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冯彪
供给侧的结构调整已成为改革共识。其中,清理过剩产能、淘汰僵尸企业是重要内容,而企业意愿、政府决心都将影响“战役”的成败。
当前,我国的僵尸企业有哪些新情况,清理难点在哪里,有哪些经验性做法?《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主任郝玉峰。
让市场化破产成为常态
NBD:您认为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被称为“僵尸企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为什么需要清理“僵尸企业”?
郝玉峰:我们一般将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但又不能及时退出市场的企业称为“僵尸企业”。如果没有金融“输血”和政府扶持,它们很难独立在市场上生存。但不能只凭短期亏损来界定,还要看企业是否能形成有效供给。
“僵尸企业”难以形成有效供给,反而占据了大量信贷资源,有限的资源不能流向优质企业,形成资源错配,影响经济效率。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腾笼换鸟”,为优质企业留下发展空间和资源。
NBD:为什么会存在“僵尸企业”?这是否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郝玉峰:“僵尸企业”大量存在,是因为市场机制和企业退出机制不健全,优胜劣汰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现阶段“僵尸企业”的存在是与部分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深化改革,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让市场化破产成为常态。“十三五”期间,这方面要取得突破性进展。
NBD:目前这些企业出现了哪些新情况?处置“僵尸企业”有哪些手段?
郝玉峰:我国的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矿产、石化等领域,这些行业国有企业不在少数,国有资本配置较多,所以清理时需要与国企改革联系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原来“僵尸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现在有向大企业扩展的趋势。存在的问题、处理的难度、产生的影响比以往要大很多。处置“僵尸企业”主要是破产退出市场或被优质企业兼并。目前这两种途径都不通畅。
治理过程仍有“中梗阻”
NBD:从政府角度看,清理“僵尸企业”面临哪些“中梗阻”?
郝玉峰:对政府来说可能存在“不情愿”和“太担心”的心理。不情愿是因为我国主要是生产型税制。无论企业盈利水平如何,只要开工生产就会有税收,所以地方政府主动让亏损企业退出的动力不足。即使不退出,而是被兼并重组,也存在该企业的产值计算问题,特别是跨区域的兼并会影响地方政府政绩。
“太担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担心造成失业,二是因为现在企业融资牵扯的面都比较大,地方政府担心产生连环风险。现在企业互联互保是一种普遍现象,众多企业都处在连环担保链上。一个企业破产,可能会连累其他企业,处理起来要有系统的谋划和解决方案。
NBD:从企业角度看,他们的兼并重组意愿如何?
郝玉峰:兼并重组的目的是扩大再生产,现在本应是一个企业重组的机会,但是目前经济下行还在持续,企业预计经济寒冬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如果整个市场需求没有转好,企业就没有为了扩大生产而兼并重组的动力。当然,也有些企业选择坚持,不愿退出,等待经济好转。
另外,现在央企兼并地方国企以及国企兼并民营企业相对容易,但是反向兼并就不那么简单了。如何公平地对待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NBD:您对治理“僵尸企业”有哪些建议?
郝玉峰:现在一些政府管理者表态要分类处理,我认为很有必要。一方面要破除兼并重组中的障碍。另外,对特困企业要进一步甄别。对于一些出现暂时困难、还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可以定向扶持,例如剥离亏损业务,留下优质业务。兼并重组也可以采取一些过渡做法,例如鼓励优势企业托管、租赁困难企业等。
精彩观点
“僵尸企业”大量存在,是因为市场机制和企业退出机制不健全,优胜劣汰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现在央企兼并地方国企以及国企兼并民营企业相对容易,但是反向兼并就不那么简单了。如何公平地对待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需要认真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