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围剿头条的焦虑中 腾讯是否迷失了自己
原标题:在围剿头条的焦虑中,腾讯是否迷失了自己
来源:蓝鲸TMT
6月25日,腾讯和今日头条先后就遭遇“黑公关”恶意攻击各自向公安机关报案,看似携手抨击业界毒瘤的协作之举,实则暗潮汹涌。
字节跳动公关总监杨继斌在朋友圈控诉,称腾讯“一边说遭遇黑公关,进行暗示,后面又有跟帖直指头条”,并喊话腾讯公关总监张军:“佛系公关,不应该产生如来佛祖一手遮天的幻觉。”
自2010年的3Q大战后,腾讯调整战略思路,开启了“开放政策”的共赢时代。对外开放平台,以投资、收购和兼并的方式构建以腾讯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腾讯也因此逐渐甩掉抄袭复制、扼杀创新的标签。
8年之后,张一鸣朋友圈的一句:“微信的借口封杀,微视的抄袭搬运挡不住抖音的步伐。”“头腾”战役的号角正式被打响。
今年5月,关闭一年的“弃子”微视被重启,此举一度被外界解读为腾讯方面为围剿抖音做出的无奈之举。6月21日,微信官方公布微信公众号改版,订阅号消息以时间顺序直接排列,众多大V直呼:这是微信版的“信息流”? 腾讯要开始做社交领域的“今日头条”?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一向主打个人品牌的微信公众号一直屹立不倒备受大V青睐,是因为其特殊的订阅机制能够给大V带来一批固定的粉丝群体,如今与其他平台趋于同质化,是否会使腾讯在这场战役中迷失掉属于自己的特性?围剿头条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是焦虑中的无可奈何,还是黎明前的胜券在握,也备受外界争议。
腾讯试水信息流
6月20日,微信团队官方发布:“为提升阅读效率,我们对订阅号消息列表改版,用户可直接浏览订阅号消息。”
改版后,订阅号的群发消息将以“标题+封面”的形式直接展示在消息列表里,用户进入订阅号消息列表后可直接阅读,列表以时间顺序排列。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次颠覆性改革,瞬间引发巨大的社会舆论的探讨。
无数大V跟风追热点,认为改版后的订阅号信息要走今日头条的信息流模式,做社交领域的“今日头条”,甚至有自媒体公号嘲讽其为“今日阅读”,是腾讯对头条的新一轮围剿。
2012年8月,今日头条第一个版本正式上线,利用算法机制,基于个性化推荐引擎技术,今日头条打破门户网站现有格局,成功在群雄崛起的内容资讯平台里占得一席之地。
今日头条能够从一众互联网大公司里跑出来并能分得一杯羹, CEO张一鸣曾在采访中透露过原因:当初各个公司都在围绕一些旧的战场或者过度战场在竞争,没有往前看。他甚至宣称:“现在也一样,他们倒回来跟头条竞争,是不是影响了注意力看新的事情?”
无论张一鸣如何巧舌如簧,巨头们设法想要牵制住头条快速崛起的想法却出奇的一致。头条号出现后,老牌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推出了相似的产品,腾讯的企鹅号,阿里的大鱼号,百度的百度百家号,网易的网易号,新浪的新浪看点……
在竞品方面除了一点资讯这个“孪生兄弟”以外,2015年,腾讯推出的首款人工智能推荐个性化资讯网站天天快报正式上线,一度被外界解读为对标今日头条APP,腾讯方面甚至尝试通过天天快报和腾讯新闻的强强联合狙击头条,目前看来影响甚微。
2017年5月,微信上线“看一看”功能,该功能可以发现好友关注的热点及你感兴趣的内容,展示形式也是趋向于信息流的展示方式。
订阅号信息VS头条信息流
在信息流方面,腾讯做出了很多尝试,如今微信改版会是腾讯在信息流方面的再一次尝试吗?
蓝鲸TMT记者就此采访了知名评论人磐石之心,他认为,微信订阅号改成时间顺序,但并不是信息流,现在用户只能看自己订阅的公众号的信息,没有订阅的信息是无法看到的。而头条的信息流是智能推荐,无论你有没有关注账号主体都是可以看到信息的,是强制性的推荐给你,虽然都是信息流的模式,但是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
把改版后的订阅号信息看作是今日头条的信息流模式似乎有些牵强,在形式上它反而更像微博,都是基于订阅关系的一种以时间顺序为展示形式的“信息流”。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此表示:“类似的模式调整并不能算作哪个企业的专有技术,竞争对手间看到方式有效就可能采用,就像国内的手机厂商也都在模仿苹果和三星。”
不仅是今日头条,Facebook、Instagram、微博等早已验证了信息流式的展示形式对用户来说是更好的阅读体验,“刷”信息似乎先天就对用户有致命的吸引力。
但很多人开始担心未来读者不会关心作者是谁,只会考虑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微信的这次改版是否会丧失属于自己的品牌调性?
