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基金商小虎:情绪修复后 新牛市更健康
近期市场震荡起伏,融通基金投资总监商小虎表示,本轮调整是对前期快速加杠杆导致的疯牛行情的一次修正。随着市场逐渐恢复正常的交易功能,紧急状态下的政策逐渐淡出,未来将逐步探明市场底部,在市场充分换手后,有利于未来行情的开展。
展望未来,商小虎认为需要注意三点:第一,市场流动性仍然保持宽裕,大类资产配置提升权益资产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量化宽松政策仍将维持一定时间,加杠杆行为将会得到规范,有利于市场的中长期稳定发展。
第二,对于改革和创新红利的预期仍然乐观。过去投资驱动的粗放式增长掩盖了大量产业低效率的环节,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制度改革红利和技术创新空间。行业管制的放松、行业壁垒的打破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而传统产业的大量过剩产能也为“破坏性创新”提供了有利环境。当前尽管经济增速处于降台阶的过程,但这是经济体由投资型向消费型转变的必然结果,GDP构成内容的不断升级为产业优化、企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一点是市场所忽略的。
第三,移动互联技术革命引发的跨界竞争商业模式影响深远。企业创新的核心从过往的产品(服务)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企业未来最宝贵的资产可能将是大数据,未来跨界竞争带来的优胜劣汰将提高产业结构的竞争能力,也为弯道超车赶超全球先进国家带来机遇。
“未来市场经过充分换手和情绪修复之后,将迎来新一轮的健康牛市。”商小虎表示,未来包括国企改革、竞争格局改善的一部分周期性行业、受益于产业升级和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新兴产业是较为看好的方向。
(责任编辑:康博)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