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华卓精科或成“国产光刻机第一股”,核心业务尚未创收,曾因信披问题被暂缓

2021年09月20日 14:42    来源: 财经网    

  9月17日,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卓精科”)在科创板上市委会议中顺利通过,由东兴证券和中金公司联合保荐。

  本轮IPO,华卓精科拟募资7.35亿元,将用于半导体装备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超精密测控产品长三角创新与研发中心、集成电路装备与零部件产品创新、光刻机超精密位移测量及平面光栅测量技术研发4个项目。

  据Wind数据,华卓科技是国内首家可自主研发并实现商业化生产的光刻机双工件台供应商,主营业务为光刻机双工件台、超精密测控装备整机以及关键部件等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和技术服务。

  2015年12月11日,华卓精科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2019年2月终止挂牌。2020年6月24日,其上市申请被获受理。

  而本次已是华卓精科第二次上会。早在7月29日,华卓科技就在科创板上市委第51次审议会议中被暂缓审议。彼时,其光刻机业务的产业化前景、自主研发能力以及大额销售收入情况被上市委重点问询。

  二度上会终通过,曾因光刻机业务信披问题被暂缓

  9月17日,华卓精科于科创板上会通过,这意味着A股市场或将迎来第一家国产光刻机企业。会议现场,上市委要求该公司进一步说明纳米精度运动及测控系统和相关业务的信息披露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并进一步完善招股书相关业务的信息披露。

  事实上,2021年7月29日,排队一年多的华卓精科迎来首发上会。但这一次上会,科创板上市委给出了暂缓审议的结果。上市委认为华卓科技关于光刻机业务的披露并不充分,发审会上对其进行追问的问题有三:

  第一,是关于光刻机双工件台业务的产业化前景。上市委问及,如下游客户未能按照计划实现产业化,华卓精科光刻机双工件台业务是否存在可持续性风险,以及在此情况下,发行人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和发行上市条件;

  第二,是关于独立研发能力。上市委要求华卓精科进一步说明其技术研发是否对清华大学构成重大依赖,公司本身是否具备持续的自主研发能力。

  第三,是关于2019年及2020年第四季度确认的大额销售收入的详情。

  对此,华卓精科在9月1日发布的《上市委会议意见落实函》中,回复了关于光刻机双工件台业务产业化前景的问题。《落实函》称,光刻机工件台是目前公司最高技术水平的代表,但该业务尚未实现产业化,除了受到公司开发进度影响之外,还受光刻机整机系统部件的技术发展、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等因素的影响。

  《落实函》还称,在考虑光刻机双件台尚未实现产业化的情况下,华卓精科的主要业务精密运动系统、晶圆级键合设备、激光退火设备符合科创板定位和发行上市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10日更新的招股书(上会稿)中,华卓精科删除了部分关于光刻机的表述,不再将其作为公司的主要产品。

  销售不成规模,靠政府补贴撑起业绩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华卓精科营收分别为8571万元、1.21亿元、1.5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12万元、2087万元、1243万元。与上一年度相比,2019年和2020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1.14%、25.96%,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8.01%、-40.46%。在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归母净利润却呈现波动不定的态势。

  根据招股书披露,目前公司销售的产品较为单一,作为公司最高技术水平代表的光刻机双工件台业务尚未实现产业化。报告期内,华卓精科仅交付了一台光刻机双工件台,且未被客户正式验收,因此尚未产生收入。超精密测控装备部件、超精密测控装备整机两类产品构成了华卓精科全部的主营业务收入。

  部分重点产品的客户较少,如纳米精度运动及测控系统技术开发,目前下游客户仅有上海微电子一家;晶圆级键合设备实现收入的客户,仅上海集成、先方半导体、东途自动化三家;激光退火设备实现收入的客户,仅燕东微电子、泰科天润两件。

  这不仅使公司面临着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同时还拖累了销售收入。华卓精科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的晶圆级键合设备、激光退火设备和纳米精度运动及测控系统处于产品商业化初期,客户相对较少,尚未形成规模化产品销售,导致公司整体销售规模较小。”

