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基金公司盈利猛增 行业拐点显现
截至今日,已有21家基金公司2013年收入和利润情况曝光。数据显示,不仅大型基金和银行系基金公司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一些小公司和新公司营收也有所增长,基金业盈利拐点已经显现。
多家公司盈利猛增
中信证券上周在年报中披露,华夏基金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30.47亿元,净利润9.71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22.01%和61.08%。这是华夏基金自2009年以来连续4年利润下滑之后收入和利润首次出现双增长。受股市下跌和权益类基金规模缩水影响,华夏基金的净利润在2008年创出12.24亿元历史新高之后便不断下滑,2009年到2012年分别下滑至11.08亿元、10.06亿元、6.67亿元和6.03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华夏基金去年利润增幅远超收入,显示出这一行业龙头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更标志着基金行业盈利拐点已出现。
除华夏基金之外,工银瑞信、中银、银华、富国、招商等大型基金公司也都在去年出现收入和利润双增长,作为银行系龙头的工银瑞信和中银基金去年净利润分别达3.18亿和2.8亿元,同比分别劲增61.42%和56.42%,增速和华夏基金相当;银华、富国和招商基金的净利润也分别增长22.24%、7.45%和18.37%。
此外,不少中小基金公司也出现惊人的收入或利润剧增。农银汇理和民生加银两家银行系基金去年净利润分别增长1.86倍和3.04倍,而2012年盈利基数较低的东方基金去年利润增长率达到6.18倍,光大保德信、国海富兰克林、东吴等居于行业中游的基金公司,去年盈利也都显著增长。
部分公司虽然去年没有实现盈利,但收入也有大幅增长,如财通、浦银安盛、天弘、国金通用等。
三驾马车
拉出盈利拐点
综合各家公司情况看,部分公司公募业务迅速增长、专户业务规模暴增以及子公司业务突飞猛进,都是拉动基金公司盈利增长的引擎。其中,非公募业务是主要的收入增长来源。
受制于市场,公募基金整体规模在去年并没有明显增加,但渠道、品牌、业绩领先的大公司仍在公募业务规模上实现了有效增长,华夏基金去年公募规模便增加了近百亿元。对于更多的基金公司,非公募业务规模的大幅增长成为利润回升的主要原因。以专户业务发展突出的财通基金为例,在财通基金总收入中,来自非公募业务的收入占比高达九成。
招商基金的非公募业务收入占比也在不断走高。而东吴基金的公募业务在去年出现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但凭借子公司的迅速扩张,东吴基金去年总体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了21.48%和38.73%。
记者获悉,像信达澳银、平安大华、万家、金元惠理、招商等基金公司的子公司去年都大幅盈利,一些甚至远超母公司。在公募业务受基础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的情况下,专户和子公司业务仍将是未来拉动基金公司盈利的两大来源。
部分公司
盈利继续下滑
不过,由于基础市场的低迷,部分老牌基金公司依然没能走出盈利下滑的阴影,包括大成、长盛、海富通和金鹰在内的成立时间在10年以上的基金公司,均是如此。
去年大成基金净利润下滑16.69%至2.33亿元,长盛和海富通则出现收入和利润双降,长盛基金收入和利润分别下滑5.42%和15.54%,海富通下滑幅度更大,去年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12.76%和21.57%,金鹰基金则在收入小幅增长6.96%的情况下,亏损扩大5.94倍至3866万元。
业绩总体不佳、公募规模大幅缩水似乎是这些老牌基金公司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大成和海富通基金去年规模分别缩水152亿和106亿元,但长盛基金规模增长了38亿元,金鹰基金公募业务也出现明显缩水。
(葛天)
(责任编辑: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