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寻找A股“独角兽”

2018年03月06日 07:5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在监管层鼓励“独角兽”登陆A股和海外上市的“独角兽”回归A股的背景下,投资者寻找“独角兽”热情高涨。哪些领域可能成为“独角兽”成长的摇篮,如何捕获“独角兽”,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不少投行也嗅到了其中孕育的机会。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在寻找“独角兽”的同时,要警惕其中蕴藏的风险。投资“独角兽”概念最终要落到相关公司的基本面。

  一级市场从“长”计议

  说起“独角兽”,首先要提及孕育了大量“独角兽”企业的一级市场,以及活跃的PE/VC机构。

  对于PE/VC如何寻找“独角兽”的问题,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独角兽”最可能出现于两类行业中。“一类是产业快速发展的行业,支撑其财务指标,包括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二是‘概念’快速发展的行业,它是以一级市场的投资火热度为主要参考指标,其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君联资本投资了正在IPO排队的“独角兽”企业宁德时代。而在人工智能领域,君联资本则投资了已经登陆A股市场的“独角兽”科大讯飞。李家庆指出,“刚开始投资时,不可能就确认这些企业未来可以成长为‘独角兽’。而是要关注,未来5-8年下一代技术及新兴产业可能的应用场景,来选择投资标的。”

  实际上,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已孵化出大量的“独角兽”企业,这些领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不少大型PE/VC机构手握具备“独角兽”发展潜质的标的。统计数据显示,除君联资本外,红杉资本、经纬中国、启明创投等知名E/VC机构,包括腾讯系、阿里系的投资机构也分别“捕获”了多只“独角兽”。

  对于PE/VC捕获“独角兽”的能力问题,李家庆认为,“这取决于每家机构的产业优势、对技术发展的理解、对企业的判断、投后管理能力的强弱。总之,与机构在相关领域的产业资源优势和积累有关。我们熟悉‘独角兽’可能出没的行业,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而鼓励“独角兽”企业上市,以及海外“独角兽”回归,会否激发投行寻找“独角兽”的热情?360登陆A股市场,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网易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磊、搜狗总裁王小川纷纷表态希望回归A股的背景下,投行会否闻风而动引发市场关注。

  作为360回归A股的财务顾问,华泰联合证券并购部董事总经理劳志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这将给投行带来机会,但蛋糕估计不会特别大。目前,有条件登陆A股的‘独角兽’有限,具备优势的主流投行机会要多一些。”

  对于海外上市的“独角兽”回归A股的问题,劳志明指出,“这个问题很复杂。这些公司体量多比较大,可能不会选择私有化后再IPO或借壳的方式,而可能分拆子公司在A股上市,或者发行存托凭证方式。这有待于政策明确。”

  二级市场热情高涨

  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将着力寻找具备“独角兽”潜质、存量“独角兽”以及参股“独角兽”的公司。

  近日,受小米拟IPO消息的影响,“小米概念股”点燃了二级市场的投资热情。作为小米公司的供应商之一,自3月1日以来,普路通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天风证券建议,要积极向存量A股“独角兽”企业靠拢,特别是云计算、AI等领域;重点关注参股“独角兽”的公司。比如科大讯飞、汉鼎佑宇、佳都科技等。

  参股了人脸识别“独角兽”企业云从科技的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云从科技未来可能在A股上市。同时,与不少在海外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不同,云从科技没有VIE架构,登陆A股的障碍相关要少。我们支持云从科技在A股上市。”

  星石投资合伙人兼首席策略师刘可则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作为一家专注基本面趋势投资的大型证券类私募基金,从大半年前就开始寻找“独角兽”。“当时就认为中国经济将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而高质量增长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选择投资标的要关注价值属性,且具备成长属性。”

  具体而言,刘可通过两个维度寻找“独角兽”企业,“市场潜在规模”以及“国际产业技术地位”。

  从市场潜在规模看,中国人口多,市场潜力巨大。从这个角度看,基因测序行业、中文语音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物流行业、手机娱乐及阅读、视觉图像等领域龙头企业,都有可能成长为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企业。

  从国际产业技术地位而言,应选择产业技术与国际高精尖技术接近,或产业链条上互补性强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可能性大。而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当中提出重点突破的领域,因此医药生物行业可能出现“独角兽”A股公司的投资机会。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寻找“独角兽”的热潮中,不少投资机构加强了投研力量。刘可表示,“我们拥有近50人的投研团队,在大科技板块投入了很多研究力量,而且正加大此方面投入。”

  警惕炒作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独角兽”成为热点,其中蕴含的风险须要警惕。

  在寻找“独角兽”的热情驱使下,各类“独角兽”榜单频出。李家庆指出,“在寻找‘独角兽’的同时,要充分看到‘独角兽’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与众多‘独角兽’榜单相比,如果要列出消失的‘独角兽’公司,名单可能要长得多。”

  对于“对四行业IPO将开辟绿色通道”的传闻,李家庆指出,“短期看会引起高度关注。但长期来看,预计不会对PE/VC投资产生实质性影响。能够顺利登陆二级市场的公司属于极少数。监管层的鼓励和支持,针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头部‘独角兽’,批量化、持续性的‘独角兽’上市热潮难以出现。”

  李家庆进一步指出,登陆二级市场的“独角兽”需要满足多方面条件,包括具有创新性、符合产业方向、赢得一级市场认可、基本面有保证等。“鉴于投资‘独角兽’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需要有相关法规和政策的指引,并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

  从目前情况看,不少“独角兽”企业登陆A股仍然面临一些障碍,“拟上市公司有连续3年持续盈利的指标要求,不允许特殊的股权结构即VIE架构,同股同权的企业才能在A股上市。不少‘独角兽’企业要顺利登陆A股,有赖于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落地。”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波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而对于二级市场追捧“独角兽”概念股的热潮,刘可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由于发行制度和政策变革,2018年可能开启“新蓝筹”投资浪潮,并形成投资和企业融资双赢的良性相互促进局面。但盲目炒作“独角兽”概念股风险很大。

  对于中小创企业,刘可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经过两年多的估值下行,已经出现了不少盈利与估值匹配的个股。但整体看,相关业绩预告显示,创业板去年四季度的净利润增速环比大幅回落,中小板则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在中小创业绩分化的背景下,应该注重个股质量,不要盲目跟随炒作‘独角兽’概念。”

  刘可认为,“真正的‘独角兽’概念股,核心指标要看ROE指标增长是否健康,寻找‘独角兽’最终要落到公司基本面。”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