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该反思认购创十年新低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募集总规模降至617亿份,而单只基金产品平均募集份额为6.71亿份,更是跌至近十年的新低。
二季度公募基金发行数量较一季度增加,但募集总规模继续下降,被业界称为基金发行呈现供大于需的失衡局面。其实,新基金发行数量增加而平均首募规模下降的现象,在近年基本成为常态。有统计表明,2013年前三季度新成立基金271只,超过2012年全年的260只,但平均首募规模为16.16亿份,同比下滑30.79%。
基金得不到增量资金的支持,又受累于赎回潮持续,导致迷你基金大幅增加。天相投顾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净值规模低于2亿元即普通基金成立门槛的有499只,占近三成;跌破5000万元警戒线的多达133只,比去年底的69只增多了近一倍。在众多迷你基金中,规模最小的10只基金年中净值不足1000万元。最小的迷你基金仅243.64万元,相当于“大户级”投资,其第一重仓股的持股市值只有10多万元。
新基金发行遇冷,被认为主要受累于股市行情欠佳。今年二季度,上证指数仅微涨0.74%,且振幅收窄,在1991.06点至2146.67点之间仅7.82%的狭窄空间内震荡。另外,高位回落后的创业板也只是反弹5.79%。股市缺乏明显赚钱效应,新基金的发行势必不受投资者待见。假如能够出现力度较大的快速反弹行情,市场人气得以提升,新基金的发行应该表现得更好。
不过,新基金单只平均认购规模创十年新低,未必单纯是市场因素造成的。二季度,股市带给基金的赚钱机会并非没有。基金二季报显示,受益于创业板及债券市场良好表现,基金二季度共盈利760亿元,一改一季度基金亏损657亿元的“愁容”。
新基金不热销,也反映出国内基金行业的信誉正面临严峻考验。去年以来,大数据系统成为“捕鼠利器”,令“硕鼠”无所遁形。监管部门抓到的“硕鼠”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单个老鼠仓案的违法交易金额动辄突破亿元。“行业老大”华夏基金卷入老鼠仓案调查,海富通5名原任或时任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窝案”,更是震惊了整个市场。
老鼠仓案接连发生,被认为间接导致基金经理离职明显增多。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91家可统计的基金公司中涉及54家基金公司共有105名基金经理离职,而2013年全年离职基金经理人数为136名。
基金经理变更对基金业绩有何影响?触目惊心的是,昔日由“公募基金一哥”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基金,虽有成立以来净值累计增长超10倍的历史辉煌,但如今已沦落为“倒数第一”。该基金上半年净值下跌16.49%,列184只偏股型基金倒数第一。
基金业如此“折腾”,影响到投资者对基金的信心。基金作为一种专家代客理财的产品,行业发展首先建立在投资者信任的基础上。如果投资者对基金的信任度不高,或基金信誉处于负面事件冲击的高峰期,即便股市行情再好或抄底价值再大,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热情也会大打折扣。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最迷你基金是一只投资美国市场等的QDII。该基金成立于5月下旬,最新单位净值增加5%以上。在美股频创历史新高的市场中,这只QDII居然成为最迷你基金,既暴露营销能力不足,也表明投资者对基金业的信任度有待提高。
基金行业的冷暖一定程度上“靠天吃饭”。近期A股市场有所回暖,若反弹行情能够持续,市场有望变得有利于新产品发行。可对基金来说,要想真正摆脱“认购创十年新低”的阴影,须从重塑行业信誉的基础做起。否则,投资者对基金“想说爱你不容易”。
(责任编辑:李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