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嘉实多元化:始于远见 贵在坚持

2014年03月25日 08:22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在“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的号角声中,基金行业开始了从单一的公募机构向综合资产管理机构的转型。然而转型的方向如何判断,转型的路径如何构架,种种问题依然横亘于前;而嘉实基金的战略布局,或许可为行业的转型思路提供“顶层设计”层面的借鉴。

  几乎是早于行业两年的时间,嘉实基金就已着手改变公司整体业务布局,在传统国内证券市场投资的业务基础之上,延展出“在岸金融”和“离岸金融”两个金融服务平台,并成立了嘉实国际、嘉实财富、嘉实资本三家全资子公司。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即不同事物碰撞才能生发出新的模式。

  在嘉实基金成立十五周年之际,多元化正引领嘉实逐渐向强大的财富管理机构这一目标迈进,以实现在更广阔的领域、更长久的岁月能够为投资者创造回报的理想。

  缘起:为未来做投资

  在嘉实15年的发展历程中,战略从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从2000年起,嘉实每年举行战略会,围绕未来三年的业务定位制定战略规划,通过充分讨论以形成共识。对于嘉实而言,战略就是选择,而战略的萌生往往源于一个“想法”。

  早在十几年前,嘉实总经理赵学军在观察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时发现,从2000年开始,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增长减速的日本经济已养不活本国的老人,他们开始买巴西债、拉美债,通过新兴市场的高速增长解决日本养老问题。

  日本的养老现状对当时的他触动很深——中国有一天会进入老龄化社会,仅靠政府是很难解决庞大的养老负担。

  “中国基金业应该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成为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主力军,为国人过上体面的退休生活做出贡献。而要想担负起这一重任,中国必须有能参与国际竞争的资产管理公司,并能够帮助国内投资者进行全球资产配置。”追本朔源,赵学军的这个“想法”正是嘉实“强化零售、机构和海外三个业务平台,坚持高绩效国际化”战略的发端。

  在基金业,非公募业务一直是基金公司业务中相对神秘而低调的一块。一方面是没有公募基金公开化的排名,另一方面因为该业务往往边际利润比较低,不少公司在业务拓展上难以为继。

  2005年,嘉实首批获得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正式肩负起为企业职工养老尽一份力量的责任。同一年,嘉实与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完成合资,嘉实将其成熟市场上先进的养老金投资管理技术,与自身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解融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的养老金投资管理服务。

  养老金业务依赖长时期和大规模的累计资产管理方可持续。这就要求其中的参与者不仅要具备决心、恒心、实力,更要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微利或无利的条件下持续提高自身能力,持续提供给客户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因此,并非所有公司都有能力或意愿在这个发展初期业务盈利微薄的领域坚持下来,这个过程中不乏年金服务提供商逐步退出市场的案例。

  “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员和资金成本投入,而且短时期内是不会看到太明显的效果。但我们应认识到,我们并不是为现在准备的,而是为未来在做投资。”嘉实总经理赵学军坦言。

  尽管压力重重,嘉实坚定的选择了留在养老金市场。经过多年的耕耘积累,从前台的市场团队到产品开发团队,从专设的机构投资团队到后台的年金基金会计和运营团队,嘉实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专业化年金服务队伍。目前,嘉实已被200余家企业选定为投资管理人,为超过800万职工提供企业年金服务,已投资运作规模数百亿元。

  “企业年金等养老金性质的基金具有长期资金性质,对于市场波动较不敏感,一旦形成规模,可成为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和收入的“稳定器”,一位业内人士评价。

  截止2013年末,嘉实资产管理总规模超过3500亿元,其国内非公募(社保、年金、专户等)资产管理规模在89家基金公司中位居首位。

  战略起于远见,更贵在坚持。

  希望中国能够涌现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产管理公司,是嘉实为未来所做的另一项“投资”。

  事实上,自2008年首批基金公司获准在香港成立海外子公司以来,国内基金公司在拓展海外市场时比想象中更困难。在国际化道路上,嘉实也并非一帆风顺,连续三年的负利经营,基金子公司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且国际知名度不够等,都是横亘眼前的困境。

  “战略就如同钻木取火,在两块木头摩擦的时候需要的是坚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产生火花,燃成熊熊之火。“抱着这样的信念,五年来,嘉实在国际化之路上砥砺前行。

