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原 ○编辑 陈羽
向来风云变幻的交易所近来传闻不断。
两个传闻沸沸扬扬
先是闹得轰轰烈烈的“中港事件”,即沈阳中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如果你不记得这家2014年1月成立、2015年6月开业运营的交易所,也一定听过那个“只涨不跌”、“中签率100%”的交易所。
开业不到半年便遭遇维权,网络疯传的《传沈阳中港涉嫌金融诈骗 邮币卡市场监管匮乏》中,投资人所说诈骗主要涉及几个方面:
第一,中港成立的依据是沈阳市人民政府2014年业务会议纪要第70号文件《关于研究解决中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项目建设中所遇问题的会议纪要》,开业运营的依据是法库县人民政府的批文,而非按规定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自开业以来,中港以每2天就上市一批新品的速度发行产品,投资人怀疑如果严格按照“申请托管、质量鉴定再到清点入库与上市发行”的程序,如此庞大的工作量,中港是否能保证质量?特别是在茶叶方面,从10月中旬开始到月底,就有75个新茶上市,平均每2天有10支发行,“10亿以上的盘子,托管、入库、清点、质量鉴定再到分类上市,这个过程半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
第三,投资人质疑中港发行上市的邮票中,如“山东民居”、“八十七神仙卷”等涉嫌自己坐庄,且通过对敲提高日交易量,以此来吸引散户接盘。且对自己操控的9只票出台“只涨不跌”并指定目标价的政策,“一个月的时间,诱导大量散户进去接盘,可实际只涨了三天,第四天开始,4只邮票几乎在同一时间全部放量从涨5%打到跌0%位置,从此横盘已经二个多月,庄家顺利出货,所有接货散户一直被关到现在,不能买卖,无法交易。”
第四,中港曾多次任意发布公告,且内容出尔反尔。比如,其多次公告说明,新票上市跌破发行价,交易市场一律按首日开盘指导价回购。现实中,除了首批发行的大茶叶在维权压力下回购了之外,其余那么多茶叶跌破发行价多日,都没有回购,导致投资人损失惨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港事件还在持续发酵,另一边传来全国各地文交所的大合作方农业银行(601288,股吧),要对没有经营资质(未获得批文)的交易所取消托管,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文交所的合作大户,目前市面上的文交所,三分之一的委托行中有农行。如若关闭银行客户端,届时投资者将不能正常出入金。
交易所资质是关键
文交所向来是舆论重地,一是因为文交所向来出其不意的交易方式,二是因为在缺乏统一监管中风雨飘摇的文交所,自身的抗压能力较弱。
尽管是传闻,中港事件也好,农行事件也罢,却既非空穴来风,又非毫无关联。
据了解,目前交易所涉及的批文,也就是文交所的资质问题,主要涉及几大类,一是得到国家“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批准,这属于国家级资质;二是得到省金融办等金融管理机构批准,由上述会议备案,属于省级资质。除此之外则是地市一级金融办批准,这一类批文则很难获得上述会议的背书。还有另外两类,一是省级文化管理部门批准,二是省级工商管理部门批准。
业内普遍达成共识的是,如果将来对市场进行整顿,国家所认的资质恐怕更主要在于国家“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和省金融办这两级机构,只有他们才真正具备批准金融交易机构的资格。
中港是2014年由沈阳市政府批准成立,具备经营资质,公开信息并无显示其省级批文。对于投资人提到的涉嫌自己做庄,我们不得而知,中港负责人始终联系不上。但记者曾在早期的多篇报道中提过,中港某票一时换手率高达300%,对敲痕迹明显,也曾写过中港“涨10跌0”的奇葩公告(可关注“上证艺术资产”微信公众号)。
不得不再次提醒投资者的是,近期新开的“山东恒利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邮币卡交易中心”,工商登记信息显示今年8月12日完成过变更,将法定代表人由原孔宪军变更为现韩菲(与中港三大股东之一韩菲为同一名字),经营范围新增邮币卡、工艺美术品、收藏类红白酒及贵金属四大类。
而传闻中农行要撤出文交所合作的消息也是源自于此。从中港官网公告和农行方面可见,目前农行的确有所取消托管,但取消的仅仅是中港一家,中港方面显示目前由平安银行(000001,股吧)代替取消的农行,与此同时,最近传闻中屡屡被黑的中国艺交所邮币卡交易中心从侧面辟谣:中艺官方发出“中国艺交所与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全面深入合作”的图和文。
传闻所指皆因监管缺失?
传闻虽然不可不听,但也不能尽信。
一方面,传闻所指说到底,皆为邮币卡电子盘市场缺乏监管责任主体,法规建设滞后,才让一些交易所上利用监管漏洞,利用邮币卡电子盘交易制度的不完善,谋诈取钱财,最终也仅因为出现社会群体事件而悻然逃场。
另一方面,除了呼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尽早出台方案,也不得不呼吁被虚假行情和过分承诺冲昏头的投资者们:无论是以天津文交所为首的上一波文交所行情,还是以邮币卡电子盘为主的当下,投资者不能再不清醒面对,并非全盘否定,但投资人至少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教训。
首先,任何一家以投资有风险之名,行金融诈骗之实的交易所固然有错,但有句老话不错,投资的确有风险。实际上掌握主动权的投资人在选择之前必须再三谨慎,对交易所资质的考量一定是投资的基础。
其次,只有基础性常识和理性分析,才能避免在面对交易所花言巧语般夸大其词的高回报承诺面前,不心存侥幸,毕竟没有看得见的便宜。
而且,在前期对交易所的考量观察,或者在一再的交易过程中,应警惕对规则朝令夕改,内容出尔反尔的交易所。
总之,投资人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应做足前期考察,谨慎对待,而不是在天上掉的馅饼落空以后,才反过来质疑。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http://finance.ce.cn/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