  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份并不算亮眼的财务报表背后,政府补贴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至2020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仅为8673万元、6587万元、8256万元。而同一时期,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83亿元、3.73亿元、2.86亿元,远高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华卓精科解释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主要由收到的政府补助资金构成。

  为鼓励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我国中央财政给予大力支持。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39亿元、3.21亿元、2.67亿元,分别占净利润的1121%、1540%、1762%。相比之下,华卓精科的业绩更显得苍白无力。

  更何况,政府补助的收入具有偶发性,无法成为公司长期的业绩支撑。华卓精科也在招股书中坦言:“如果公司未来无法继续享受上述政府补助,将影响公司的技术研发投入,影响公司维持技术先进性,进而可能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2021年上半年,华卓精科营收6019万元,同比增长73.6%;归母净利润为-1874万元,亏损进一步扩大,跌幅达7310.18%。

  独立研发能力受质疑,华卓精科如何“去清华化”?

  自2020年6月24日首次递交招股书以来,无论是两轮书面问询,还是发审会现场上市委提问,都多次要求华卓精科详尽披露公司在自主研发方面的能力,排除公司存在对外部机构存在重大依赖的风险。

  上市委针对自主研发能力的重点关注不无理由。尤其在核心技术方面,华卓精科总脱不开浓厚的“清华色彩”。

  首先,公司的部分核心技术人员来自于清华大学。截至9月10日最后一次更新招股书,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共7人。而其中,部分重要岗位是由清华大学人员在公司兼职。例如,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生生导师在华卓精科兼任董事、首席科学家和核心技术人员;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张鸣在公司兼任董事、核心技术人员及技术顾问。

  华卓精科在招股书中提到,上述人员兼职批复到期后仍需清华大学审批。尽管上述人员已经承诺如未能重新取得清华大学同意兼职的批复,则将从清华大学办理离职手续并全职在华卓精科工作,但仍然存在相关人员不履行承诺或履行承诺后从公司流失的风险。这将对公司造成不利风险。

  其次,公司的许多专利也依赖清华大学取得。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98项专利以及1项专利独占使用权。其中,与清华大学作为共同专利人拥有的专利共计162项,由华卓精科单独申请的专利仅35项。

  对于共同拥有的162项专利,华卓精科与清华大学通过协议约定,公司具有该部分专利技术的独占实施权,清华大学具有收益分配的权利。而如若协议无法正常履行,华卓精科对专利的独占实施也将受阻。

  最后,在目前华卓精科持有的11项核心技术中,也有4项在清华大学理论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获得。

  而对于质疑,华卓精科态度暧昧。

  一方面,在招股书和问询函中多次试图打消监管层的疑虑,证明虽然公司在成立之初,部分核心技术受让自清华大学或与清华大学共同申请,但目前对清华大学的技术不存在依赖性。

  2018年至2020年,华卓精科的研发人员由68人增长至133人,其中硕士及以上的学历62人,占研发员工总数的46.62%;研发投入的比例由96.33%增长至127.91%,远高于同业可比公司。

  华卓精科称,公司自有的全职人员具备独立研发能力,能够进行日常研发工作,而外部兼职人员对于公司的研发重要性将越来越低。并且,公司具有完整的研发和生产体系,研发和生产过程均不依赖于清华大学。

  而另一方面,华卓精科又在披露风险时指出,公司所处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突破难度较大,因此公司在相关产品未来研发中理,论性、前瞻性方面仍存在委托清华大学或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可能性。

  不过,华卓精科表示,将重新思考未来清华大学在公司技术研发及生产经营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在技术的实际应用层面“去清华化”,称未来将视公司自身技术发展需要决定是否继续与清华大学展开其他项目合作研发。如有必要合作研发,将遵循“公司作为主导方,主要负责项目应用研究及项目产业化技术开发;学校负责基础理论和实验室研究”的分工原则。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华卓精科或成“国产光刻机第一股”,核心业务尚未创收,曾因信披问题被暂缓

2021-09-20 14:42 来源:财经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