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说“1.4亿中国男人阳痿”火了股价 常山药业高管“读秒”套现8764万

2018年05月18日 07:1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曾剑 实习编辑 胥帅

  因为一句“1.4亿中国人患有ED(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常山药业(300255,SZ)股价遭遇爆炒,两日累计涨幅超2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5月17日,常山药业四位高管合计减持公司股票套现,金额高达8764万元。巧合的是,5月18日正是其中三位高管丁建文、黄国胜、高树华减持计划到期前的最后一日。值得一提的是,一位高管甚至出现超额减持的情况。

  三家河北席位卖出1.38亿元

  常山药业5月17日晚间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表示,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与此同时,常山药业披露称,公司高管在5月17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了手中持股。高树华现为常山药业董事长、总经理,也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第一季度末,高树华直接持有常山药业股份3.4亿股,持股比例为36.41%。丁建文为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黄国胜为公司副总经理。高会霞则是高树华的女儿。

  具体来看,高树华减持675万股,减持均价8.70元/股;高会霞减持259万股,减持均价8.66元/股;丁建文减持50万股,减持均价8.68元/股;黄国胜减持24.75万股,减持均价8.69元/股。累计算来,上述高管成功套现8764万元。

  而常山药业本轮股价上涨与公司近日的一则公告关系密切。常山药业5月15日晚披露,公司一款治疗ED的片剂产品获得GMP证书,产品可以上市销售。公司在公告中宣称,有1.4亿中国人患有ED,产品市场广阔。当日,公司股价开盘便宣告涨停并保持至收盘。5月17日,公司股价继续保持上扬态势。

  股价的异动让常山药业时隔半年后再度荣登龙虎榜。龙虎榜数据显示,中国中投证券上海复兴东路营业部、中国中投证券杭州环球中心营业部、银河证券杭州新塘路营业部等游资席位于5月16日大举买入常山药业。

  但也需要看到,常山药业股价的上涨,让一些资金在乘机出货。记者根据龙虎榜推算,银河证券浙江分公司席位在5月16日卖出9427.49万元。以常山药业5月16日收盘价7.92元估算,银河证券浙江分公司席位当日卖出股份数量超过1000万股。以常山药业一季报来看,能有如此实力的股东不超过5位。

  另外,在龙虎榜的五大卖方席位中,其中有3个席位来自于河北省。具体来看兴业证券河北分公司、财达证券石家庄裕华路、东方证券石家庄体育南大街最近三日分别卖出了7438.01万元、3573.63万元、2793.92万元,合计是1.3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16日的龙虎榜卖方席位中,财达证券石家庄裕华路就已卖出了1353.68万元。根据资料显示,常山药业的办公地址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

  副总减持超出承诺数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10月28日,丁建文、黄国胜、高树华便披露减持计划。

  其中,持有公司481.95万股股份(占比0.52%)的丁建文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20万股(占比0.13%);持股99.01万股(占比0.11%)的黄国胜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24.5万股(占比0.03%)。两人的减持目的均为个人资金需求。高树华则是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2900万(占比3.10%)。彼时,高树华称其减持是为了归还部分前期定增融资的借款以及支付利息;同时,拟在适当时机成立医药相关产业基金,为公司未来发展做项目储备。

  不过,在减持计划披露后,高树华等迟迟没有付诸于实际行动。2月22日,常山药业曾披露高管减持股份进展,三人并未有任何减持。从走势上看,常山药业股价自2017年10月30日以来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至2月22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24.01%。

  颇为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丁建文、黄国胜、高树华的减持时间即将到期。三人的减持时间均为公告之日(2017年10月28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

  记者估算发现,5月18日为丁建文、黄国胜、高树华减持计划到期前的最后一日。恰巧,此时出现治疗ED的片剂产品获得GMP证书的利好,促使公司股价“暴走”。这似乎也助力了公司高管们在减持计划最后时刻实现减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黄国胜的减持数量或有所超出,其当初承诺减持不超过24.5万股,但其此番减持24.75万股,稍超出了当初许下的诺言。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若高管存在减持超出承诺的行为,应受到谴责,相关高管须为此事道歉;同时,监管应予以通报批评,以儆效尤。他进一步指出,上市公司若发表不靠谱言论,应该受到相关监管约束。

  (实习生谭乐之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