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在线访谈

 
刘嘉坤:建立高效生态农业实现脱贫
今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党委书记、九间棚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嘉坤做客“聚焦2016两会——中经在线访谈特别节目”... 详细>>
本期嘉宾
刘嘉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党委书记、九间棚集团公司董事长。
时间:3月11日  16:30

制作:财经部 主持人:郭枞枞

访谈精粹
刘嘉坤:农民返乡发展乡村旅游致富
刘嘉坤表示,目前我国农民返乡潮现象很明显,前几年农民打工是到开放的城市,到大企业,因为这些地方有赚钱的机会。但现在好多企业面临亏本,很多方面也在往规范方面发展,农民赚...
刘嘉坤:脱贫致富要从观念上转变
刘嘉坤表示,农村要想脱贫致富,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农村要跟上形式的发展,“不学新的知识,今天想的事明天干可能就不行了”。刘嘉坤以他种植的金银花举例称,现在新疆...
刘嘉坤:农业补贴要向生产绿色食品方面靠拢
刘嘉坤表示,我国的农业补贴方面一亩地补贴多少钱需要变一变,必须要向生产绿色食品方面补贴。有这方面的投入就有这方面的产出,这里还要政府有关部门建立问责制,建立跟踪监督制...
刘嘉坤:精准扶贫必须实实在在 用数据说话
刘嘉坤对精准扶贫的理解是,贫困地区把帽子拿掉就真的够格了吗?刘嘉坤表示,现在全国还没有摘掉贫困帽的地区,比摘掉帽子的日子过得还好,这就是不精准的结果。精准扶贫必须实实...
文字实录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经济网,欢迎收看2016两会特别节目,今天我们演播室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党委书记、九间棚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嘉坤先生,刘代表您好,欢迎您!

  刘嘉坤:你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您今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意见和建议?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刘嘉坤:我今天带了两个建议,第一,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精准扶贫。第二,关于农村老村官的待遇问题。

  主持人:都是农村发展的问题,今天和您聊聊生态农业和精准扶贫的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您作为基层代表常年投入田间地头,您怎么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刘嘉坤:前几年提出来农业升级,农业靠原来的办法不行了,必须要改革,于是从政府重视程度到农业管理体制,提出了流转土地等方面的改革。

  主持人:让产品更加提高质量。

  刘嘉坤:今年总理的讲话也是,我们必须要提高质量,这要排在前面。

  主持人:要符合消费者需求,同时要向您刚才说的发展生态农业,绿色环保的发展。

  刘嘉坤:对。

  主持人:对于目前的三农问题,您觉得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刘嘉坤: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现在国家提出来的对贫困地区扶贫要讲精准,我是从农村来的,目前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上,到具体的落实上,当然最终还要靠“村”这一级落实到位。

  主持人:您怎么理解精准扶贫,怎么样才叫做精准扶贫呢?

  刘嘉坤:精准扶贫我理解的是贫困地区把帽子拿掉就真的够格了吗?现在全国还没有摘掉贫困帽的地区,比摘掉帽子的日子过得还好,这就是不精准的结果,所以提精准太对了。

  主持人:从哪些方面体现精准?

  刘嘉坤:确实精准扶贫的区域,县域、乡镇、村,一直到户,达到人均收入多少,必须实实在在,要用数据说话。

  主持人: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刘嘉坤:对。

  主持人:为国家贡献70%以上的800多个种粮大县中将近100多个是贫困县,为什么产粮大县成为贫困县,您觉得原因是什么?

  刘嘉坤:国家提出重视三农,如果单靠种粮食赚钱很难。一个是现在人工贵了。现在这些年农民尽量减少化肥农药,自己买肥料回来在土地上施肥,成本非常高,进口粮食价格比国内便宜,这是很重要的原因。要让种粮大县不仅仅脱贫,还能富裕起来。必须采取措施,最重要是优质生产,提高价格,我们要进行管理。这样种出来的粮食优质,人民身体就健康了,价格高一点也不要紧,这样农民就富起来。

  主持人:产品质量提升上去,自然就有需求,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利润也就上去了。

  刘嘉坤:对。

  主持人:您说带来的提案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什么是高效生态农业?

  刘嘉坤:原来一提到高效生态农业,有好多是用塑料大棚,塑料大棚高产、高效,但是不生态、不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就是必须把土地养肥,把土地养肥产出来的东西才是高效生态的,高效有产量又有质量。要从源头抓起,减少农药、化肥。最重要的是要把秸秆都变成肥料。不要收麦子的时候烧秸秆造成污染,还要再治理这方面污染,要让农民拿秸秆能卖钱。国家要大量扶持民营企业,他会把秸秆加工成肥料返到地里,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主持人:农业要给予一些补贴,补贴要补到哪?要怎么样精准补。

  刘嘉坤:一亩地补多少钱要变一变,必须要生产生产绿色食品方面补贴,主要向这方面补贴,有这方面的投入就有这方面的产出,这里还要政府有关部门建立问责制,建立跟踪监督制度,产出的东西必须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土地优质产出来的东西才是优质。再有认证优质食品的机构必须是农业部,不能让企业认证,企业认证不行,人民也不相信。

  主持人:出于企业某种利益可能还会造成垄断。

  刘嘉坤:必须是国家部门认证粮食是不是有机的。

  主持人:这样对消费者来说也很放心。您刚才说国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其实农村还要龙头企业带动,怎么样吸引企业投身到农村当中呢?

