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短期产品受限制 幸福人寿转型压力大

2018年07月23日 07:3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 见习记者 蒋牧云

  发展了11个年头,幸福人寿想说转型并不容易。曾经依靠万能险扩张,如今银保监会一纸监管函,指出幸福人寿人才严重不足。比如,股票投资经理、研究人员、交易人员等不足12人,股权投资团队也不足5人。而且,这家公司的亏损还在恶化,偿付能力充足率也接近监管红线。

  转型迫在眉睫

  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幸福人寿”),成立于2007年11月,注册资金为101亿元。在最初的七年里,这家公司均以亏损为主。但在2014年之后,得益于中短期产品和万能险产品在整个行业中的爆发式发展,幸福人寿一度扭亏为盈。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银保监会对于全行业中短期产品以及万能险产品渐渐脱离保障根本的现象进行整治,并发布了《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之后,幸福人寿的净利润又急转直下,在这种情况下,转型变得迫在眉睫。

  为了填补巨额的亏损,幸福人寿一直以来都积极补充资金。记者梳理发现,该公司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之间,先后进行了4次增资,共增资了70亿元,注册资本突破百亿元大关。

  除了增加注册资本之外,幸福人寿还频繁投资股权项目。然而,结果却并不如期盼中那样。截至2018年一季度,幸福人寿共出现在6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涉及行业主要为房地产开发、电气设备、建筑装饰、医疗器械服务等。仅从2018年上半年来看,几家公司的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跌幅。

  屋漏偏逢连夜雨,银保监会在6月底对幸福人寿发出监管函:由于该公司资金运用制度不健全、投资团队人员不足、未按规定开展投后管理及其他违规问题,命令其进行整改,且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进行新增股权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

  幸福人寿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公司着力推动业务价值转型,保费结构从趸交业务推动向期交业务拉动转变,年期结构由短期向长期转变,渠道结构从银保渠道为主逐步向个险渠道倾斜转变。”

  试点产品发展限制大

  资料显示,自从监管部门对万能险加强监管后,幸福人寿代表万能险收入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比下降26.24%,规模保费缩水5.1%。其2016年净利润下降至1801.59万元,下降幅度高达94.6%。到了2017年,其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幸福人寿2017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2亿元,比起上一年度的79亿元相差巨大。

  同时,记者观察到,幸福人寿2017年度的退保支出也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了31.79%。而官方披露的2018第一季度偿付报告显示,幸福人寿第一季度的亏损高达8.65亿元,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16.83%,较行业平均水平低了很多。

  一季度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幸福人寿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今年一季度资本市场行情极不稳定,波动较大,导致公司权益类投资收益不尽理想;另一方面,公司一季度规模保费中的价值型业务占比大大高于去年同期。

  压力之下,幸福人寿近期开始试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也是国内首家推出以“以房养老”为核心理念保险产品的公司。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种模式在国内市场还是很小,保费规模也十分有限。虽然通过“以房养老”给予老人稳定的资金来源具有积极意义,但此类模式要在中国发展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他认为有3个原因制约着这种模式:首先,我国房屋的产权有70年的年限,未来产权的获得方式还具有不确定性。其次,当房价在上涨时,老人会对保险公司给到的资金数量有很高要求;而房价下跌时,保险公司本身对于此类产品的积极性一定会有所下降。同时,房价的周期性涨跌以及大环境的政策方向都很难预测,会形成一定风险。最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房屋总会作为身后的财产留给子女。所以,“以房养老”的概念可能更适合失独家庭或是收入较低的家庭。

  总体而言,这款产品受众较小、风险较难把控,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带来大量利润。幸福人寿对于公司转型的方向还要另找突破口。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