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日,不少媒体曝光部分短视频平台存在大量未成年妈妈视频及海量售假等乱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国家网信办为此相继约谈了相关短视频平台主要负责人,国内短视频行业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网民指出,近几个月,我国短视频市场迎来跨越式发展。但一些快速发展的网络平台犹如脱缰野马,不断被曝出低俗、色情、造假等乱象。短视频内容底线不能短,监管部门和平台应共同承担监管责任,尽快建立行业标准和行之有效的内容审查机制,对违规违法内容依据网络安全法予以明确处罚。
网民“杨冰”表示,短视频会火可能是一种情感寄托。好多人都迷上了短视频,看得停不下来,一刷就好几个小时。而且短视频APP具有“个性化推荐”功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推送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内容,给用户带来一种极致的“沉浸式体验”,“短视频就像毒药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目前大部分短视频平台都没有准入门槛,即使不注册也可随时刷新观看,这是对未成年人潜在伤害最大的漏洞。”网民“奇乐”说,现在有害短视频、直播严重影响了未成年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很多粉丝的短视频平台用户,热衷做出格的事情,内容低俗,以丑为美、以恶为善。
网民“周志宏”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创业竞争日益激烈,内容生产者必须严肃法纪,不能剑走偏锋,更不能只顾流量,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网民“郭超”指出,短视频不能短视,有底线才能走远。
网民指出,监管部门应对违规违法内容依据网络安全法予以明确处罚。网民“朱巍”建议,除了通过必要的内容审核机制加大把关和治理,还应对视频作者实行实名登记制、健全用户投诉机制,做到违法违规内容可自查、可溯源、可反馈,体现和保证平台应有的自净能力。此外,对未成年人注册短视频平台、浏览短视频进行限制。短视频平台使用什么样的算法、怎样的推送模式必须要明确,甚至需要监管部门去审核,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记者 李奕蕾 整理)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