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二代”管住后端:有多大资本做多大投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偿二代”监管体系能够以更加细化的标准计量风险,赋予保险资金运用以更大的灵活性。同时,“偿二代”也从负债一端对保险公司产生约束,其核心要素在于,保险公司有多大的风险资本,再做多大的风险投资。而在2015年,股权投资和境外投资业务两大领域或产生全新的格局,值得险企关注。
刚刚过去的2014年,我国保险业收获了巨大的改革红利——以国家顶层设计发布的保险“新国十条”。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一系列在2014年相继发布的为投资“松绑”的制度设计,从保险资金获准投资创业板、优先股、创业投资基金等,到近日“保险系”首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正式获批,一系列动作表明,保险资金运用在真正意义上“放开了前端”。
既然“放开了前端”,那如何“管得住后端”?近日,以风险为导向、兼顾价值原则的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其主干技术标准共计17项规则已经保监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在业界看来,新规则能够更科学、更准确地计量和防范各类风险,让保险资金能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自主投资。
核心区别:更准确地量化风险
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打破边界、产品趋同、相互参股、跨界投资的“大资管”背景下,业界普遍关心,“偿二代”标准体系出炉,会令保险业资产管理的重点产生哪些方面的变化?
“与"偿一代"相比,"偿二代"最核心的变化在于对市场风险进行了细化和量化,比如市场风险、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保险业务的负债风险等,同时对保险公司自身的资本补充机制进行了细化,如原股东资本金、次级债补充都可以直接进入到资本金账户当中。”在1月17日举办的第12届中国财经风云榜保险论坛上,某寿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对记者如是称。
正如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此前公开表示,“偿二代”结束了“偿一代”标准体系下过于粗放、资本冗余的问题,以便更准确地识别风险差异,进而提高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
按照现行的监管标准,依据保险公司的保费规模、赔款或准备金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其资本要求,看不出业务结构、承保质量、理赔及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也难以区分公司优劣。“偿二代”标准体系则针对不同的业务、产品、资产配置风险大小来确定资本要求,从而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与其资本要求直接挂钩,从根本上建立起能够识别公司优劣、差异化的监管机制。
核心要素:资本溢额对应风险资产
根据相关测算,在新标准体系下,产险业大约可以释放500亿元的资本余额,寿险业也将释放5000亿元的资本余额。
“"偿二代"从负债一端对保险公司产生约束,其核心要素在于,保险公司有多大的风险资本,再做多大的风险投资;有多少资本溢额,再投资多少风险资产,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前述寿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称,以高风险博取的投资收益,应当进行额外的收益率补偿。
在该负责人看来,新监管规则对各类资产进行了风险量化,并引入不同的风险因子,对保险公司产生的最直接影响,是从原来投资最主要考虑收益率问题,转变为现在需要同时考量收益率占用多少公司资本金,即在此前提之下取得投资收益的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在“偿二代”标准下,未来保险公司资本金将变得愈发稀缺,很多资产管理业务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除了单纯满足保险公司推出资产管理收益性产品以外,还将引导保险公司释放风险资本。
聚焦2015:股权投资与境外投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既然“偿二代”监管体系能够以更加细化的标准来计量风险,赋予保险资金运用以更大的灵活性,那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2015年,还有哪些投资机会值得期待?
“就2015年的投资业务而言,各保险公司负债、资本金情况大同小异,我认为两大领域值得险企关注,首先在我国新经济常态下,传统投融资模式可能需要全新的格局和改变,其次是境外投资业务还没有达到分散风险的要求。”前述寿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表示。
针对传统投融资模式可能产生的变化,该负责人认为,应当从简单的债务性融资模式转变为更加多元地使用股权投资工具,以中国人寿2014年设计的“股权+债权”模式的苏州产业基金为例,既借鉴了股权方式,也顺应了保险公司对投资收益的确定性要求,引入回购机制,这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也具备战略性的支持意义。
“其次是境外投资业务,保险公司近一年来纷纷在境外开展形式不同的投资业务,其中最核心问题均是保险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兑价关系,在当前国内投资形势下,如果在国外获取的负债比国内配置的资产成本更低、收益更高,为什么不去海外进行投资?”该负责人称,境外投资占比刚刚达到1%左右的水平,还没有达到分散风险的要求,而监管上限是15%,仍然存在很大的运用空间。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对记者强调说,险企涉足境外投资,还需要做好法律知识储备、政治因素考量、公司治理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几方面的准备工作,其中核心要素仍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储备。
(责任编辑:魏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