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缘成
【农村金融时报】
自2005年小贷公司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在过去的10年间,小贷公司在数量及贷款余额上都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据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8965家,贷款余额9508亿元。但比较近5年来小贷公司的发展轨迹,记者发现,自2010年至2015年9月末,小贷公司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分别为98.21%、51.3%、38.33%、15.01%、8.89%,其增速连续5年大幅下降,而小贷公司的数量及其从业人员在增速上也同样存在着逐年下降的趋势。
针对小额贷款公司增速放缓,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曾指出,小额贷款公司的增长回归了正常速度。但在优质大客户本就掌握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手中的情况下,近几年借力“互联网+”发展的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则使得小贷公司所面临的同业竞争加剧。在前有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撑场,后有“互金”紧追而上的形势下,小贷公司自身发展日趋乏力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小微程度低
“10万元以下的业务我们基本不做。”东北一家小贷公司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而问及原因,这位工作人员则表示,太小额的贷款回报率很低,也没抵押,这样的风险太大,而相对来说大额的贷款有实实在在的抵押物,风险可控。
小贷公司放贷额度逐年上升的情况也并非个例。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至2015年,小贷公司平均每单贷款金额已从2万元增长到9万元,其平均放款额度处于上升态势,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贷款产品申请额度中,5万元及以下占比较大且增速快,已经从2012年的16%增长到了2015年的48%,增速明显。数据显示用户的申请额度呈现出“微小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则和小贷公司追求大额放贷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
湖北小额贷款协会秘书长李军立针对这种“错位现象”表示,有些小贷公司的放款额度还是能做到小额的,但这些公司主要是一些有外资或资金实力雄厚的小贷公司,它们有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而更多的小贷公司资金实力有限,额度太过小和分散会牵扯到更多的风险问题和人力成本。
融资有瓶颈
“小贷公司随着业务的发展,想要做大做强是需要融资的,但目前对我们来说融资还是比较困难。” 中部一家小贷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存款,其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或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但实际上,“小额贷款公司基本上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这种形势下,除了增资扩股和向股东定向借款以外,有些小贷公司会选择上市,即通过股权融资来突破资金上的发展瓶颈,但因为小贷公司不是金融机构却经营放贷业务,其身份定位不明,小贷公司在主板上市的可能性并不大,这使得不少小贷公司只能把目光转至海外或是新三板,以借此完成上市融资的需求。
除此之外,银监会在2009年发布《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还提出小贷公司可以转制为村镇银行,但文件中对转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做了严格限制,特别是必须要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的这一规定,又将小贷公司置于一种被动的无奈。
“双赢”的买卖?
相对于小贷公司目前在业务发展上的乏力,同样以小额借贷为主的P2P网贷行业,则是一位“分一杯羹”者。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P2P网贷成交额已突破万亿,达到11805.65亿元,其贷款余额也已达到5582.20亿元,同比增长302.55%。
对于P2P网贷这个同业竞争者,以线下为主的小贷公司已经在加快与具有线上优势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特别是与P2P的合作步伐。在2015年年底的出台的P2P监管细则已经明确把P2P平台定位为信息中介,而一些P2P平台通过与小贷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可以获得其提供的优质的资产端上的资源,而与手握大量客户资源的P2P平台联手,小贷公司等第三方机构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
对于这种看似“双赢”的买卖,一位小贷公司的经营者却向记者表达了其担忧,“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的规章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目前还处在一个过渡期,仍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这位从业者将互联网金融的这股热潮称为“金融时尚”,并对涉及互联网金融保持的一种观望的态度。
但李军立对此则表示,即使不与一些线上的机构合作,现在的小贷公司也需要创新,在整个小贷公司的市场乏力的情形,除了在业务上创新外,小贷公司从融资以及从各方面都需要去创新。
针对目前小贷公司自己融资不太乐观,小贷公司对外放贷也在收紧的趋势,李军立认为,国家在政策上要给予小贷公司一定的身份地位和市场定位,小贷公司一方面是从事金融业务的,但却一直没有一个金融机构的身份;另一方面,小贷公司自身的业务也应该被放宽,允许其开展一些理财咨询、票据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