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市场奉为财富传承与风险隔离“利器”的家族信托,恐怕难以达到业内所宣称的那样,能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家族信托的受托资产多以现金存款为主,房产、金银珠宝、字画、股权等尚少涉及。此外,信托资产登记制度尚未推出,也影响到家族信托活动效力。
3月24日,曾供职于中融信托的刘先生向长江商报记者补充道,除上述因素外,还局限于信托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如果信托公司不能让受托资产保值增值,那么,打破魔咒只能是幻想。
不过,尽管家族信托颇受局限,但仍然难阻其火爆。
“每天都有客户打电话咨询,不少客户表达了需要面谈的意向,这个周末约了7名客户。”3月24日,一家信托公司公司市场部王先生这样向长江商报记者描述家族信托的火爆。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家族信托俨然已成一片蓝海,国内68家信托公司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在抢食这块蛋糕,而参与家族信托的人群集中在民营企业家、公司高管以及明星等群体。
3月26日,中信信托家族信托专家吴政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伴随着个人财富的暴增,如何传承财富、抵御个人及公司潜在风险,是众多高净值人群面临的难题,家族信托因此逐渐升温。
近30家信托公司抢食家族信托业务
越来越多的富人正把目光投向家族信托。
“有意设立家族信托的绝不只是传说中的范冰冰家族。最近,几乎每天都有不少客户电话咨询,表达需要面谈意向的也很多。” 3月24日,一家信托公司市场部王先生说,限于保密规定,只能透露有不少影星、体育明星关注家族信托的简单信息。
王先生所言非虚。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相关人士亦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家族信托去年7月在武汉分行一亮相,就吸引了百余名高净值客户现场了解,当天就有3名客户平均面谈时间超过2小时。近期,要求面谈的客户在增多。
王先生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从近年来的资料看,设立家族信托的除了明星外,主要还是民营企业家,他们或担忧子女不能承父业、配偶离婚导致公司旁落他人等。
公开信息显示,国内已经设立家族信托的商业家族包括龙湖地产吴亚军家族、玖龙纸业张茵家族、永达汽车张德安家族、SOHO潘石屹家族和雅居乐陈氏家族等。
“这些是已经公开的,大量富人家族选择保密。”王先生说,委托信托公司帮助管理部分资产,实现个人财富保值增值,“攻守兼备” 的财富管理策略已经越来越被富人们接受。
近期发布的《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去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的高净值人群规模达126万人,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129万亿元,其中,46%的高净值人群已开始考虑财富传承,约13%的已设立了家族信托。
中信银行相关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中国个人财富积累速度较快,主要聚集地在北上广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如今的富豪们经过数十年打拼,尤其是中国的第一代富豪,已经到了该考虑如何让家族财富完整有效地传承下去的年龄,而纵观国内的金融服务,家族信托天然具有核心优势。
该人士分析,选择家族信托的人群主要有三类:一是担心子女婚姻存在隐忧或存在攀比、挥霍浪费等不良习气,或多子女之间可能存在财富分配纠纷,抑或希望给予子女学业、事业、生活等方面持续稳定保障,还有可能需要兼顾几次婚姻或婚内婚外子女的照顾问题等。二是富豪担心自身出现意外、疾病或婚姻家庭不稳定、经营出现大的风险等对家族财富造成冲击,或者希望本人意愿能够持续执行,不受外界干扰。除此之外,则是对税负的考量,通过家族信托来避税。
与富豪们青睐家族信托对应的是,信托公司也在积极跑马圈地。
“国内68家信托公司,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在做家族信托业务。”中信信托家族信托专家吴政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目前,除了信托公司外,不少银行及机构也招揽家族信托业务,不过,他们招揽的业务最终仍会交给信托公司来做。
“家族信托的魅力在于财富传承与风险隔离”
短短3年,不为人知的家族信托备受青睐,其原因或在于其财富传承功能。
吴政介绍,家族信托是一种信托机构受个人或家族委托,代为管理、处置家庭财产的财产管理方式,以实现财富规划及传承目标。2010年前家族信托还很陌生,2010年至2013年,一些在海外不具有资产的富豪开始接受做离岸信托。2013年,家族信托才开始被国内富豪们接受。如今,国内富豪对家族信托变得积极主动,他们看中了家族信托的财富传承及风险隔离功能。
