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跨境并购市场热度未减 中国买家专业化仍需做功课

2017年12月15日 07:15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赵天宇 每经编辑 赵 桥

  中国企业最近3年的跨境并购已经超过千亿美元,在战略扩张和资本增值的驱动之下,尽管市场波澜不断,但企业出海“初心不改”。

  近 日 ,郑 煤 机(601717,SH;00564,HK)收购国际巨头博世起动机与发电机业务的交易接近尾声。在外界再次感叹中国企业吞并跨国巨头核心业务的同时,站在这场交易背后的国际精品投行华利安(Houlihan Lokey) (NYSE: HLI)也在自己的案例薄上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同于几年前佳兆业、江西赛维等债务重组的经验,华利安越来越重视中国上市公司背后的跨境并购市场。在近日举办的一场主题为“新时代下的海外并购”的研讨会上,华利安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总裁陈为民对于即将落定的郑煤机并购交易津津乐道。

  然而,在云集了国内知名海外并购中介机构的研讨会上,中国企业“出海”的困境成为议论的焦点。尽管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未能如愿,有着多年并购经验的陈为民显得颇为乐观,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改变了3年前的看法,认为“海外并购盛宴已经开始”、“中国买家正在逐步专业化,但仍需做功课”。

  跨境并购盛宴已经开始

  2016年,中国并购市场达到历史高位,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成为市场亮点,达到历史最高值1831亿美元,2017年上半年有所回落。短期趋势的变化,直接受境外直接投资政策调整的影响。身处其中,陈为民对此感受非常直观。

  “虽然有短期的变化,比如资金问题等等,但是从整个趋势来说,有两个因素仍是客观存在的:企业本身战略发展的需要,加上资本增值的需求,这两个需求都是我国发展这么多年以后非常明显的。”陈为民因此认为,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跨境并购,这个趋势肯定会更明显。

  而3年前,陈为民曾在公开演讲中认为,当时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盛宴“谈不上”,“好戏还在后面”。如今,市场变化,陈为民的感受也随之改变。

  “现在来说,肯定是开始了,很多企业都想着做并购,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选项。”甚至有许多尚未上市的公司也找到陈为民,希望在其帮助下,未来也能够开启跨境并购。

  不过,在陈为民看来,整个并购领域及具体的跨境并购上,“盛宴”虽然已经开始,但时间仍不长,远未到欧美市场的成熟阶段。

  根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我国境内投资者累计实现对外投资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跨境并购热潮中出现的一些非理性投资,引起了我国外汇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加强监管。

  对于海外体育文化类标的的并购,陈为民认为,虽然这一类属于“负面清单”内容之一,但由于买方的具体情况不一,如果确为同类公司希望扩展海外市场,公司可以与监管机构沟通。不过,如果并购纯粹是资金的概念性质,那可能会面临一些限制。

  中国买家“功课做得不够多”

  据商务部报告显示,至今为止超过50%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成功;中国企业的海外项目只有13%处于盈利可观状态,63%处于非盈利或亏损状态。

  对于提高并购成功率,陈为民表示,财务顾问与企业“一把手”的交流非常重要。在并购过程中,畅通的沟通非常必要,一方面提升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接手“凑热闹的”、“哄抬物价”之类的竞标。

  海外标的遇到中国买家会提高价格吗?陈为民表示并不尽然,“从统计数字来看,中国买家在这个整个并购市场中的影响力也是刚刚开始”。很多项目竞标初期吸引了一众中国公司参与,但随着竞标流程推进,很多中国买家逐渐退出,直到融资等各方面准备都完成的阶段,才会体现出中国买家的身份。

  从陈为民的经验来看,无论国内并购还是跨国并购,其实都近乎人性的博弈。在这场博弈中,中国买家正在经历一个愈加专业化的过程。

  即便如此,相对于海外,陈为民认为中国买家的差别在于,并购一开始的时候,从战略考虑上面,功课做得不够多,有些时候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上,反应比较迟钝,应对不够专业化,显得有些三心二意。

  中国境外投资者遇到的普遍问题中,不熟悉国际交易结构、不能有效利用外部顾问、没有清晰的国际投资战略或计划,是常出现的问题。因此,对于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陈为民的建议是,从并购开始就需要明确定位,后期如何运营、整合、增值,企业也需要在并购开始就仔细研究,最终当然也体现在报价里。“这是必须要做的功课,越早越好。”

  参与海外标的的竞标,最终结果体现在报价上。陈为民认为,通过财务顾问前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我们的目标是,要比第二家出价高,但不能高太多,大概5%~10%,因为出价太高则意味着成本升高,并购后的经营、管理都会有更大的压力。”

  在陈为民看来,价格谈判自然是投行顾问给企业客户增值最明显之处,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来自“讨价还价”的谈判技巧,其技术基础是不断完善的财务模型。跨境并购项目通常错综复杂,投行顾问基于财务模型,分析项目的风险回报总和,最后以企业能接受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