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众筹”成新玩法 变相集资风险需警惕
设定具体项目、规定具体期限、募集定额资金……众筹这一互联网融资“舶来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参与其中。业内人士指出,持续做大的众筹蛋糕所带来的集资风险值得关注,建议投资者对承诺资金收益、回报率颇高的众筹项目保持警惕,避免财产损失。
网上逐渐流行“众筹”
和单纯募资不同,众筹更多的是定向营销
众筹被定义为通过互联网发布项目并募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在众筹平台“众筹网”上,众筹项目被划分为科技、艺术、音乐等不同门类,募资总额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发布项目必须遵守平台的各项规则:在设定天数内,达到或超过目标金额,项目即成功,发起人可获得资金;项目完成后,网友将得到发起人预先承诺的产品或服务,如果筹资失败,已获资金将全部退还。在一则韩国影视明星见面会的项目中,发起者的募资目标是30万元人民币,对项目感兴趣的支持者可以通过支付1680元,获得该项活动的入场资格。“通过众筹可将购买者的需求和资金预先集纳,项目发起者进而有目的地进行产品研发或活动策划。”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说。
在众筹模式的链条中,发起者负责项目的设计、推进和成果展现,支持者给予项目资金支持,众筹平台负责监管,保证支持者资金得到回报,抑或项目失败后的全额退款。“比如,一些想举办巡回演出的演艺团队无法拿捏市场风险,通过众筹网站发布自己的演出计划,如果支持者众多、支持资金足够,就能‘有的放矢’。”丁肇勇说。专家认为,和单纯的募资不同,众筹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针对特定消费者的定向营销。
类似私人定制式团购
但股权众筹、筹资众筹等似乎游走在法律边缘
“众筹可被理解为一种可以‘私人订制’的‘团购’。”经常参与关注众筹项目、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的熊图说。在不少人看来,众筹参与者可以通过资金换取实物或者服务。
然而,随着“玩法”不断创新,股权众筹等特定集资项目的不断涌现让人“摸不着头脑”:众筹到底是购买行为还是投资行为?持续增长的众筹资金池也让许多专家开始担忧一些众筹项目是否涉及非法集资。2013年,国内众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在名为“原始会”的股权众筹平台上,数千万元的项目不难见到,一个“移动互联网互动式视频运营平台”的项目在说明中表示,拟筹资3000万元出让两成股权。丁肇勇认为,和普通众筹项目不同,股权众筹等集资项目涉及权益让渡、资金收益、本金保障等复杂问题。购买者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是股权,这种股权按照约定可能会带来一定收益,这已经脱离了具体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我国《证券法》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目前中国的众筹还处在发展初期。”丁肇勇说,“赢得支持者信任,保证支持者资金安全,防范非法集资风险仍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一些专家看来,股权众筹、筹资众筹等项目似乎正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地带”。
众筹风险值得警惕
很难保证项目绝对安全,无法对其进行信用背书
“按照最初的定义来看,众筹项目不涉及资金的收益保证和投资行为,只是单纯买卖行为。”丁肇勇说,然而,披着众筹外衣的集资项目让他颇为担心。
而且,众筹项目从商品买卖到投资投机的演变蕴含着巨大风险。有专家指出,如果投资者出钱买的是可以获得收益的股份而不是具体商品,就意味着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无法得到保证,如果发起人携款跑路,损失很难收回。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政表示,这种打法律擦边球的变相融资形式容易让不法分子为非法集资披上看似合法的众筹外衣。
北京亿群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经理高朝新认为,众筹平台对发布的项目可以起到一定监管作用,但是很难保证项目的绝对安全,无法对其进行信用背书。
在不少专家看来,用不多的金额购买众筹项目的“玩票”未尝不可,一旦项目涉及金额较大、许诺各种收益、没有实物买卖发生,购买者就应当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蒋诗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