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维格娜丝被疑"圈钱":IPO募资七成"落袋" 拟增发募资翻倍

2016年05月20日 07: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矫 月

  有公司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为市场情况不太好,公司2015年主要进行了店铺结构调整,并未大肆开店,所以才会用募集资金理财

  维格娜丝上市至今仅一年半的时间,公司在上市之初募集的7.41亿元募集资金还未使用完的情况下,公司再次推出了13.51亿元的定向增发预案。

  值得注意的是,维格娜丝此次拟推出的募投项目“云锦奢侈品牌建设”中记载的“云锦营销网络拓展及研究所升级改造项目”与公司此前宣布停止的首次募投项目——“研发设计中心升级建设项目”有着类似性,而让人不解的是,公司并未将投资“研发设计中心升级建设项目”的1.1亿元用于云锦研究所的升级改造,而是直接将1.1亿元的募集资金和17.19万元的利息全部变更为永久性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直接纳入了公司自己的“钱包”。

  据《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公司公告发现,维格娜丝首次募集资金净额为6.59亿元,在募投项目变更后,有近4亿元的募集资金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另有1亿元的募集资金被公司用来理财。只有两成多的募集资金用于原定项目。

  而对于维格娜丝IPO公布的首次募投项目,有证券投资顾问向媒体指出,从招股书显示的财务数据看,维格娜丝资产状况良好,资金充裕,募资或有圈钱嫌疑。

  实际上,记者在查阅年报时发现,公司自2014年年末上市后至2015年年末,公司曾拿出近6亿元的资金用来保本理财,并在2015年年末获得了280.98万元的理财收益。由此可见,公司的资金已经宽裕到有“闲钱”理财了。

  对此,有公司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为市场情况不太好,公司2015年主要在进行了店铺结构调整,并未大肆开店,所以才会用募集资金理财。

  募投项目变更落自家口袋

  拟再次募集资金翻倍

  据近期公告可知,维格娜丝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 13.51亿元,发行价格不低于25.59 元/股。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云锦奢侈品牌建设”和“高端定制、O2O 及供应链协同信息化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属“云锦奢侈品牌建设”的“云锦营销网络拓展及研究所升级改造项目”中,包括云锦面料及艺术品研发设计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其中建设内容为提升面料、艺术品的研发能力。

  这与公司2015年10月份终止的“研发设计中心升级建设项目”相类似。该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1.1亿元,拟在南京市购入房屋作为公司的研发设计中心。

  维格娜丝解释终止上述募投项目的原因为:2015年7月份,公司以自有资金收购南京云锦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云锦)100%股份。公司称“南京云锦位于南京市核心区域,多年来从事南京云锦的研发、生产、销售,拥有较为完备的研发设施和充足的研发设计用房,能够满足公司研发设计需求”。

  公司称,经审慎全面考虑后拟终止“研发设计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同时,公司将1.1亿元的募集资金和17.19万元的利息全部变更为永久性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自此公司IPO募集的资金又有一成半落入公司自己的口袋。

  “在募集资金变更为永久性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后,公司就可以随意支配该资金了。”有注册会计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称,就是公司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了。

  从维格娜丝解释的原因可知,终止“研发设计中心升级建设项目”的原因是公司收购了南京云锦,而南京云锦则有现成的研发设计中心,因此不再需要募集资金的投入,所以公司才将募集资金改为永久性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可以任由公司随意支配。

  但是,《证券日报》记者发现,维格娜丝在2016年5月11日,又再次提出定向增发预案,在该预案的募投项目中包括“云锦面料及艺术品研发设计中心升级改造项目”,也就是说,公司认为云锦的研发设计中心需要升级改造,那么,当初为何不将1.1亿元的“研发设计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募集资金用于云锦研发设计中心的升级改造呢?

  有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维格娜丝的变更募投项目的行为或许值得怀疑,不过,公司现在以两个新项目的名义募集资金,只要能够提供新项目必要的信息,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在形式上就是合法的。

  维格娜丝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称,由于公司收购南京云锦之后,其本身就有研究设计大楼,因此,公司不需要再重新盖楼了,所以,公司才取消了研发设计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至于最近披露的定向增发预案中的云锦面料及艺术品研发设计中心升级改造项目,该人士表示,公司收购的云南云锦以前只生产工艺品,而公司今后准备研发云锦时装,因此,需要升级改造。

  IPO募投项目被疑“圈钱”

