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政策“闸门”松动 信托公司上市终可期

2016年08月01日 08:38    来源: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转型期拓展业务亟须打通融资渠道,超17家公司完成股改或都有上市计划

  □本报记者 沈佑荣

  转型之时,信托公司向资本市场发起冲锋,急于打通融资渠道。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至少17家信托公司完成股改,且或都有上市计划。而在今年上半年,就有华宝信托、五矿信托、江苏信托、山东信托等公司推出或曲线或直接上市计划。

  然而,必须看到的是,信托公司上市之路仍然颇为曲折。

  公开信息显示,自从1994年安信信托、陕国投A两家信托公司上市后,虽然多家公司向资本市场冲刺,但22年间仍无信托公司上市。尽管如此,信托公司上市依然暗流涌动,尤其是去年银监会的表态支持,似乎是吹响了信托公司上市集结号。

  7月29日,一家大型信托公司高管徐鹏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随着行业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改善等,信托公司上市可期。

  不过,用益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帅国让则认为,处于转型期的信托业,业绩持续增长难以保证,其上市虽然是迟早的事,但仍会有曲折。

  上半年6家公司欲参与重组实现A股曲线上市

  多家信托公司推出或直接或曲线上市计划,似乎表明信托公司上市重启吹响了集结号。

  山东信托意欲赴港IPO,被指时隔22年信托公司IPO大幕有望重启。

  6月30日,山东银监局批准,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信托) 首次公开发行H股股票相关事项,发行规模不超过64708万股。若行使超额配售权,则发行规模不超过74412万股,所募集资金若扣除发行费用,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信托成立于1987年3月,2002年8月完成增资改制,去年7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到去年底,注册资本达20亿元。公司前三大股东为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中油资产管理公司、山东省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63.02%、25%、6.25%。第三大股东的实控人为山东鲁信投资控股集团,后者前身即为山东信托,近年通过控参股信托、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成为山东省级金融控股平台。

  去年年报显示,山东信托管理资产规模2463.59亿元,营业收入16.16亿元,同比增长18.3%,净利润9.31亿元,增幅为25.23%。

  业内认为,山东信托尚需完成证监会、香港联交所审批,才能顺利在H股挂牌。

  山东信托不是今年首个推出上市计划的信托公司。上半年,已有浙江信托、江苏信托、五矿信托、昆仑信托、华宝信托、湖南信托等6家信托公司尝试通过参与上市公司重组实现在A股曲线上市。

  具体为,浙江东方拟收购其大股东浙江国贸旗下浙金信托等资产、*ST舜船拟收购江苏国信集团旗下210亿元江苏信托等资产、*ST金瑞拟收购五矿信托等机构股权、*ST济柴拟收购中石油集团的金融板块业务,昆仑信托涵盖其中。湖南信托则是国资背景的华菱钢铁重大资产重组,然后间接或直接持有湖南信托96%股权。已经终止的华宝信托则是宝钢集团谋求将注入旗下控股上市公司*ST韶钢。

  公开信息显示,去年底以来,多位银监会官员表态称支持有条件的信托公司上市融资。目前,至少有17家公司完成股改。

  一家信托公司人士透露,信托行业协会曾就信托业务发展进行调研,透露出超过8家公司正在筹备上市事宜,分别为中信信托、重庆信托、山东信托、渤海信托、长安信托、中航信托、华宝信托、华润信托。

  目前,除华宝信托、山东信托已公开筹划上市事宜外,长安信托早在去年就已完成挂牌新三板准备工作。不过,因为监管层未做批复,上市工作暂停。五矿信托的曲线上市已获得国资委原则同意,似已现出曙光。

  业务开展与净资本实力直接挂钩,融资需求激增

  纷纷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的信托公司,有着急于打通融资渠道的渴望。

  业内人士介绍,中国信托业历经6次整顿,近些年才蓬勃发展起来,到去年底,68家公司管理的资产达16.3万亿。

  据介绍,2010年8月,《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颁布,要求信托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净资本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2014年完成修订的《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标准,强化信贷类信托业务的资本约束,建立合理明晰的分类资本计量方法,完善净资本监管制度。