“我觉得会有一些影响,改版之后,公众号的名字就不会再突出的显示了,公众一眼看到的就是标题和图片。”但是,对于现在的公众号市场来说,这又是一个对垃圾内容重新洗牌的时代,评论人磐石之心对记者说道。
去年11月,企鹅智酷发布了一份统计报告,有数据显示,2017年有超过2/3的用户关注的自媒体账号数量不再增加,其中1/4还在下降,近30%的用户比上一年减少了分享自媒体文章。
根据新榜提供的数据,其统计的2017微信公众号500强,提供了每天微信公众平台12.9%的流量,其中52%的“10万+”文章来自500强账号。
公众号马太效应持续加强,粉丝增长面临天花板,公众号生态犹如一潭死水,微信引以为傲的订阅机制和社交分发早已疲态尽显。为公众号注入新的活力,留住流失的内容创作者,提高内容质量才是微信的当务之急。
评论人磐石之心也在运营着自己的公众号,从他自己的运营经验来看,较之前的形式,现在他的公众号五分钟打开率要远远高于改版之前,是之前打开率的3-5倍。
他说:“目前的公众号粉丝增长已经滞缓,已经到了用户不太会主动关注某个号的阶段。目前还是靠内容,好的内容用户会转发,通过用户转发会带来很好的传播效率。”
目前的订阅号信息对每一个公众号的曝光机会都是均等的,一批新的优质内容创作者或许会被挖掘。
香颂资本沈萌认为,只有在前期不完善不成熟的市场中,个人才可能参与其中,一旦商业模式确立、专业资源导入,那么必然会产生机构化主体淘汰个人化主体的趋势,公众号的主流会是走向精品化的内容制造者,但同时给个人账号留有余地。
沈萌说:“公众号的低门槛引发大量资源的投入,也导致出现类似苹果App Store一样的开发者沉没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好的开发者就一定会流失,因为开发者众多后的竞争优势将取决于有吸引力的内容,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
微视VS抖音
“微信的借口封杀,微视的抄袭搬运挡不住抖音的步伐。”张一鸣的一则朋友圈引发的口水战,将头腾之争推向了白热化。
当微视被说成抄袭抖音,马化腾一改往日佛系的做派,气的在朋友圈里直接开怼:可以理解为诽谤。
2013年9月,微视8秒短视频软件正式上线。抖音则是2016年9月上线的15秒短视频平台。真要说起抄袭,抖音上线初期,就被外界质疑抄袭Musical.ly,无论是界面、功能、UI设计都十分相似,而且都是15秒短视频社交软件。但是,2017年11月,今日头条10亿美元收购Musical.ly与抖音合并,这种言论才逐渐消散。
到了2015年3月,腾讯战略放弃微视,从2013年12月到2017年8月,微视没有发布任何的版本更新。2017年4月微视正式关闭。
2017年3月,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轮3.5亿美元的融资,有腾讯领投。彼时,快手是短视频领域的头部玩家。
快手诞生于2011年3月,最初是一款制作、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2012年从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流量成本的下降,在2015年快手迎来了其高速发展的阶段。2015年6月到次年2月,快手用户从1亿涨到3亿。
2015年3月,腾讯放弃微视,错失了一个布局短视频的绝佳时机。
评论人磐石之心认为,微视之前没做起来的原因是时机不好。13年的时候智能手机才刚刚普及,配置功能还略微低下,网络技术也不够成熟,流量费用仍有些高昂,不利于短视频的发展。
根据互联网女皇报告数据显示,传统社交媒体市场比例已从2016年的60%下降到2018年的47%,视频媒体则从13%增长至22%。2017年用户消费短视频的月均使用时长为765分钟,月均使用次数为201.2次,增速超过310%,整个国内移动视频行业月度用户总规模已突破10亿,占据了用户大部分的使用时长。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快手日活已达到1亿2千万,而抖音、火山小视频和西瓜视频的日活则分别为6200万、5300万和4000万。
6月12日,据抖音官方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抖音国内的日活用户数突破1.5亿,月活用户超过3亿。在2018年1月,抖音短视频日活跃用户数仅超过3000万,3月份抖音日活跃用户数超7000万。据QuestMobile数据公布,2018年3月到5月,微视的月活几乎只有抖音的十分之一。
短短的半年里,不肯接受腾讯投资的抖音“大跃进”式的完成了对快手的弯道超车,这怎能不让腾讯感到焦虑?
于是,在2018年4月快手新一轮融资完成,腾讯再次追加4亿美金,快手估值接近200亿美金。2018年5月,腾讯重启微视,并有传言腾讯方面准备开启30亿补贴达人计划。
在某发布会上,抖音市场总经理支颖曾提到:“根据事后的市场调查,超过四分之一的用户是通过亲朋好友了解抖音的,亲友之间的社交传播使用户了解抖音最主要的来源。”
从她的发言中可以窥见的是,抖音似乎逐渐从“陌生人社交”中孵化出“熟人社交”的基因,这或许会是腾讯屏蔽抖音复活微视发力短视频的原因吗?
“抖音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微信的社交模式,就是抖音模式,微信不具备类似功能,如果赢不了游戏就改变游戏规则,痘印就是这样挑战微信的。这对于微信而言,致命性杀伤力远大于自己的模仿者,所以腾讯意识到了这个挑战的潜在威胁。”香颂资本沈萌分析道。
据极光大数据调查发现,抖音用户平均使用时长超过20分钟,2016年微信数据报告显示,50%用户使用时长达到90分钟。占据用户大部分使用时长的抖音似乎具备了一些深挖社交领域的条件。难道抖音真的如外界所言会触碰社交领域,跟社交霸主腾讯一决高下?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搞明白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之间的关系,评论人磐石之心认为:“社交是一个大的层面,内容性产品,包括抖音、今日头条这些新媒体内容平台,都只是人类社交活动的一个很小的层面,现在用一个很小的社交的点去取代一个社交的面,似乎没有什么可比性。”
磐石之心不认为短视频可以做社交:“举个例子,社交是沟通的性质,使用微信等社交产品目的是为了沟通。而短视频是一个展示的平台,跳个舞唱个歌展示给陌生人看,它本质上是一种展示的产品,很多人使用抖音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本质上跟微信公众号是一样的。”
(责任编辑:马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