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雷鸣科化豪掷203亿元买煤矿 淮矿集团煤炭资产整体上市

2017年11月29日 07:28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随着煤价的回升,煤炭行业正在加速整合。

  近日,雷鸣科化拟豪掷203亿元收购大股东淮矿集团旗下的核心煤炭资产。重组完成后,淮矿集团实现整体上市。

  在国企改革和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煤炭集团都在加速煤炭资产的整合,将优质煤矿注入旗下上市公司。

  除了雷鸣科化,此前,大同煤业、平煤股份、山西焦化等公司都发布了收购大股东煤炭资产的公告。

  业内认为,国企改革要求大型煤炭集团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实现整体上市,并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而由于煤价处于高位,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都有较大提升。

  雷鸣科化

  豪掷203亿元买煤矿

  11月27日晚间,雷鸣科化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斥资超203亿元购买淮矿股份99.95%股权,同时,由雷鸣科化全资子公司西部民爆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淮矿股份剩余0.05%股权。

  具体来看,雷鸣科化拟以11.38元/股的发行价格发行近17.42亿股,购买淮矿集团、信达资产、皖能集团、宝钢资源、国元直投等15名法人和3名自然人所持有淮矿股份97.49%股权,其余股权则支付现金约5.1亿元收购。

  此外,公司还将向不超过十名特定投资者以询价方式非公开发行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7亿元,主要用于支付此次交易的现金对价。

  据了解,淮矿股份是华东地区品种最全、单个矿区冶炼能力最大的炼焦生产企业。交易完成后,雷鸣科化将变身为爆破和煤炭双主业的上市公司。

  根据公告,截至三季度末,淮矿股份拥有生产矿井17对,生产能力3575万吨/年;动力煤选煤厂5座,入洗能力1210万吨/年;炼焦煤选煤厂4座,入洗能力2900万吨/年。

  从业绩情况来看,淮矿股份今年1月份-7月份实现未经审计营业收入319.59亿元,实现净利润14.01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预计雷鸣科化的盈利能力将有较大的提升。

  尽管203亿元看起来颇为“土豪”,但雷鸣科化此次收购的大股东煤炭资产估值并不高。

  “这个收购价格很便宜。”安信证券分析师周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以淮矿股份全年净利润24亿元,收购价格203亿元来测算,其资产PE约为8.5倍,远低于同体量的焦煤公司。与焦煤行业上市公司8倍-25倍估值相比,淮矿股份的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需要一提的是,此次重组完成后,雷鸣科化大股东淮矿集团的核心煤炭资产将实现整体上市。

  今年以来,国企改革不断加速。国家鼓励通过增资扩股、收购兼并等方式,把行业内的优质资产逐步纳入上市公司,以推动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国有企业整体改制上市或实现主营业务上市。

  淮矿集团整体上市是安徽省加速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事件。

  2016年7月份,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在省国资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

  其中,整体上市、员工持股和引入战投成为推动安徽国企改革提速的“三驾马车”。

  雷鸣科化表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公司通过收购淮矿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引进投资者,从而实现股权多元化改革及资产证券化,符合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导向。

  大型煤企

  加速煤炭行业整合

  实际上,在国企改革以及煤炭行业背景下,有不少煤矿集团的煤炭资产都开始注入上市公司,以实现整体上市。

  11月13日,平煤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子公司超5亿元收购了平煤神马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武汉平焦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

  此外,根据平煤股份6月份发布的公告,拟超7.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一矿洗煤厂、供水总厂的净资产;金鼎煤化、天泰选煤、双盛选煤、矿晟设备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和原材料;天通电力100%股权。

  9月28日,山西焦化公布了重组预案,拟向焦煤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所持有的中煤华晋49%的股权,本次交易价格确定为56.6亿元。

  7月21日,大同煤业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现金收购控股股东同煤集团持有的同煤大唐塔山煤矿(下称“塔山煤矿”)21%股权。预计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的持股比例从51%提升至72%。

  雷鸣科化还表示,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开展,引导煤炭行业加速整合,大型综合性优质煤炭企业将会在去产能的浪潮中率先脱颖而出,并实现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业内认为,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潞安环能、西山煤电等煤企都存在资产注入预期。

  (原标题:雷鸣科化豪掷203亿元买煤矿 淮矿集团煤炭资产实现整体上市)

(责任编辑:马先震)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