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谈
尽管早在5月就有消息称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跨界收购游戏资产收紧、审核趋严,但上市公司对并购游戏资产仍乐此不疲。仅9月份,就有超过六起上市公司收购游戏企业资产的并购重组事件。
并购游戏资产的上市公司,多为跨界并购,给出的收购价格均不菲,溢价率普遍在10倍以上。如主营通讯技术服务的富春通信溢价52倍收购连续两年亏损的游戏企业摩奇卡卡,卧龙地产40亿元买下主营业务亏损的墨麟股份。
更为典型的如从事海参养殖的壹桥海参,对于一家成立一年半,仅有54名员工,全年营收54万元,净利润亏损563.42万元的游戏企业壕鑫互联,壹桥海参拿出了4万平米的房屋、376台(套)养殖设备、两年的海参存货外加5万平米土地、1.67万亩海域使用权,总价值近10亿元的资产进行置换,置换进来的游戏资产溢价率达到128倍。
如此高的溢价率,源于资产评估方法的不同。相比于传统重资产行业的公司以资产评估法来评估价值,游戏公司属于轻资产行业,上市公司在对其进行资产评估时,基本都采用收益法与市场法(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市盈率对比)结合的资产评估方法确认价值。
收益法评估,主要是根据收购标给出的未来业绩承诺。如去年还亏损百万的壕鑫互联给出未来三年累计实现净利润5.7亿元的业绩承诺,富春通信收购标的承诺未来4年实现净利润4亿元,墨麟股份更是承诺未来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3.73亿元。
使用收益法进行资产评估,估值是否合理,有无风险的关键取决于并购标的未来业绩能否实现。相比于其他行业企业可以通过在手订单、签订的业务合同等进行较有保障的业绩预测,游戏企业的业绩承诺完全建立在现有游戏运营情况、自身研发实力、储备研发游戏等情况基础上。
而翻阅这些游戏公司在被收购报告中给出的业绩承诺,虽然与其现下的业绩相差甚远,但都“信心满满”,认为在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下,自身必能够在游戏市场分得一杯羹。
但游戏行业却存在“致幻剂”,曾经风光一时的页游,以及现在炙手可热的手游,均存在生命周期短的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款手游的生命周期可能就在半年,这意味着游戏厂商短时间内的业绩数据可能会很好看,但在产品生命周期过后,业绩便会迅速下滑。
如掌趣科技,2013年收购玩蟹科技、上游信息,收购当年均完成业绩承诺,但此后两年,两家公司均未能完成当年的业绩承诺。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中小游戏厂商身上。老牌游戏厂商曾靠着少数几款游戏产品业绩暴涨,后续之作则乏力,如在美股上市的第九城市,在失去魔兽世界代理权后业绩一落千丈,让陈天桥登上中国首富的盛大游戏,如今则在《传奇》上啃老。
即使是对已经上市的游戏厂商来说,竞争也仍然残酷。数据显示,网易和腾讯今年上半年游戏收入占整个游戏市场的份额约59.3%,手游市场的份额在67%左右。A股上市的11家游戏公司中,4家公司上半年营收出现下滑。众多的游戏厂商只能从仅剩的市场份额中分一杯羹,“生存艰难”已经是中小游戏厂商的现实写照。
不过上市公司的股东们不需等待“故事”讲完,披上游戏概念股的外衣后,公司股价便是一轮上涨。Wind数据显示,市场上50家网游概念公司,在去年上半年的行情中,平均涨幅166.52%。即使经过今年上半年的大调整,50家公司的平均跌幅也仅3.61%,远低于同期大盘与其他行业个股。
在“游戏故事”支撑下,上市公司股东们便是减持套现。壹桥海参在8月发布置换游戏资产公告后,置换手续还在进行中,大股东便已连续减持,9月份已累计减持规模达6356万股,合计套现5.23亿元。
□李春平(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