  发轫:国际化之路在延伸

  2013年11月6日,打开电视的美国人,第一次在其最知名的财经频道CNBC的节目中,看见一只中国基金的名字——“dbX-trackers嘉实沪深300中国A股基金”。这是美国市场上第一只直接投资于中国A股的实物ETF,也是第一只在美国上市的RQFII产品。

  该基金在美国上市后近一周,一只类似的投资A股的ETF在卢森堡获批,又成为欧洲的首只RQFII。这两只产品均由嘉实香港子公司嘉实国际与德意志财富与管理合作发行。嘉实国际的CEO蔡秉华感叹道“打响了美国和欧洲市场,嘉实国际投资中国市场的品牌在国际上算是基本建立。”

  而这只是嘉实基金国际化之路的一个驿站。

  回首国际化战略之初,尽管嘉实国际成立的前三年没有盈利,嘉实亦倾注足够的时间与成本,建立子公司在海外市场上的长期业绩记录。2011年初,由亚洲权威的资产管理行业杂志《亚洲资产管理》举办的年度“资产管理行业最佳成就奖”评选中,嘉实基金及其香港全资子公司嘉实国际,共同荣获五项国际大奖。嘉实基金被《亚洲资产管理》授予“年度最佳合资基金公司”和“年度最佳ETF管理者”奖,总经理赵学军荣膺“年度最佳CEO”,嘉实国际荣获香港地区资产管理行业“年度最佳离岸中国基金公司”奖项,旗下管理的基金DWSChinaEquityFund凭借其优异的5年期投资业绩表现,被评为“大中华区年度最佳股票型基金”。

  今天,当诸多海外投资者的视线被市场上最大的中国离岸债券基金“DWSInvestChinaBonds”的出色业绩所吸引,赫然发现它的基金管理人正是嘉实国际。不为外人所知的是,不到5年时间,嘉实国际除在香港以外,已获得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开展资产管理服务的相关资格或牌照;并按照成熟市场基金发行的惯例,完成了分别注册于香港、美国、及开曼群岛基金平台的搭建,为在这三个地区推出新产品做好了准备。

  截止2013年末,嘉实国际管理和咨询的资产规模已超过48亿美元,所服务的客户类型包括养老金、保险(放心保)公司、主权基金等机构客户以及零售客户,业务范围覆盖欧洲、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美国。

  在嘉实成立第15个年头,终于将“希望为投资于中国和亚洲市场的全球客户、以及有意投资于海外市场的中国投资者提供多种资产管理解决方案“的理想写成现实。

  远见,唯变所适

  事实上,嘉实的国际化之路只是嘉实多元化战略的一个侧面。

  面对持续壮大的财富管理市场和日益多元的投资者需求,嘉实基金正从单一的公募基金公司向综合财富管理型机构转型。在嘉实总经理赵学军心中,嘉实的版图将涵盖公私募,打通境内外,衔接产品端与客户端,兼顾服务高净值投资者与普通老百姓。

  《周易》有云,唯变所适。意在洞察变化并适时而动。

  “当我们面对一个更加多元化,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客户理财需求从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赵学军在一次主题演讲中表示,今天我们看到的客户需求的变化趋势,不仅从本土投资向全球投资转变,还包括从二级市场投资向上游投资转变,从资本增值型投资向收益获取型投资转变。

  客户有多元化的理财需求,就应出现能够创造多元化回报的公司,嘉实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优秀的公司。未来如果能将客户的多类别资产管理需求放到一个平台上完成,如同航母指挥与调动多个舰船协同作战,更能为客户创造回报最大化。

  除了从本土走向海外市场,2012年11月,嘉实首批获准成立境内子公司——嘉实资本,业务范畴从传统的二级市场投资拓展到“非上市股权、债权、收益权”。

  另一方面,为了缓解赵学军所提客户“供需匹配”,在产品端不断拓展延伸的同时,嘉实也在积极贴近客户端。例如2012年成立的嘉实投资者研究回报中心立足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而将满两周岁的嘉实财富则是针对高净值客户所创立的一个财富管理平台。

  “嘉实将视野投向更广泛的资管领域,就是希望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创造更多回报”。

  15年新起点,嘉实再出发。嘉实将秉承“远见着稳进”理念,继续以完善本土能力为基点,以奉献一流业绩为核心、以卓越的产品为导向,继续拓展海外发展机会,拓展资产管理类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的资产管理板块和服务更广大客户群的财富管理板块,从而能够有能力为广大投资者创造持续回报。

  —CIS—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嘉实多元化:始于远见 贵在坚持

2014-03-25 08:22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