  开店步伐越迈越小

  事实上,早期曾有媒体质疑维格娜丝的IPO募投项目有圈钱行为。

  从公司IPO募投项目表中可见,公司计划投入25954.3万元用于公司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按照维格娜丝的计划,公司将耗时两年新增直营店铺共计152家,其中旗舰店2家,商场店150家,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一旦投入运营后,公司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32亿元,净利润6619.9万元。但据公司统计,2010年至2013年期间,公司已经关掉店铺78家,其中2013年新开店铺数量与关闭店铺数量持平,2013年公司所拥有的店铺数量与2012年相当,显示公司新开店铺的动力已经出现衰弱。

  此外,记者查阅公司2015年年报发现,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实现8.24亿元,同比下降 2.69%,净利润 1.12亿元,同比下降18.92%。维格娜丝解释业绩下降的原因为“2015年公司向高端渠道进行转型,主动进行战略性提档,关闭了大量与现有品牌形象不符的商场店铺所致”。

  据了解,维格娜丝2015年新开店铺24家,关闭139家,调整31家,店铺数同比下降34.33%。有业内人士分析,公司或进入一边花巨资开新店,一边关掉亏损店铺的戏码,公司募投项目的实际效果将大打折扣,投资者的利益也无法得到完全的保证。

  在维格娜丝因店铺经营不善而大肆关店的同时,公司还指出“采取谨慎务实的网点拓展策略,根据各城市店铺建设需求的紧迫性以及店铺资源的可获得性合理控制店铺建设的进度”。

  也就说,维格娜丝一改IPO时准备大肆募集资金开店的架势,改为谨小慎微,缩小开店规模的态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维格娜丝尚未实施购买2家旗舰店的计划,累计开设商场店97家。

  “2015年的市场形势不太好,公司也是关闭了很多中低端的商场店铺,只在高端商场开店。”据上述维格娜丝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公司今年预计开店10多家,至于募投项目中包含的2家旗舰店是否购买,还需要视市场情况而定。

  减缓开店资金充裕

  尚余6亿元“闲钱”理财

  值得注意的是,维格娜丝虽然通过IPO获得了6亿多元的募集资金,但公司在2015年开店的费用却是用的公司自有资金,同时,公司本身还有巨额资金在手,并将大笔资金用来理财。

  维格娜丝公告显示,2015年及2016年1月份至3月份,公司“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0元(扣除置换先期投入金额)。

  据了解,公司以自有资金先行垫付的“营销网络建设项目”金额合计为3222.9万元。

  从维格娜丝2016年5月11日公告的“前次募集资金结余及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表可知,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了4.58亿元,其中,有4亿元补充公司流动资金,4979.82万元用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还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将1亿元的募集资金在招商银行用来理财,在公司通过两次理财获得252.72万元的理财收益后,又于2016年1月13日起再次对这1亿元的募集资金进行了一年期限的理财。

  不得不说,上市后的维格娜丝可谓是财大气粗。除了用募集资金理财外,公司在2015年还利用近6亿元的资金来理财。

  从2015年年报列举的委托理财情况表可见,2015年,公司进行了16次委托理财,委托理财产品类型皆为保本5.87亿元。

  在公司理财的同时,公司的部分重要指标也因此出现变动。2015年年报显示,维格娜丝货币资金较期初减少60.27%,公司解释称“主要为本期购买保本性理财所致”;同时,公司2015年其他流动资产较期初增加293.70%,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为本期购买理财产品所致”。

  手握10亿元现金

  不够云锦奢侈品牌开发

  从维格娜丝能拿出6亿元至7亿元的资金用来理财就可看出,公司不差钱。“公司的自有资金目前有10亿元。”维格娜丝内部人士如是说。

  那么,有着10亿元自有资金的维格娜丝还需要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吗?

  据维格娜丝定向增发预案显示,云锦奢侈品牌建设根据实施主体不同分为“云锦研究所升级改造及营销网络拓展项目”、“云锦时装欧洲研发设计中心及云锦欧洲旗舰店项目”两个子项目,分别由云锦研究所、欧洲新设子公司负责实施。该募投项目,公司拟投入10.88亿元。

  由此可见,公司的自有资金将将够云锦奢侈品牌的建设。不过,据上述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自有资金并不够支撑公司对维格娜丝品牌和云锦品牌的同时投资运作”。其表示:“由于公司现有品牌和云锦品牌定位不同,面对的客户群不同,因此,两个品牌无法在同一商场售卖,因此,公司仍需另外建设云锦时装的店铺。”

  对于公司拟推出的云锦奢侈品牌建设,上述维格娜丝内部工作人士表示,“公司在意大利也有云锦的研发中心,公司准备使用国内的云锦生产工艺,结合国外的设计理念打造云锦奢侈品牌。”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