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在线访谈
曹洪欣,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
肖伟,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文伟,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总经理
制作:财经部 主持人:孙世芳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两会之夜2016两会特别节目——中医药创新升级走向世界》。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肖伟,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总经理刘文伟,做客中经两会之夜,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自中医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中医药成为全球热词,在国内,中药相关的大事件一件接着一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对中医药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以及近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应该说中国中医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医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今天请几位专家围绕这一问题各抒己见。
下面有请曹委员谈一谈中医药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曹洪欣:中医药行业是我们国家几千年来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领域,几千年来,中医药不仅对中国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而且对世界医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药走向世界,尤其是去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更加引起世界对中药的关注。青蒿素是中药走向世界的第一个典型案例。诺贝尔奖获奖文字是这么写的,中国中药提取的青蒿素挽救几百万疟疾病患的生命,对世界有重大的贡献。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走向世界,从“十一五”中长期发展规划到“十二五”都设立专项支持。怎么样把握中药走向世界的切入点,以青蒿素为例,提取的成份非常清楚,它的作用机理也非常清楚,就很容易被世界认可。中药的优势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比如经过几代中医形成的有效经验药方,这些研究怎么样走向世界?这一点应该说近十年来,国家一方面推进中医药标准化,我们要有自己的话语权,比如说疾病的诊断上,我们推进中国中医药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1编码库的建设。第二,在推进中药部分标准走向欧盟、美国等,使中药得到国际的认可。比如一些企业牵头,比方说地奥心血康欧盟标准,比如说桂枝茯苓丸、丹参滴丸,康莱特,这些进入美国标准并完成二期临床的中成药,这些都使中药走向世界,稳步推进。
国家最近刚刚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明确提出,推进中医药海外发展,让中医药走向世界,把中药国际贸易作为重点。而且专项中提出,推进具有示范性的产品走向世界,在新时期,中药的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包括中药医疗服务已经是全方面发展,中美、中意、中德、中法、中奥战略合作框架都加大了中药与国际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使中药能够更好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特别是“一代一路”战略推进。一方面使中药走出去为人类健康服务,另外利用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各地发展经验,共同推进中药为人类健康服务。目前政策、资金、导向上国家思路非常明确。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了标准的问题,其实中医药走向世界也需要中国的标准,这方面您有什么想法?
曹洪欣:中医药走向世界主要面临三个壁垒。这三个壁垒是中国的制药行业,包括政府、高等院校以及企业,在与国外合作中必须面对和突破的。
第一,文化壁垒。所谓的文化壁垒,因为中医药凝聚中华优秀文化和人体生命现象的结合,所以中药治病和西药不完全一样,比如多成分、多靶点,作用部位比较广泛,和西药单靶点对抗治疗完全不一样,中药走向世界,单方、复方都面临文化的认可。
第二,技术壁垒。中药不是单纯拿来一个植物就说是药材,就可以当成中药,中药炮制是中国独有的技术,炮制技术如何适应现代技术,另外如何有效引入最先进的技术提高制药的水平,也是一个难点。
第三,医疗服务中传承和弘扬的壁垒。我体会最深的是中药走向世界,一方面是能够治人治病,另外可以把中华优秀文化带出去,而文化在交融过程中怎么样占主导权,这就涉及刚才说的制定标准。
中药需要马上启动标准化行动,另外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中药行业专项和重大项目中也研制了标准。我们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要适应当地的标准,比如适应欧美的标准,适应澳大利亚的标准,我们要尊重西方的文化,突破这些技术的壁垒,我们考虑到世界的需求,考虑对世界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主持人:我们刚刚颁布了《规划纲要》,明确提到2020年中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占3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肖总作为中药企业的领导人,您对纲要目标完成有没有信心?
肖伟:通过这几年党和政府对中医药的扶持、弘扬,中药企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过往多年中,中药企业增长速度和发展递增速度一直是最快的,虽然最近在医改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果有好的环境,就像刚才曹委员所讲的,在标准化战略上能提升一步,如果中药技术、制造水平等各个方面再上一个台阶,中药在临床当中的疗效进一步得到确认,我相信中药应该达到占整个医药工业总产值30%,成为我们国民经济的支柱,还是完全有可能,而且我很乐观。
主持人:您的企业这几年增长是什么比例?
