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 上市公司积极行动

2018年02月08日 15:03    来源: 金融界网站    

  金融界网站讯 2月4日,万众瞩目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向来是以“三农”为中心的,显示了中央对农村问题的高度重视。今年的一号文件也不例外。此外,乡村振兴战略在去年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都被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因此,乡村振兴成为今年一号文件的主题,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一号文件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其中,精准扶贫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环节,自2013年11月由习近平提出以来,已经成为国家扶贫方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在一号文件中,则强调今年要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说明今年将是精准扶贫更深入开展的一年。

  而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是精准扶贫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2016年末,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对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给予支持和鼓励。同期,沪深交易所也分别发布鼓励扶贫相关文件,要求上市公司设立扶贫产业基金,实施扶贫投资项目,并及时披露相关扶贫信息。

  2017年11月,金融界主办的中国上市公司精准扶贫巡礼,对于上市公司精准扶贫的案例做了总结和表彰,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上市公司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成绩。

  精准扶贫的主力军中,自然少不了和乡村发展本来就关系密切的农业类上市公司。一号文件发布后的第二天,农业板块大涨,部分个股涨停,在市场处于调整阶段,这样的表现说明参与精准扶贫,对于农业类上市公司来说,既是公益事业,也是商业机遇。

  据公开资料显示,新希望的光彩事业先后投资了50亿元,在14个省建了150家“光彩事业”扶贫工厂,吸纳大量的农民就业,同时,也带动周边的农户做规模化养殖,建立养殖基地。

  牧原集团,2016年与内乡县政府共同打造金融“5+模式”,即“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与国家开发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通过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对“内乡县聚爱合作社”88个贫困村共约1.3万贫困户实现全覆盖。该模式正在河南省的社旗、滑县、宁陵、正阳,辽宁建平、安徽颍上等地复制。

  在精准扶贫方面成绩比较突出的还包括生物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如爱尔眼科,去年9月份联合中国侨联、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全面启动“视觉健康精准扶贫”工程,将在3年内为全国500个贫困县共50万名贫困患者提供白内障等眼病手术援助,减少农村“因盲致贫、因盲返贫”的现象发生。另外,复星医药,携手成员企业红旗制药通过复星基金会向中国防痨协会捐赠100万元启动结核病贫困救助“双千行动”项目,提供资金、药品等多种形式的支持。项目每年至少救助1000名结核病患者,每人救助1000元,项目一期5年,2016年-2017年度共救助1006人。

  除此之外,包括、农业、钢铁、基建、电信等行业的很多上市公司,比如中国恒大、中国宝钢、中国交建、中国联通等在精准扶贫方面都有很亮眼的表现。

  今年,是精准扶贫打响攻坚战的一年。在2018年金融界将会继续关注上市公司精准扶贫上的动向,通过研讨会、论坛、研究报告等形式,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和研究精准扶贫的案例和企业的创新模式,为上市公司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范本。

  上市公司正日益成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公益慈善作为公司重要的社会责任。而上市公司在公益慈善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评价的标准之一。

  2017年5月18日金融界发布了《2017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创富报告》(点击了解详情)中首次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了上市公司评价体系,将吸纳就业、纳税、工资、分红等企业的付出进行量化体现,获得了来自社会与投资者的一致认可。从报告中的数据来看,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成绩优秀而排名评价靠前的企业,一般经营状况良好,股价节节上升,企业价值得到了市场的肯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总榜、分红榜、税收榜第一的美的集团。该上市公司能够成为总榜第一也多得益于其在赋税总量、分红总量上的优势。不仅如此,其上市以来分红率也稳定在38.8%这一处于A股整体上游的水平。同时,美的集团还是薪酬榜第二与就业榜第三,综合表现亮眼。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动,未来,上市公司必将从精准扶贫走向全面参与乡村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乡村振兴战略,也必将为积极参与的上市公司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