  刘嘉坤:农村龙头企业,有的是真正的带动农民,教农民种地,给农民种子,当然也卖给企业,以我个人的例子来说,比如金银花,从种植,再到和老百姓签订合同,最终研发药物产品的全产业链,我现在带动很多人做这个事。现在新疆喀什地区当地维族人民收入比较低,我进行了调研,最后我决定在新疆喀什地区帮助维族人种金银花,我保证回收,现在卖给他的苗子30%资金我先垫给他,我精准扶贫,国家培养了我这么多年,我也要做一点贡献。3年内我在新疆喀什地区带动100万人种金银花。

  主持人:您怎么兜底这里的风险呢?怎么能够让他们投资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回报呢?

  刘嘉坤:我派的技术员,我请教授长住那里,怎么种、怎么管理,到收的时候我们到地头上收。

  主持人: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培训一些知识的。

  刘嘉坤:要培训,我请会说普通话的维族干部来帮助,当然他们有些辞职了到我公司任职,他们非常有决心。

  主持人:对于整个农村脱贫致富问题上,思想观念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您认为呢?

  刘嘉坤: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常说要跟上形势的发展,比如说不学新的知识,今天想的事明天干可能就不行了。我现在找了很多研究生,我现在也办了电子商务公司,跟上形势发展,大家非常拥护。

  主持人:教育扶贫也要跟得上。

  刘嘉坤:教育扶贫、金融扶贫,金融扶贫给钱也不行,要换一种方式。我说了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政府给予补贴,这个办法很好。你直接给农户钱他都发挥不出最大的效益。

  主持人:我知道九间棚村因为地理环境比较恶劣,曾经也是必须贫困的地方,我们是怎么脱困,除了您刚才说的我们做了哪些事。

  刘嘉坤:我们村叫九间棚,在山东,很穷,大家出去外地打工就不回来,我当书记是八几年,很多人出去打工,剩下的人没有本事,不愿意走。我当团委书记的时候,老书记让我好好干活,我就记住了。我当村书记30几年,中间也去中国电力部做的农业项目当总经理,我干了一年,这些都不吸引我,我下决心要干好村里的工作。

  主持人:您在30多年村支部书记的过程中,您做了哪些事把村子建设好。

  刘嘉坤:我们村子里没有路,因为没有路我父亲得了病,又因为下了雨,第二天赶到医院,当时是急性阑尾炎,我16岁的时候他就去世了,当时我就下了决心,下定决心后我带着大家修路,现在去我们那个村子,我们村子100-200口人,我修了30公里路,这样就方便了。

  主持人:我知道咱们之前还有吃水难的困难,又怎么解决?

  刘嘉坤:村里现在最大的水池20万立方,我从别的山引水,围着山修了30里路。

  主持人:是发动村民自发的。

  刘嘉坤:农民自愿捐款,再有企业拿一点。

  主持人:旅游方面发展了什么?

  刘嘉坤:乡村旅游,老房子不让他们拆,前几年不让他们拆,老百姓很有意见,老百姓说我要在县城里盖房,我说不行,你盖了楼没有人住,我说你的房子来人以后,住一夜一百块钱,现在知道了。原来上县城办企业,房子2000块钱就被卖掉,现在村里房子是20万,他买的是文化。

  主持人:我们旅游方面主打文化?

  刘嘉坤:就是习总书记的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主持人:不离乡土也能发家致富,这才是农村发展非常好的途径。

  刘嘉坤:是的。

  主持人:就想您说的可能有很多农村人选择到外面打工,对于我们村子来说,在医疗保障方面有没有比较好的探索。

  刘嘉坤:这方面国家出台的政策很不错。我感觉医疗方面国家的政策很好,对于药品竞标竞价这个,老百姓吃上便宜的药不管用,药厂就赔本,他要生产好药,让老百姓用上治病的药。

  主持人:对于目前的返乡潮现象,您怎么看?

  刘嘉坤:这方面很明显,前几年打工是到开放的城市,到大企业,因为有机会赚钱。现在好多企业面临亏本,很多方面也在往规范方面发展,不允许的方面也多了,这是对的。他赚钱少了要回来,另外国家政策支持返乡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人,他打工也学了不少经验,他认为家乡有发展的地方,也有潜力,他看到了政策的引导。

  主持人:这也证明农村发展越来越好,所以更多的人想回到家乡。

  刘嘉坤:是的。

  主持人:您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知道您是自主创业,目前年轻人创业方面,您有没有比较好的建议和意见。

  刘嘉坤:我是从16岁当团支部书记,到改革开放前几年,我就骑自行车到浙江、江苏一代卖山楂,最远到南京卖山楂,为什么培养我当书记,我是我们村会赚钱的,连云港一带我经常去,一趟拉上100多斤山楂,能赚20元,赶上教师的一个月工资,我感觉很好。后来办企业,带着村民搞开发建设,办企业也走过很多弯路,因为自己本身文化低,管企业经营少,走了不少弯路。但我有一个理念,年轻的朋友创业,首先要研究我爱好什么,这件事不能调头,要坚持下去。就像总书记说的,坚持下去梦想就能成真。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主持人:给自己树立这样的精神,才能打好基础。非常感谢您做客我们演播室,也希望您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建议,更多消息请持续关注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