  信托公司的业务开展与净资本实力直接挂钩,加上其面临着严格的资本约束机制和监管考核标准,这对信托公司资本实力、融资能力提出挑战,也使得信托公司的融资需求激增。

  一般情况下,非上市公司融资,除了股权质押、银行贷款外,主要靠股东增资获得资金。

  近年来,信托公司增资势头大增。

  百瑞信托统计显示,2013年共有24家信托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合计增资152.66亿元。2014年,先后有中融信托等获得增资,仅当年上半年行业获得增资111亿元。

  去年12月,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将资本实力作为信托公司行业评级考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再次促使信托公司增资。

  今年7月27日,自2014年底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至25亿元后,中原信托的注册资本再增至36.5亿元,净资产将超60亿元。

  此外,今年以来,民生信托、长安信托、百瑞信托、华信信托均已完成增资计划。至此,国内注册资本达百亿元的信托公司已有重庆信托、平安信托、中信信托3家。光大信托今年2月刚增资至34.18亿元,近期公司负责人公开表示有望年内增资至100亿元。

  “光靠股东增资太单一,还需公司借助资本市场补血。”一家排名中位的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面对净资本管理约束和增强风险防控实力的双重压力,如何形成长效的资本补充机制是信托业亟须攻克的难题。

  其实,去年6月银监会发布的《信托公司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首次提出允许信托公司申请发行金融债券、次级债券及依法须经银监会许可的债务工具和资本补充工具。

  不过,借助资本市场“补血”之举仍然不容易。目前,无论是主板、新三板,信托公司挂牌尚未获得监管层批复。

  加强风控弥补短板,上市路或不再崎岖

  山东信托赴港IPO、五矿信托曲线上市获得国资委批复,利好消息点燃了信托公司上市激情。不过,业内认为,距离最终成功上市,其间或许还会有曲折。

  毫无疑问,上市会给信托公司带来诸多好处,诸如增强资本实力、完善公司治理、激励利益相关者和提升品牌价值等。

  一直以来,信托行业龙头中信信托对上市颇为热衷。

  2007年1月16日,安信信托发布反向收购重组方案,拟通过定增方式收购中信信托100%的股权。按照这一方案,中信信托将借壳安信信托实现上市,中信集团将成为安信信托的控股股东。2008年6月,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的“有条件通过”。不过,在此后3年多时间里,重组一事没了下文。直到2011年,重组双方完善重组材料再次上报。然而,次年初,证监会的一纸禁令浇灭了长达6年的重组长跑。此后,中信信托谋求单独IPO,也一直没有明显进展。

  上周,对于公司上市事宜,中信信托一名高管称“一言难尽”。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1994年以来,不算今年争先向资本市场发起冲锋的公司,曾经先后有中信信托、中航信托、中海信托、北国投、北方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推出过上市计划。

  帅国让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信托业经历了22年的空窗期,缘于自身发展模式。在其看来,信息披露不充分、缺乏核心业务模式及新的经济增长点、盈利不可持续等,这些都是信托公司的软肋。他说,相较银行、券商而言,信托运作横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及产业市场,一旦出现风险,波及面较大,这或许是监管层一再审慎的原因。

  一家大型信托公司高管徐鹏则认为,近两年来,信托业一直在努力补短板,包括详实产品信息、建立信托业保障基金、加强净资本约束等,努力让行业向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中融信托亦有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信托业正逐步走向规范,风险防控逐步增强。监管层对信托监管基本形成稳定思路,对未来信托业的发展前景可能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也形成了基本共识。因此,信托公司上市开闸是迟早的事。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政策“闸门”松动 信托公司上市终可期

2016-08-01 08:38 来源:长江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