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再掀重组并购潮
暂停IPO是导致其并购重组迅速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波三折的IPO,以及近700家的超长排队队伍,不仅让A 股投资者信心丧失,也让准备上市的企业备感压力。
绿地集团的重组购并金丰投资(600606,股吧),在A股市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不仅由于金丰投资在复盘后的连续涨停,还在于实力地产企业绕过IPO通过重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的做法。绿地上市是否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融资开闸?在IPO一波三折之下,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重组购并潮?
迄今为止最大重组
3月17日晚,停牌8个月之久的金丰投资发布公告,其拟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进行重组,注入绿地集团100%股权,预估值达655亿元。预案还披露了相关财务数据,截至2013年9月末,绿地集团总资产为3088.7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348.27亿元。
此次重组是A股迄今为止交易金额最大的一次重组并购,其规模及影响力均为本轮上海国资改革之最。绿地集团有关负责人称,公司一直按照计划推进上市进程,对上市成功后的发展也有一揽子计划,国内方面住宅和酒店都将注入A股和H股的平台。绿地此前已借壳盛高置地登陆港交所,此次借壳若进展顺利,绿地将在一年内实现“A +H”双平台资本运营。
3月18日,金丰投资复牌后,连续一字涨停。业内普遍乐观预期,即绿地成功上市后市值将跃居行业第二。
据统计,截至18日收盘,目前地产界市值排名第一的龙头股万科A收盘价为7.6元,总股本为110.15亿股,总市值约为837亿元。如果比较绿地集团目前100%股权655亿元的价值看,绿地相比万科在市值上还有近200亿元的差距,但市值已跃居行业第二。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媒体表示,若重组成功,国内地产形成万科、绿地、万达三足鼎立的格局,绿地这只“足”的实力将大大提升一个台阶。而绿地集团作为上海国资的核心资产,未来可能还会收入更多其他资产,形成地产业的航空母舰。
房企融资松动
不过,绿地借壳金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证监会或许已对房地产行业融资开闸。
在银行信贷收紧、美国QE退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房地产企业融资普遍困难且成本上升。在这个节点绿地上市获得进展,不得不令其他在证监会排队等“绿灯”的房企心生联想。
自2010年以来,证监会对房地产企业上市和重大资产重组方案,3年多来都处于“关闸”的状态。截至今年1月份,有31家已经上市的地产公司,向监管部门递交了增发意向或有关预案,但都没有获得实际进展。
“在这个时间点批复绿地上市,如果从政策方面来理解的话,很可能有一定导向性。”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郑宇洁分析,绿地借壳金丰投资上市,虽然还没有在A股再融资,但是资产重组已经放开。包括中投顾问在内的不少机构均分析认为,证监会在部分层面已经有所松动。
15个月内24家重组
绿地在房地产业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而如此“重量级公司”为何不是直接IPO,而是要绕道重组借壳?
一位分析人士认为,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底暂停IPO是导致其并购重组迅速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IPO虽然于今年初开闸,近50家企业已顺利上市,但也有奥赛康(300361,股吧)等个别企业因种种原因被临时暂缓发行。而因为补年报,重启之后的IPO再次处于暂停状态。一波三折的IPO,以及近700家的超长排队队伍,不仅让A 股投资者信心丧失,也让准备上市的企业备感压力。
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A股市场开始流行并购重组。2013年至今,A股市场共有241家上市公司完成或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占上市公司总数近一成。而在2011年及2012年,这一数字均未超过70家。这一波重组大潮,不仅进行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上升,而且交易金额也屡创新高,2014年几例重组的金额则更甚。若以交易总金额来比较,2011年曾超过2200亿元,2012年回落至1100亿元左右,而在2013年至今,剔除重组失败及停止实施等情况后,交易总金额仍已达5601.03亿元。
据统计,去年以来有多家上市公司进行巨额并购。2013年9月,中创信测(600485,股吧)(600485.SH)公布发行股份收购北京信威95.61%股份的方案。这一“蛇吞象式”的重组,促使中创信测在复牌后连续12个涨停。根据最新的评估报告,以2013年6月30日为基准日,北京信威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235.19亿元,其95.61%的股份于评估基准日对应的评估值为224.87亿元,最终交易各方协商确定的交易价格为224.87亿元。即使不考虑同时拟募集的40亿元配套资金,这次颇费周折的并购也将成为2008年以来交易金额前五名的巨额并购之一。
另外,浦发银行(600000,股吧)(600000.SH)已经发布公告称,与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受让上海信托控股权等事宜,预计此次收购金额也不会低。控股股东美的集团(000333.SZ)吸收美的电器整体上市,以及向大股东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一般都是交易金额较大的重组事件。若剔除此类事件,刚刚完成的海澜之家借壳凯诺科技(600398,股吧)(600398.SH)的交易规模也排名居前。据公司公告,海澜之家10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130亿元。
重组并购是PE暴富的另一途径
事实上,在2013年之后的重组中,重组方为曾经拟上市公司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这一途径,成为IPO受挫之后PE暴富的新渠道。
去年8月底,江南红箭(000519,股吧)增发以约40亿元购买的中南钻石股份有限公司,曾经便是一家拟IPO公司。而增值逾200%购入的中南钻石,与江南红箭为同一实际控制人。
自此之后,新大新材(300080,股吧)完成了对拟IPO公司易成新材的并购,易成新材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成为新大新材第一大股东;恒顺电气(300208,股吧)拟购买IPO失败的沧海重工100%股权;荣之联(002642,股吧)完成对原拟IPO公司车网互联的收购;凯诺科技借壳给IPO失败公司海澜之家;等等。当然,也有如成飞集成(002190,股吧)拟并购IPO被否公司同济同捷,但最终失败的案例。
一位投行人士认为,PE着急退出应该是很多拟IPO公司在上市前景不明的情况下,选择转向通过借壳上市方式退出的重要原因。
而对于很多上市公司对拟IPO公司的收购均存在较高溢价,一位投行人士认为,这主要是根据双方谈判能力确定的估值。实际上,相对于IPO,PE等股东在通过借壳上市方式获得的投资收益总体是偏低的。
因此,综合当前情况而言,在IPO没有实行注册制之前,A股的重组购并潮仍将延续。(理财周干 郭娴洁)
相关链接
房地产再融资松绑
房地产企业股权再融资有了最新进展。天保基建(000965,股吧)、中茵股份(600745,股吧)3月20日公告称,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通过。业内人士认为,这两家房企股权再融资获批反映出监管层重新开通了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正面、积极的信号。
(责任编辑:蒋柠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