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P2P广告下架小范围先行 砸钱过度营销将成往事

2016年01月16日 08: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刘 琪

  继去年9月份宁波叫停互金及线下理财平台广告后,近日北京要求各区下架跟民间融资相关广告

  随着P2P网贷行业的日益火爆,P2P平台的广告也变得随处可见,或许会出现在地铁车厢的拉手环上,有时会出现在高铁的座椅上,偶尔会出现在电影放映前,甚至电梯旁的液晶显示器里也能觅得其踪影。

  不过,今年或许将很难再看到这样密集的P2P平台广告“轰炸”了。目前,全国多地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及线下理财平台的管理。尽管目前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的监管办法尚未出台,但在企业注册登记及广告业务方面的管制却已“先行一步”。据悉,宁波去年9月份就全面叫停了互联网金融及线下理财平台的广告。近期还有消息称,北京市工商局要求各区下架所有跟民间融资相关的广告,包括但不限于P2P、理财广告等等。如果平台不希望下架的,需要征得区以上级别金融办的同意。

  事实上,许多网贷平台都不惜花重金打通广告渠道。如今禁令将至,在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霍肖桦看来,无疑意味着监管的收紧,提高了平台的进入门槛,一些缺乏优势的P2P平台或被逼转型甚至关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加强监管有利于维护P2P行业的市场秩序,净化行业发展环境,规范平台竞争行为,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认为,过度营销甚至营销骗局,一方面助推了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导致公司运营成本提升,最终可能引发行业“跑路潮”。

  P2P平台为揽客

  多渠道“烧钱”砸广告

  据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为2595家,累计平台数量已达到3858家。在如此“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的网贷行业环境下,很多平台为了增添用户注册量及提高品牌形象,不惜花费重金砸广告来“刷脸”。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P2P平台广告投放渠道包括互联网广告、电视广告、影院广告、户外广告、楼宇广告及杂志报纸、电台等。其中,以互联网广告和报刊杂志广告投放最为普遍。不过,网贷之家行业研究员张叶霞表示,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推进,地铁广告这一户外广告形式稳健增长,地铁广告具备覆盖面广、记忆点较好的优点,也是P2P网贷平台最偏好的线下投放渠道之一。地铁广告投放的主要形式有车厢广告、车厢拉手广告、隧道灯箱广告、站台语音广告等。通过此渠道投放的平台包括人人贷、你我贷、信而富等20家平台。此外,P2P网贷在电视广告投放的力度也有所加大,楼宇广告则在户外广告中占据主导作用,投放平台如团贷网、宜人贷、你我贷等。

  P2P平台如此大规模的投放广告,费用也不菲。近期业内最为熟知的大宗广告花费,便是翼龙贷豪掷3.7亿元拿下央视的标王。在其他渠道方面,据了解,以北京地铁为例,4周时刻内涵地铁全线投进100块12封灯箱的规范套餐报价为168万元,在国贸站换乘通道投扩大型墙贴外加24块4封灯箱的报价约为139万元。而深圳,在人流对比密布的地铁一号线,惯例型的地铁拉手牌的广告刊例价为每月每列地铁13.8万元。

  倒逼平台脚踏实地

  多发挥互联网端优势

  不过,随着地方监管的收紧,今年或许很难再看到如此密集的P2P广告投放了。宁波去年9月份就全面叫停了互联网金融及线下理财平台的广告。近期有消息称,北京市工商局要求各区下架所有跟民间融资相关的广告,包括但不限于P2P、理财广告等等。如果平台不希望下架的,需要征得区以上级别金融办同意。据悉,正式文件也将在近期下发。北京的电视台、报纸、楼宇、互联网等广告形式均在禁止范围之内。

  对此,德众金融CEO许圣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目前监管政策尚未正式下达,行业中鱼龙混杂的环境下,因无法识别一个P2P企业的业务合规性,采取这种政策可以理解,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而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则认为,“所有广告下架,对行业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因为行业缺失的不是传播,而是信用基础”,他对本报记者表示,“有了《征求意见稿》,肩负监管重任的政府部门开始出台监管措施来执行《征求意见稿》。同样,作为《征求意见稿》被监管的一方,也应该同样的采取相应的行动和措施去落实《征求意见稿》。而不是再像以前一样,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考虑发展,不考虑监管。监管都有一个过程的,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但是真正效率的提升却来自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企业打造品牌,获取流量本身就应该依托互联网,而不是单纯的广告投放。”金融工场董事长魏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方式是口碑传播,其本质是通过用户间的相互交流将产品信息和品牌进行传播。“而口碑传播中:口碑是目标,产品和体验是基石。所以要用互联网的方式打造品牌、获取流量,重点是了解客户的需求、发掘用户的痛点,通过提升服务的质量、拓宽服务的维度,优化产品,进而达到目的。”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