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三大业务解禁首年难复元气 利润下滑八成内控漏洞依然不少
《投资时报》研究员 周与琴
仅靠单腿支撑的桌椅,大概率只存在于中国的杂技团里。经纪、资管、自营、投行从来是一家券商的四大基本业务,如果四去其三结果如何?国海证券(000750.SZ)想必对此深有体会。
2018年无疑是苦难的终点。因2016年末那场震惊业界的“萝卜章”事件遭遇监管部门“最重罚单”的国海证券,是年7月终于迎来包括资管产品备案、新开证券账户及受理债券承销在内三大业务的解禁。然而,尽管伤口已然缝合但留下的疤痕却依旧嚇人。
2019年3月下旬,国海证券披露的2018年年报显示,其净利润同比降幅高达80.53%。实际上,该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下滑,同时,高企的资产负债率和日渐增大的债务压力也在敲响警钟。
从股价来看,自“萝卜章”事件后国海证券股价就一路下挫——从7元多跌至最低时的2.75元/股。去年四季度以来,其公司股价迎来一轮修复行情,截至今年4月10日报收于6.41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已披露今年首季业绩的20家上市券商,前三个月共获取139.86亿元净利润,同比大涨57.31%。其中,东方证券(600958.SH)、中原证券(601375.SH)、东吴证券(601555.SH)、国信证券(002736.SZ)分别录得940%、800%、683%及118%的同比净利增幅。据悉,国海证券将于4月27日公布一季报,不过市场对此似乎表现谨慎,52周6.73元/股高点迄今未能突破。
对于这家市值260.9亿元的上市券商而言,恢复元气显然尚待时日。
频遭罚单
2017年5月,一纸监管罚单将总部位于广西南宁的国海证券撤底打入深渊。
时间可追溯到上一年的12月13日,国海证券发生债券风险事件。公司原员工张杨等人以国海证券名义在外开展债券代持交易行为遭到曝光,而未了结合约金额高达200亿元,涉及金融机构20余家。
上述事件发生后,证监会对国海证券债券交易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以及与之相关的内部控制、合规管理、风险管理等事项进行了全面的现场检查。
2017年7月28日,证监会迅速发布了《关于对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限制业务活动、责令处分有关责任人员并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措施的决定》,该处罚决定要求国海证券自即日起一年内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暂停公司资产管理产品备案,暂停公司新开证券账户,“萝卜章”事件相关责任人同时遭到处理。有关人士表示,资管、经纪、投行三大业务线同时暂停,堪称历年来业内“最重罚单”。
颇有意味的是,2018年3月,还未解禁的国海证券又因为内部管理问题收到证监会处罚:因公司投资银行业务部门和公司其他业务部门在办公场所上未相互独立,隔离墙制度未严格落实,以及公司开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办券商推荐业务时,存在内核机构独立性缺失、个别项目核查不充分等问题,违反有关规定,证监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提交合规检查报告的监督管理措施。
同年12月,国海证券再度收到证监会陕西监管局《关于对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付航、周筱俊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公司作为西安华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重大资产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及主办人,未对华新能源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的业绩真实性及可持续性进行充分、广泛、合理的调查;在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的一年内,未能结合挂牌公司定期报告核查重大资产重组的实施效果是否与此前公告的专业意见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陕西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财务顾问主办人付航、周筱俊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净利三连跌
年报显示,2018年国海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1.23亿元,同比减少20.17%,而这已是该公司连续第三年营业收入滑坡——2016年和2017年分别减少22.61%和30.72%。
数据同步显示,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在持续缩水,2018年这一数字仅为0.73亿元,跌幅高达80.53%,而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下跌43.36%和63%。
虽然国海证券的营业支出近三年来也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但其下降速度却远远赶不上营业收入。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营业支出跌幅分别为3.33%、14.31%和5.52%。令人费解的是,该公司营业外支出已连续四年增长,四年来累计增幅达273.67%。2018年其营业外支出高达999.7万元,达到了归母净利润的13.67%。
经历了“萝卜章”风波后,国海证券投行业务严重受挫,被叫停了一年的债券承销业务在2018年7月重启后门庭冷落。统计显示,该公司2018年仅完成四单债券承销业务,而在2017年被叫停前的五个月里就做了42单生意。同时,其IPO承销业务在2018年也有所下滑,仅仅揽获两个项目,而2017年则有5个项目。
总体来看,国海证券2018年仅实现承销收入970.08万元,与2017年的2.31亿元相比下滑了95.8%;投行业务总收入为1.89亿元,同比下跌57.63%。
同时,该公司经纪业务也不甚理想,2018年零售财富管理业务总收入为7.39亿元,同比下跌21.92%,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5.24亿元,同比下跌21.99%。
高管的薪酬通常与业绩紧密相关,在业绩难堪的情况下,国海证券大幅削减了高管薪酬。比如,副总裁燕文波2018年年薪为378.65万元,同比减少70.59万;副总裁、财务总监谭志华年薪为250.86万元,同比减少65.8万元;董事会秘书刘峻年薪为250.4万元,同比减少77.03万元;监事长黄兆鹏年薪330.97万,同比减少107.76万元。不过,其高管薪酬水平依旧不低,普遍在200万元以上。
债务压力大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国海证券的资产总额已连续两年下跌,2016年至2018年分别为679.61亿元、660.09亿元和631.67亿元,2107年和2018年分别下跌2.87%和4.31%。
该公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余额占比较大,合计为100.16亿元,其中,股票质押式回购余额83.71亿元,交易所质押式买入返售8.6亿元,银行间质押式买入返售4亿元,场外协议回购3.85亿元。而2018年合计计提减值准备1.13亿元,甚至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2.35%。
值得注意的是,其所计提的减值准备均来自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2018年国海证券由股票质押式业务所引起的法律纠纷高达11起。
此外,国海证券的债务压力也与日俱增。截至2018年12月31日,该公司负债总额为491.25亿元,剔除代理买卖证券款后的负债总额为404亿元。其中,公司债券19.59亿元,次级债券91.66亿元,收益凭证3.14亿元,两融收益权转让4亿元,占公司负债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99%、18.66%、6.40%、0.81%。
截至2018年末,该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达74.21%,较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流动比率为89.1%,较上年末下降13.12个百分点。高额债务为国海证券带来巨额利息支出,2018年该公司净支出利息5.06亿元,同比上升39.01%。
(责任编辑:徐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