信托领域常提及的两个典型案例是龙湖地产和协同通信。
2012年,龙湖地产吴亚军、蔡奎夫妇婚变,涉及764亿港元市值的公司、577亿港元的身家。但并未引发对龙湖地产的股权争夺,其原因在于,夫妇二人早在公司上市前就将各自的股权交予吴氏家族信托和蔡氏家族信托分别管理,避免了企业家个人危机导致企业分崩离析的悲剧。
相较于龙湖地产,协同通信的命运则迥然不同。去年7月,协同通信的董事局主席王浙安与妻子倪蕴姿离婚,并向后者转让10亿股公司股份。由此,公司股价暴跌,跌幅一度达66%,公司市值最多蒸发超过20亿港元。
湖北忠三律师事务所利率胡怡认为,在离婚案件中,因夫妻双方持股而引起的夫妻共同股权分割影响波及到社会、经济、法律、家庭等诸多方面,股权分割必然会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蝴蝶效应,导致企业经营动荡。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因未对企业采取“风险隔离”措施,企业创始人(掌门人)婚变,往往会重创企业,甚至导致企业控股权旁落。
2010年11月11日,土豆网赴美上市。次日,公司掌门人王微与前妻杨蕾的离婚财产分割诉讼上演,法院冻结了王微名下三家公司股权,包括上海全土豆科技有限公司95%的股份。这场离婚案的结局是,王微支付了700万美元现金补偿,土豆网上市被搁置8个月,错过了上市最好时机,导致土豆网元气大伤。如今,土豆网已被优酷并购,王微黯然离场。
同样,赶集网也有着类似土豆网的“悲剧”。赶集网2012年赴美上市前夕,总裁杨浩然因婚变而转移财产,导致上市计划泡汤,后被58并购。
“如果提前设立了股权信托,上述企业负责人婚变殃及公司的‘悲剧’或许不会发生。”曾供职于中融信托的刘先生说,家族信托的魅力就在于风险隔离。
其实,家族信托还具有合理避税优势。
2014年,24岁的纪凯婷通过不同的公司及家族信托持有龙光地产85%股权,成为胡润富豪榜最年轻的富豪。其父纪海鹏为龙光地产的实际控制人,并未设立家族信托,公司分红要缴税,而她则不必缴税。
受托资产局限大恐难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蓬勃兴起、市场空间大的家族信托,因受托资产局限大等多种因素羁绊,恐难破富不过三代魔咒。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富豪们设立家族信托,资产包中受托资产几乎全部为现金资产,而占富豪家族大部分资产的不动产、金银珠宝、字画以及股权等,甚少被装入受托资产包中。
吴政向长江商报记者证实,截至目前,国内家族信托的受托资产局限性较大,主要是现金资产,虽然法律上允许不动产等几乎所有合法资产均可设立家族信托,但受确权难等因素影响,这方面的资产实际上并没有设立家族信托,这也意味着未来家族信托的市场空间非常大。
刘先生认为,因为受托资产局限大,仅靠设立家族信托来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的想法不太现实。
在刘先生看来,家族信托尚需突破一些瓶颈,如受托资产方面,因为不动产产权转移成本非常高,想将房产过户至信托计划名下几乎不可能。如风险隔离方面,若委托人涉及刑事犯罪,其信托财产是否不受追偿,在实际操作者尚存在不确定性,因为我国的信托法律关系更大程度上明确在“委托关系”,所有权并未真正转移。
刘先生说,海外家族信托最基础的原则就是所有权转移,即委托人将财产所有权转移给受托人,实现资产隔离,从而实现资产集中管理、企业永续经营、避免法定的继承程序、对特殊人士的长期关怀、财富传承和税收筹划等目的。在这方面,国内还有一段路要走。
吴政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中信信托家族信托采用的是海外模式,实现了受托资产所有权转移。不过,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受托资产所有权转移的,在国内尚属少数。
家族信托发展的最大障碍或是信托登记制度。吴政说,信托登记主要有三个作用,使设立信托的行为具有法律效力,信托财产的权利依法由委托人转移给受托人,同时能实现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此外,实现破产隔离保护,依法对抗第三人。
令人欣喜的是,有消息表明,中国信托登记公司已获批筹建,有望年内挂牌运行。
此外,受托人的资产管理能力,也将影响到富豪们的财富传承。
“信托公司对受托资产管理运营能力,决定着受托资产的保值增值。”刘先生说,如果受托资产是现金,信托公司会将其拿去投资,一旦投资失误或者遭遇意外,其风险会传导至受托人,那么,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就成了一句话空话。
吴政亦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尽管每家信托公司对家族信托的受托资产风控最为严格,但委托人还是要选择风控能力强的信托公司,这样才能使财富传承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