肖伟:我们企业是国有中药企业改制过来的,现在通过这么多年发展,以创新中药为主体,也是国内A股上市公司,产值销售也是在中药工业企业中排在前几位,创新能力也在前几位。这么多年发展一直是快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平均增速。
中药作为产业,作为工业产业发展,还是离不开工业产业本身的属性。一是必须要创新。创新这一点是企业能够得以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二是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在倡导中药标准,关键是企业要有积极性,国家倡导是一方面,建立标准以后,对中药突破知识壁垒、技术壁垒,走向国际有推动作用。
中药标准制定比较复杂,光是靠定几个指标考虑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很多传统的中药品种的标准设定,因为涉及到历史渊源,是靠几个指标来定,所以还有很多的偏颇性,在国际认同方面有欠缺。我们企业从原料再到生产过程,最后再到成品,定的是动态化过程中的标准,化学讲的一致性评价,我们叫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上从动态、静态两方面完善标准。
我们有一个品种治疗病毒性感染后引起的高热,这种东西和达菲相比较,临床上比达菲效果还好,达菲有一定抗药性,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刚才曹委员提到的,多成分对应多靶药。现在我们把国际先进的制药水平引进来,用科学方法解析何为多成分,何为多靶药?先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模拟后把技术引入中药里,把高新技术引入到中药来,就可以印证效果,然后进行预测,预测后再到动物实验,然后在到靶点上进一步论证,然后到人体当中论证。这样论证下来后就不是一个标准或几个成份标准控制,是一堆成份的控制,而且是一堆成份的动态控制。标准建设我们认为非常重要。
主持人:刚才曹委员提到我们国家历史上有很多名方名药,这些名方名药怎么在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创新呢?
肖伟:现在的问题在这儿,名方名药有很多品种已经变成成药,很多厂家都在生产,如何形成大家互相都认同的标准,同时标准还能一步步提升,不能是一下子提升,不然就变成只有一家厂家可以做到,这不是我们的目的,它是逐步提升逐步认证,这是完全可以做到,国家要给予支持。现在新中成药的研发,创新中成药的研发,我认为应该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形成。
刚才谈到标准国际化,例如原来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痛经,按照中医讲大类是活血化淤,但是西医是内分泌紊乱,我们抓了原发性的东西,让止痛效果显现出来,和西药止痛药不一样,但是3个月以后看我们药比他的好,美国人感觉非常有意思,感觉中药非常神奇。原来讲中药是一堆黑糊糊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科学性,现在我们可以解析科学性。你需要什么样的成份,我可以把里面的成份告诉你60%、70%。剩余的20%、30%成份没有不良反应,我可以验证给你看。这些成份要保持一致性,也就是国外所谓的生产过程中药品一致性评价文件,这些文件能不能完整,能不能一致,我要提供给你。我的成份是多少靶标对应多少成份,都能够解析。所以我认为中药这种情况下做,特别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等在重大新药创新研发上,对中药应该多给予一些帮助。
我认为,中药逐步进步发展,从小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前景是光明的。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中药的神奇。刘总肯定也有好多话讲,请你给大家分享一下。
刘文伟:听了曹司长和肖总的发言很受启发。我基本在国企,中医药走出去国际化也是中药人的梦,这些年总在想这个事情。在当今这种条件下,中药走出去更有必要,现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思,要加大和沿线国家的交流。在“一带一路”战车开出去的时候上面有中医药,这是很精彩的事情。
未来的大趋势,中国有了中医药,我们的大健康产业今后会很精彩,大健康产业在美国占的份额非常高,如果我们大健康产业运作得非常好,健康产业非常有前景。
这次我到会上重点带来两个提案,一是中药外化药引领中药国际化。二是建立中国国家中药博物馆,把这么好的文化借助平台很好的往外宣扬。现在我们还在做着。
外用药有几大优势:一、外用药的疗效很确切;二、很直观,干扰因素少;三、中药外用药领域是蓝海,在这里有巨大的比较优势。
主持人:是否说中医药外用药是可以率先实现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目标。
刘文伟:巨大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中医针灸方面,我们自觉不自觉的令中医针灸引领中医国际化,很多国家相信针灸,他对中医是没有感觉的,但是因为相信针灸,这对未来接受中医治疗便利得多。刚才曹委员讲了两点,一是技术,二是文化。中药外用药有比较优势,我们应该给予一些助推政策,因为它没对手。
主持人:你是不是也在做一些创新?
