或获取用户,但这类方式依赖于资本支持,而非内在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千乘资本创始人熊伟指出,所谓C轮死,实际上反映了资本进场和退出的正常规律。他说:“资本是有逐利性的,当整个市场赢家通吃的格局没有形成时,各方资本都会大规模进场,但当格局形成时,大多数场内的玩家都会成为失败者而归零,资本也存在马太效应,其退出也是在情理之中。”

  熊伟认为,投资机构投资节奏的调整以及互联网创业泡沫的出现和破灭,实质上反映的却是互联网产业风口的转移和变化,“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已接近尾声,过去较容易获得的浮筹红利正在消失。与此同时,智能化和万物互联的浪潮仍在初始培育阶段,技术创新突破的临界点尚未形成,从时间维度看,目前正是这两拨浪潮之间的波谷期,资本也在寻找新的机会。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只有不断提高对用户体验、产品服务性能,才能在风口起势的过程中从量变转为质变。如果没有在风口中不断优化,练好内功,那么风口逐步过去时,衰减也是必然的。”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阶段,创业公司和投资者实际上都在经历一轮“挤泡沫”过程,对概念炒作的过度融资热潮也正在逐步回归理性。“过去投资热潮阶段,不少投资机构专业度不足,不熟悉行业、盲目追求热点投资,当热点消失、市场开始降温,这类资本就不敢投不确定的项目。同时投资金额也开始减小,比如投资机构可能将投资金额从一年10个亿缩小到一年4亿。”张云鹏认为,当前并非资本寒冬,主流机构的资金仍然充裕,但投资节奏可能有所变化,主要是挤出前两年创业的泡沫。“很多投资公司在热炒冲击下参与以小博大的游戏,进场者众多,但当热潮消退后,必然有部分投资公司因业绩不达预期而没有持续募资能力,也没有资金投新项目,虚火下降后,不合格的投资人出局也成为资本转向的有力证据。”

  熊伟认为,创业投资市场的泡沫挤出同时也是过去资本游戏规则不断修正的过程。过去在机构缺乏专业度、民众投资渠道缺乏、投资娱乐化的大环境下,投机机构可能短期获得资源与资金,但是没有未来,不少项目资源也是经历多手转卖,资本掮客居多,中间成本较高。在二级市场,利用资金套现、关联交易等手段利益输送的案例也较多。但随着市场的降温,这种游戏规则开始出现规范和修正,投机型资本氛围也会逐渐清场。对于并购基金和PE等长期投资型机构而言,目前阶段恰恰是进场布局的机会。

  互联网融资门槛抬升投资人慎对“独角兽公司”

  在投资机构眼中,互联网产业发展仍是大势所趋,但风口已然发生变化,在市场调整阶段,互联网融资的门槛逐渐抬升,对互联网创业项目的投资策略和布局也趋于谨慎,而挑选创业公司的标准开始回归到公司核心价值的层面。

  “从2014年开始,资本圈对创业公司的估值实际上出现了问题,投资门槛越来越低,不少投资基金都在争抢项目而忽略公司本身的资质,当投机性的资本将互联网公司估值抬升到一个非理性的高度后,后续轮次的融资就很难持续。当市场情况转变,这类融资危机蔓延,会令投资人态度发生转变,比如2015年底,投资人开始收缩对互联网公司A轮以后的投资,而2016年,机构对天使轮的投资判断也逐渐谨慎。”一位资深的风投机构负责人表示。

  “目前资本市场的流向已经发生改变,类似AR、生命科技等改变未来、创造价值的技术创新领域仍会有大量的资本进入,而类似P2P、020等低门槛、平台类的互联网创业内容则已经度过了风口期。”张云鹏认为,当前故事模式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可能仍然有效,高估值融资仍会出现,但仅有1%的企业会真正成功,最终的平台需要看项目的市场空间、团队运作效率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等因素。

  上述风投机构人士认为,未来几年,投资机构对于独角兽公司的挑选将更加谨慎和用心,尤其是缺乏稳定盈利模式的创业企业可能会有所顾虑,同时创始人在团队发挥的关键作用成为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而针对互联网领域的创业机会把握,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认为,企业需精益创业,在A轮融资阶段尽快证明商业模式,然后在后续轮次融资中进行复制,将企业核心优势转为融资优势,然后弥补自身的业务短板。

  “我们认为,产业互联网在中国属于价值洼地,至少看好十年二十年。近两年投资重点也会投向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方面,包括技术创新支持的底层建设以及好的垂直行业应用,能够把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有效结合的模式,会更为关注。”熊伟表示,当前传统产业转型互联网的需求强烈,但真正能够成功需要具备三类要素,即拥有产业经验和资源、有全业务全渠道的互联网运营能力以及强大的IT平台支撑能力,“对投资机构而言,更容易切入用户、创造现金流、不依赖烧钱模式而能够自身发展的创业企业才是好的标的。”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