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梧桐树”频揽金融股 国家队再添丁

2016年03月31日 07:14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朱丹丹

  近期密集发布的银行年报,将一个神秘的“国家队”成员——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推至幕前。记者昨日梳理发现,继浦发银行,交通银行之后,在工行、中行的2015年年报中,梧桐树亦现身其前十大股东名单。除抢筹银行外,梧桐树还是光大证券的股东。

  近期密集发布的银行年报,将一个神秘的“国家队”投资平台——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梧桐树)面纱揭开。

  继浦发银行,交通银行之后,昨日(3月30日),在工行、中行的2015年年报中,梧桐树亦现身这两家银行前十大股东名单。

  事实上,除了抢筹银行股,梧桐树还是光大证券的股东。

  那么,梧桐树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入场?是以自有资金增持A股?还是作为受托管理人的身份?

  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梧桐树的投资不排除代持的可能性。

  频频抢筹银行

  近日,梧桐树平台频频现身上市银行年报,引发外界关注。

  3月29日,交行2015年报显示,梧桐树持有交行7.95亿股,持股比例达1.07%,为第八大单一股东。3月30日,梧桐树又现身工行、中行两家银行年报前十大股东,分别持有工行A股14.2078亿股、中行A股10.6005亿股,持股比例分别为0.4%、0.36%。而工行、中行2015年三季报显示,其股东中当时均未曾见梧桐树的身影。

  此前,浦发银行3月21日发布的公告也显示,截至2016年3月18日,梧桐树持有6.19亿股,持股比例为3.15%,成为该行第七大单一股东。

  除上市银行外,梧桐树还涉足了券商。记者查阅发现,去年四季度,梧桐树现身光大证券第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共计买入82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24%。

  对此,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这对当前资本市场是利好。

  国开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杜征征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在短期来看,梧桐树的系列动作,有稳定市场信心的作用,从中长期来看,虽然现在银行股整体估值比较低,但业绩边际增速是加速的,毕竟梧桐树是国家投资平台,肯定会长期持有。

  早在去年7月,外管局还曾通过梧桐树完成对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48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的注资工作,以保证两家政策性银行顺利完成改革方案要求的资本金补充工作。而且在丝路基金首期资本金100亿美元中,外汇储备出资65亿美元,也是通过梧桐树完成的。

  根据全国工商登记信息显示,梧桐树成立于2014年11月5日,注册资本为1亿元,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全额出资的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了境内外项目、股权、债权、基金、贷款投资;资产受托管理、投资管理。法定代表人为何建雄。

  旗下还有四大投资公司

  除梧桐树之外,外管局还拥有其他投资公司,不过公开信息极少。

  记者查阅外管局2014年年报发现,其旗下拥有华新、华安、华欧、华美等4家投资公司。这4家公司均为外管局下属的中央外汇业务中心(储备管理司)的驻外机构,主要负责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和管理。

  据了解,华安公司在中国香港,华新公司在新加坡,华欧公司在欧洲,华美公司在美国。不过,这四家公司的投资规模、运作机制等之类的信息极少曝光。

  资料显示,外管局此前主要在国外进行投资,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和其他外汇资产是其主要职能之一。

  不过,最近几年,中国外汇储备经营方式发生转变,包括入股丝路基金,开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等。

  2013年外管局曾表示,已在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机构内,成立了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负责创新外汇储备运用这项工作。外管局还为外储委托贷款设立专门办公室,可见其重视程度。

  而对于梧桐树,有市场人士猜测,其或是作为外汇储备委托贷款的管理平台设立的。根据公开信息,之前商业银行发放给企业的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只能用于进口、海外并购等境外用途。

  实际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获得480亿美元的注资,当时有外媒称,具体方式是央行以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债转股的形式,且外管局将成立专门的公司梧桐树来持有国开行的股权。不过,央行、外管局和国家开发银行一直未明确对此进行回应。

  梧桐树出现在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单中,是否会涉及二次结汇呢?

  “因为无法确定是否是用外汇储备来投资,所以是否二次结汇也无法确定。作为子公司,梧桐树也许有人民币资金来源。”赵庆明分析指出。

  杜征征也表示,“主要还是看资金运作情况,若梧桐树运用的是人民币则不需二次结汇,但若是美元会涉及。”不过,按照以往外管局职能,梧桐树拿到的应该是美元投资。他进一步表示,即使梧桐树用美元的二次结汇,虽会增加基础货币,但基础货币不足以影响整个货币供应量。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