刘文伟:有一个世界创面联盟,我想借助联盟平台,做一些国际上的中药诊疗病例推广。想通过这个事把中药国际化进行助推。我做了一个中药博物馆的建议,我希望我国建立这样一个东西,把中药外用药一章在里面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今天三位的讲话让我有一点体会,三位身份都比较特殊,三重身份,既是两会的委员代表,又是学者,同时还是领导,还是企业家,刚才我们谈得比较深入。
肖伟:我感觉中医的国际化和中药的创新还是离不开一点,我们要做我们的优势领域,就是中药这块。化学药人家已经成为主要产业,同时也是最大的优势行业,在化学药、生物药这几年异军突起的情况下,比如抗生素领域中,中药目前处于相对比较弱势,无论是国际化,还是所谓中药的现代化和中成药的研发,一定要找我们的优势领域,优势领域才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最大根本。
我们为什么选桂枝茯苓到美国FDI注册,这种内分泌紊乱引起的妇科疾病,尤其是原发性痛经,每个女孩子吃止痛药,我们跟FDI汇报的时候,他就讲我非常希望你们这个药能尽快在美国上市。
主持人:我们中医药不但是造福中国人民,也是造福全人类。
肖伟:妇科分两个类型,一个是炎症性,细菌性感染西医是强项,咱们还真比不过人家,说中药提取的绿色抗生素马上能有效,咱们比不了。但是内分泌紊乱西医一点办法没有,这是我们的强项。骨科药当中痛症、骨质疏松,中药绝对是强项,还有心脑血管,尤其是脑卒中后遗症恢复期中药是强项。
曹洪欣:他们两个讲得非常好,肖总讲的是我们怎么样选择有效的中药,而且体现中医的确切疗效,利用现在的技术走向世界。刘委员在政协里,他倡导外用药怎么样走向世界。中医走向世界有三段,70、80年代美国尼克松总统觉得中国的针灸止痛、针灸麻醉很神奇,很快就把针灸引到世界,美国等发达国家认可针灸,80年代以针灸为主。
我最早接触美国人大概是1984年,当时说中医不知道,一说针灸就知道,他不知道还有中医中药,实际中医中药更是宝贵财富。9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医认识发生了变化,比方说针灸到中药,再到人才培养,再到科研合作。刚才我说了已经进入国家的发展战略,走向世界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包括青蒿素,我们没有想能挣多少钱,但是青蒿素解救非洲很多人的生命,这体现中医的包容、厚德、博大精深。刘委员呼吁外用药走出去,就是通过这个途径为其他国家人民的健康发挥我们的作用。世界上慢性病,以及慢性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都在寻求中药的有效办法。
主持人:刚才曹司长讲到中药服务于全人类的健康,你有什么想法?
刘文伟: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我觉得外用药会来得更快,我们国家有一批很好的外用药,现在讲弯道超车是很快的。
肖伟:这里有一个问题,作为药的认识和临床的认识是不一样,药的认识有质量标准支撑。我想呼吁一下中药的问题,我认为整个市场和社会要尊重中药,不能说无端猜测,甚至自己在不理解不了解的情况下,对中药加以边缘化,我认为这样是在摧残中药。现在有很多政策是有问题的。
第一,创新中药不给准生证,不让它进入市场。拿到一个新药以后,上市以后很难进医保,这样的情况下难度就很大。
主持人:现在进医保的有几个品牌?
肖伟:现在医保里的品种都是十年前的品种,这几年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证书的品种没有一个进医保,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还有什么积极性。
第二,招标过程当中,只要是中药无端要被砍15-20%的价格,包括创新药都要被这样砍价,没有道理。低价取药造成我们几个省失标。像湖南、安徽等省失标,这些省在招标过程中的政策对中药是不合理的。还有综合性医院中西药都有,这些医院只要砍品种,就先把中成药请出来。我认为中药这样下去会被边缘化,这对中药产业不是提升而是摧残。
曹洪欣:这是需要全世界关注的,中药产业从1995年240亿规模,以后的20年基本每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2014年行业规模7302亿,占制药工业的30%。2015年中药增长速度慢了下来,慢下来的原因就是刚才肖总说的,人为给你砍掉医保目录中的比例,人为忽视中药特色优势,人为限制你在医院的使用。
2020年制药工业中,中药要占30%,实际上就是中药要成为我们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要全社会给中药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待它,为健康中国做贡献。
主持人:刚才三位代表委员就中医药发展,怎么样弘扬中医药的传统文化,从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以及中医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发表了见解和观点。下面每位说一句话,你对中医药发展的希望或者说期盼。
曹洪欣:推进中药走向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发觉中药宝库的精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弘扬中药的特色优势,为健康中国,为人类健康贡献我们的力量。
肖伟:作为我们来讲,我们不遗余力解析中药科学性,这样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才能成为可能。
刘文伟:期待未来在世界的舞台上有中药人的声音,也期待着我们人类的健康因为中医药而更加精彩。
主持人: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只有不断传承创新才能进一步发展。祝愿在你们的努力下,人类的健康能够得福于中医药的发展,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