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阿里巴巴30亿元战略投资神州专车的消息铺天盖地,各方声音也不断冒出来。起源是,媒体曝出的一份神州专车董事长陆正耀签字盖章的持股名单显示,阿里巴巴两家公司共持股9.8%。尽管阿里和神州专车回应媒体态度暧昧,让外界猜测不一,但包括阿里投资的钛媒体以及南方日报等的后续报道称交易已经完成。
本身是一桩投资的交易,并没有那么复杂,只不过阿里的“身份”有些特殊,突然间投资神州专车,又给了业界一个“惊喜”,难免会招来一些猜测。在此之前很多媒体都给出了类似的理由:阿里在投资神州专车一事上态度模糊,主要在于顾忌滴滴。也是因为这个说法,这个消息才更有意思,才吸引这么多人去“想象”。
有人抛出疑问,阿里为何冒着与滴滴出行“撕破脸”的风险,还要去战略投资神州专车呢?相信这背后有很多故事。之前也有媒体曝出,获悉阿里投资神州专车的消息后,滴滴高层火速赶赴杭州阿里总部“游说”,不管这个“桥段”有没有,其实商业是不掺杂感情的,很多人总是喜欢戴着朋友或站队的有色眼镜来判断。当然,滴滴紧张点也很正常,阿里这么大的块头,又有马云的战略眼光来背书,钱投到哪去,肯定会有一些影响的。
而在商言商,从商业逻辑出发,阿里与神州绝对不是简单的钱的事,肯定是在未来大的战略方向上有默契。目前来看,阿里投资神州恐怕是板上钉钉的事,毕竟不是儿戏,白纸黑字也很难说是假的。阿里这步棋,背后的逻辑可能有三层:
一是,阿里虽然是滴滴出行的股东,但腾讯持股比例更高,拥有更强的话语权,所以滴滴里的地图及定位用的是腾讯地图,阿里很难捞到便宜。持这个观点的人最多。而且滴滴出行的董事长程维出席博鳌时也坦承,滴滴上市没有明确时间表,未来补贴还将继续下去,投资者需要战略上的耐心,远没到收获的阶段。只能说程维很“诚实”,不知道会不会让投资者心里打鼓。所以,阿里转而投资神州专车,考虑到自身利益,也是最稳妥的一步。
二是,专车市场里的B2C和C2C两派之争一直存在,到底哪个模式会是主流趋势呢?回答这个疑问也不难,互联网行业里这样的例子不少,京东跟淘宝、天猫死磕这么多年,两家“长”得越来越像了,道理是一样的。B2C模式虽然“重”一些,但更能形成行业壁垒,在服务品质、标准化方面更拥有优势。前不久,罗兰贝格发布的专车服务报告也表明,神州专车的用户留存率和增速更高,且与未来的专车新政更“合拍”。相比,滴滴、Uber等C2C模式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停掉补贴后,用户得能留存下来,否则这事就成了死循环了。据说,滴滴也开始接入租赁车辆和建车队,是不是似曾相识。
这个事,不管怎么发酵,恐怕神州都是受益方。因为阿里投资神州专车,相当于给B2C模式的专车背书。从商业逻辑角度看,在互联网行业红利效应逐渐消退后,更偏线下的“重运营”模式会受到青睐,这一点毋庸置疑。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也谈过,未来五年,站在风口的会是更注重效率和商业本质的传统企业,这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过去两年,BAT纷纷加码线下资产整合,也是基于这一点。
三是,有一个悬念更值得探讨,阿里与神州“合体”后,会布个什么局?早在投资消息曝光前,阿里与神州间的业务合作就先行一步了。神州专车及神州租车服务接入阿里旅行平台,还跟阿里通信合作虚拟号,这估计也不是偶然的。而更早的合作是阿里全资公司高德与神州在地图、定位及LBS大数据方面的深度合作。阿里战略投资神州专车后,未来双方合作必将更加深入,“酒店+车”、“旅游线路+车”等业务上的捆绑可能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比C2C模式,神州专车、神州租车给阿里带来的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想象空间。甚至我们可以推测,未来神州打造的是一个汽车出行、汽车消费及电商的入口级平台,在新车、二手车领域的商业模式会逐步清晰。这与阿里未来重点突破的汽车支付等业务高度关联。所以说,考虑到长远利益和战略布局,阿里战略投资神州,换来的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