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兴华“封转开”前后均表现出色,之前15年涨逾11倍,之后两年上涨104.11%,这些优良表现成为其远赴香港市场并广泛获得认可的重要原因。华夏基金公司内部已进行战略调整,不再区分港股和A股研究,只有大中华研究
对于香港的基金投资者来说,2015年末可谓喜讯频传。过往一些无缘申购的内地绩优基金如今频伸橄榄枝。继华夏回报之后,华夏基金公司旗下另一只老牌绩优基金——华夏兴华也获得香港证监会的许可,成为第二批内地与香港互认的基金。
实际上,在内地基金投资人的眼中,华夏基金早已如雷贯耳,曾连续多年蝉联晨星评级综合实力第一。综合晨星(中国)发布的多份《中国公募基金公司综合量化评估报告》来看,华夏基金凭借其庞大的投研团队做支撑,除了在产品数量、资产规模和基金类型上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在公司运营、业务发展、资产管理能力方面,也能凭借其稳定的投资业绩、基金经理丰富的投资经验及任职稳定性持续保持行业领跑地位。
业内人士指出,华夏回报和华夏兴华等内地基金进入香港市场向境外投资者发售,有利于吸引境外资金投资内地资本市场,提高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助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各类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方便的投资渠道,分享内地经济高速成长和改革的红利,分享内地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
史上最牛封基
华夏兴华是由“史上最牛封基”基金兴华到期转型而来的“封转开”基金,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29日,累计净值达6.357元。基金兴华诞生于1998年4月,是内地市场历史最悠久的基金之一,成立17年来,经历了多轮市场牛熊转换的洗礼,业绩大幅跑赢上证指数,获奖无数。
据银河数据显示,载至2013年4月18日基金兴华“封转开”之前,该基金自成立以来的累计净值增长率高达11.49倍,在全体封闭式基金中排名第一,是唯一一只净值增长超过11倍的封闭式基金。也正是凭借着这15年来取得的骄人业绩,基金兴华被投资者冠以“最牛封基”的称号。
值得关注的是,在用分红回报投资者方面,基金兴华也从不甘于人后。据公开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4年,基金兴华的基金净值累计上涨了13.98倍,分红金额更是高达86.23亿元,相比其初始募集20亿元,仅仅是分红,就给投资人送回4个以上的基金兴华。
“封转开”后涨幅领先大盘1倍
封闭式基金期间出色,转型开放式基金后仍然明显领先。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基金兴华转为开放式基金后,存续期由15年调整为无限期,原20亿份基金份额转入华夏兴华混合基金。转型后,华夏兴华混合基金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范围为40%~95%,而转型前基金兴华最高股票仓位为80%。转型后的华夏兴华混合基金仓位更加灵活,更适应震荡剧烈的市场。
事实胜于雄辩。自“封转开”以来,华夏兴华延续了其封闭式运作阶段的辉煌成绩,业绩表现依旧突出。截至2015年12月29日,华夏兴华自成立(2013年4月12日)以来的涨幅达104.11%,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51.14%。
“展望下一阶段,我们认为,股票市场在经历了大涨大跌后,资金推动的特征将有所弱化,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将逐步进入分化阶段。投资者情绪虽然仍有波动,但进入投资价值区间的股票逐步增多,市场可能重回基本面,个股选择将是下阶段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综合而言,我们在市场平复之后,将继续坚持个股选择的投资模式,寻找投资性价比理想的标的。我们相信,坚持价值将能够为持有人提供合理的回报。珍惜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每一分投资和每一分信任,本基金将继续奉行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信任奉献回报”的经营理念,规范运作,审慎投资,勤勉尽责地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谋求长期、稳定的回报。”在2015年三季报中,基金经理阳琨如是说。
已率先得到国际资金认可
值得关注的是,华夏兴华的掌舵者阳琨同时还是华夏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他拥有长达20年的证券从业经历,是现任基金经理中最资深的投资人。2015年以来,华夏兴华净值上涨53.15%,处于同类基金前1/3。
华夏基金旗下两只产品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地相继进入香港市场,得益于华夏基金长期以来对香港市场的重视。阳琨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事实上过去几个月我们已经把研究团队进行了重整,我们现在没有港股团队和A股团队的区别,我们现在只有大中华团队。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相信2016年随着沪港通的开通,A股资金会进入香港市场,香港证券市场将是我们常规的投资领域。这个市场会扩大,所以与其未来再做,不如我们现在做。所以2015年华夏基金公司就已把研究团队全部重整,不再区分港股和A股研究,只有大中华研究。这是华夏基金公司内部一个大战略的调整。”
阳琨指出,目前在香港的华夏基金可以说是中资机构中自主发行产品规模最大的,这意味着华夏基金在香港的投资领域受到了国际资金的认可。“这个认可是靠华夏基金旗下产品业绩一步一步做出来的。”阳琨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