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15年净利低于行业 寿险份额遭蚕食降10%
近日,和讯财经传播研究院发布的3月保险业舆情月报显示,中国人寿(601628)以2850次的网络曝光量占据中资大型保险公司首位。其中,摩根大通耗资1亿港币增持中国人寿1077万股、中国人寿成广发银行第一大股东以及前2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8%等相关新闻受到较高的媒体关注。
不过,中国人寿在取得不错业绩的背后,激进投资风格引发媒体担忧。2015年,中国人寿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环比增加849亿元,增幅度达160%。从其财务表现来看,其投资收益较2014年增加377亿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贡献了接近30%。
有保险行业分析师向媒体表示,201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表现不错,且在下半年有所反弹,估计中国人寿在期间通过买卖股票赚了价差。
中国人寿此举也引发业内人士担忧,如果中国人寿不能尽快确定自己的投资方向,继续大规模押注短线价差交易,那么将会让其未来盈利处于不稳定状态。激进作风有可能帮助中国人寿短期改善业绩,也可能会增加其未来业绩的波动,这显然将会损害投资者信心。
年报显示,中国人寿2015年净利同比增长仅7.7%,未达行业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其他上市险企。券商研报分析预计,准备金折现率的下调可能导致中国人寿全年利润减少超过90亿元,第四季度利润减少约35亿元。即使如此,中国人寿在寿险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33.3%降至2015年的23%。
上述网络曝光总量,是指在互联网新闻正文中提及一家保险公司名称的全部新闻报道数量(包含重复报道量与转载量),反映了一家保险公司新闻在互联网中传播扩散的整体情况。数据主要采自于“和讯通”保险业整合传播平台、同时参考了百度等搜索引擎数据、保监会、各地监管局以及第三方机构数据。
(责任编辑:魏京婷)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