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对外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招股意向书》等公告,中国人保正式启动招股程序。公告显示,中国人保将采用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网下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询价配售和网上向符合资格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8亿股股票。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人保的回归填补了目前A股保险股中财险标的空白,也燃起了市场资金对保险股的热情。中国人保此次发行决定实施战略配售,也同样是出于对目前市场行情的综合考虑,将明显降低对二级市场资金的挤占效应。
计划发行不超过18亿A股 后续上市可期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人保的前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49年10月创立,是新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截至目前,中国人保已实现保险全产业链布局,成为综合性保险金融集团。
事实上,早在2003年,中国人保旗下非寿险公司—人保财险就已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大型国有金融企业海外上市“第一股”,首发融资规模54亿港元;2012年,中国人保在港交所实现整体上市,成为第一家整体上市的大型国有保险金融集团。
中国人保本次IPO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8亿股,而对于A股IPO估值,在2018年度中期业绩通报会中,中国人保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是显著被低估的,对回归A股后市值较有信心。
财险保费稳居行业第一
中国人保此前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8年1-6月,公司实现合并净利润143.48亿元,同比增长1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0.45亿元,同比增长1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达到244%和320%。
截至2018年6月底,中国人保总资产为10406.1亿元,较年初增长5.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1453.9亿元,较年初增长5.7%。
单从保费来看,中国人保上半年总保费收入2861.6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财产保险总保费收入2056.9亿元,同比上涨14.4%,市场占有率34%,稳居国内财险行业第一。
中国人保表示,下半年公司将立足行业竞争与市场周期变化、遵循新时代保险发展规律,深入推进实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3411工程”。据了解,“3411工程”,即推动财险、寿险、健康险三家保险子公司的转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数字化、一体化、国际化四大战略,打好一场中心城市攻坚战,守住一条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金融科技布局成效初显
中国人保在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科技方面布局。2016年,中国人保成立人保金服积极布局金融科技,目前人保金服已取得保理牌照、保险经纪牌照和互联网小贷牌照,逐步成为集团服务、支持、延伸保险产业链的重要平台。
今年上半年,人保金服继续实施“3+3+1”的布局,即在普惠金融、汽车服务、保险科技等3个重点领域实现项目突破,在支付账户、征信大数据、创新孵化等3个平台构建集团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并在互联网金融投资平台这一新领域积极研究布局。
那么经过了近两年发展,人保金服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在半年报中,中国人保披露了人保金服旗下两个板块的业务数据:一是汽车服务“驾安配”已覆盖21个省129个地市,交易规模1.6亿元,配件赔付综合减损率超过10%;二是统一账户金融服务平台“麦保付”完成销售一体化建设,交易规模97.7亿元。
据人保金服副总裁王俊介绍,截至7月份已完成了整年经营收入计划的127%。“平台经过上半年的磨合,下半年运营会更好。”王俊强调。
预计伴随着中国人保的上市,市场对于保险股关注度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中国人保也将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及各业务板块间的协同效应,不断提升其综合竞争实力,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责任编辑:华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