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差别的一个最直接的解释是,新型寿险公司准确地用“产品收益高”来获得客户认可,而财险行业则不容易解决客户的“痛点”,因而小公司难以逆袭
■本报记者 刘敬元
寿险业、财险业,都归于保险业,却如此不同。
于上周出炉的2015年度保费数据显示,寿险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下降,保费前十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81.7%下降6个百分点,而2014年较2013年降低4个百分点。与之明显不同,财产险行业的三巨头依然保持了六成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人保、平安和太保合计拥有市场份额为64%,相较之下,2014年为64.7%,2013年为64.8%。
寿险行业和财险行业之所以呈现出如此不同的市场竞争态势,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和分析师认为,一个最直接的解释是,“逆袭”的新寿险公司准确地把握住了“产品收益高”的抓手,赢得了客户并抢占了市场,相对而言,财险行业则不容易找到和解决客户的“痛点”,同时财险业又趋向于服务行业,获取市场份额只能靠价格战,但这类产品对价格并不十分敏感,反而是大公司的网络和经营、服务能力往往都占优势,因此集中度不易降低。
寿险前十份额占75.9%
两年降10个百分点
2015年,寿险业务取得高速增长。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74家人身险公司共计实现1.59万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5.0%;实现总保费2.4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
市场规模增长的同时,竞争也越发激烈。《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的结果显示,2015年原保险保费前十寿险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为75.85%,较2014年的81.7%下降5.85个百分点。而在更早的2013年,寿险前十的市场份额还高达85.73%。
另外,2015年前十寿险公司成员和座次亦较2014年有一定变化。
2015年以原保险保费(市场份额)排行的前十家寿险公司为,第一中国人寿(22.96%)、第二平安人寿(13.14%)、第三新华保险(7.05%)、第四太保寿险(6.85%)、第五人保寿险(5.64%)、第六太平人寿(5.04%)、第七富德生命人寿(4.98%)、第八泰康人寿(4.79%)、第九安邦人寿(3.44%)和第十阳光人寿(1.96%)。
2014年前十市场份额依次为,中国人寿(26.1%)、平安人寿(13.7%)、新华保险(8.7%)、太保寿险(7.8%)、人保寿险(6.2%)、泰康人寿(5.4%)、太平人寿(5.1%)、安邦人寿(4.2%)、富德生命人寿(2.9%)和中邮保险(1.7%)。
两年数据显示,“原保险保费收入前十”中,前五家公司位次保持稳定,在六至十位的公司中,2014年“老前十”中有两家公司的位次在2015年获得进一步提升,其中,富德生命人寿提升两个位次,太平人寿提升一个位次。同时,阳光人寿在2015年成为新的“原保险保费前十”成员。
大型寿险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渐流失到中小型险企和新险企中,2015年新展业的人身险公司共4家,分别为渤海人寿、国联人寿、太保安联健康、上海人寿,尽管为新成立,但这4家公司合计年度原保险保费亦达到48亿元,市场份额0.31%,而若以总保费指标计算,这4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达0.79%。
淡定的财险市场
三巨头份额保持在64%
不同于寿险公司市场集中度快速下降的情况,财险市场集中度则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三年来,几乎无变化。2015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3家巨头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为64%,仅较2014年下降0.7个百分点。而2013年,这3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为64.8%。
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73家财产险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的原保费收入分别为2810亿元、1636亿元和9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4%、1.7%,市场份额依次为33.36%、19.43%、11.21%,合计市场份额64%。2014年,这三家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64.70%,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分别为33.46%、18.94%、12.31%。
另外,2015年保费前十的公司及其位次较2014年均保持不变,依次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大地财险、阳光财险、出口信用保险、太平财险和天安财险。
2015年开始展业的有7家财险公司,包括恒邦财险、合众财险、燕赵财险、中原农业保险、中路财险、中铁自保公司、泰康在线,但7家公司合计仅占0.05%的市场份额。
寿险产品瞄准高收益
财险尚未抓住客户“痛点”
行业集中度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市场的竞争或垄断程度,数值上为某一市场的几大巨头总共所占的市场份额。集中度越高,代表市场越趋于垄断而非竞争,也就是行业巨头的竞争力越强,而集中度越低,代表行业的竞争越激烈。
以上的数据显示,尽管财险业和寿险业2015年都有新的市场进入者,但财险业较高的集中度仍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稳定性,没有随着新的市场主体的加入而降低,而寿险行业集中度则在快速下降。这两个保险细分行业为何有如此迥异的市场竞争格局?可以从产品和销售模式两方面比较。
从产品上说,平安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缴文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最近几年部分新寿险公司和中小寿险公司之所以快速“逆袭”,简单说就是抓住了产品收益高这一个点,但是这一点做得出色就足够获得客户认可,获取市场份额。这些公司充分利用了寿险产品设计灵活的特性,利用市场化改革政策和销售渠道的创新,按照市场的需求更新产品,找准了客户的“痛点”。
反观财险公司,尽管出现了信用担保类的保证保险、投资型的财产险,但少数几家公司的业务在量上对原保险保费的贡献不大,因此其影响也尚未到引发行业集中度变化的层面。而由于财险偏同质化,更多的财险公司开展业务占领市场只能打价格战,但车险等财产险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并不是特别高,客户注重的还是理赔等服务体验,从这方面看,大型公司更有优势。
而从销售模式上看,寿险行业已经出现不同模式,新寿险公司往往选择轻资产模式的银保渠道和互联网渠道,所以尽管减掉了传统个险渠道培育市场的过程,但由于主打高收益产品,保费仍能在短期就实现快速增长。而财产险行业整体比较统一,大部分业务依靠中介机构销售,少量通过网销直销,且在网销这一新渠道上,大公司因品牌反而更具优势,小公司难以突围。
不过,尽管部分中小型寿险公司在保费规模上实现快速增长,但由于其经营风格偏激进,经营时间偏短,这些公司被认为面临在营销、投资、风控等方面管理能力上的考验。
某大型财险公司高管对《证券日报》记者称,财险产品偏同质化,且财险行业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服务型行业,靠后续管理、查勘和理赔服务体现竞争力,线下能力和品牌格外重要,小公司和新公司如果没有鲜明的创新特色,将很难经营。而记者从一家保费规模在百亿元以上、市场排名前十的财险公司某分公司人士处了解,公司去年其他业务的经营利润,不够填补车险业务的经营亏损,经营情况的确比较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