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沪港通迎三周年

2017年11月17日 08:05    来源: 深圳特区报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

  11月17日,沪港通迎来三周年,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形成了互联互通的大市场。通过这一渠道,内地的个人投资者可以轻松配置港股,分享牛市盛宴;外资在A股成交同样稳步增长,配置力度不断加强。三年来,北上、南下资金成交活跃,尤其是北上资金注重价值投资的理念在A股市场赢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同。

  北上资金占外资持A股市值一半

  三年来,沪港通经历了从“慢热”到平稳运行的成长阶段,去年末深港通也正式开闸,自此互联互通渠道趋于完善,内地的投资者现可投资港股绝大多数的股票。

  港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港股通三年以来累计成交33270亿港元,为港股市场带来了6375亿港元净资金流入,而内地投资者利用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金额已达8088亿港元,较2016年底增长一倍以上。今年前10个月,港股通日均成交额在港股市场的占比增至7.2%,远高于2015年的2.4%和2016年的4%。

  自2016年2月起,港股步入牛市周期,吸引了一大批资金南下配置。今年以来,香港恒生指数升幅已经超过30%,强劲的市场表现吸引大批投资者入场。老虎证券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香港金融市场相对成熟以及市场估值较低,成为投资者表示选择投资港股的主要原因。

  另外,北向通道沪股通和深股通成交也日渐活跃,外资持A股市值达4917亿元。截至今年10月31日,沪股通和深股通累计成交40550亿人民币,为内地股票市场带来了3263亿人民币的净资金流入。10月31日,香港和海外投资者合计持有沪市股票市值3103亿人民币,深市股票市值1814亿人民币。

  谈及互联互通,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指出,在短短的三年间,通过沪深股通北上资金不断增加,目前已经发展到占A股市场国际投资者份额的一半,这个规模将会越来越大。

  外资活跃成交股涨幅居前

  “A股很多大蓝筹业绩增长稳定、估值合理、具备较好的流动性,符合外资的选股标准,外资持续性买入引发跟盘,成为蓝筹行情的主要推手。”深圳一位投资公司负责人向记者指出。

  从外资主要买入的个股来看,活跃成交股今年来的升幅均十分明显。记者梳理同花顺iFinD数据,沪港通开通三年来截至10月31日,共有271只股票出现在沪港通十大活跃成交股榜单上,中国平安与贵州茅台上榜次数最多,均超过600次;招商银行、中信证券、伊利股份、恒瑞医药、上海机场等蓝筹股均是外资成交活跃的标的。自深港通开通以来截至10月31日,美的集团、海康威视、格力电器、五粮液、洋河股份和京东方A股成交活跃度居前。

  在持股板块配置方面,沪深股通所持股票主要集中于主板,2017年3月主板市值占比约90.2%,之后截至10月末下降8.3%至81.9%;中小企业板占比明显提高,从3月的8.7%提升至10月末的15.9%;创业板的占比最低,基本保持在2%左右。

  价值投资理念在A股逐渐深化

  在外资持续买买买的推动下,A股市场的投资环境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自互联互通机制建立以来,A股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正在发生改变,“以小为美”的投资观念正在逐步发生改变。

  深圳前海孚威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刘国宏对记者表示,过去的A股市场投机氛围很重,资金更愿意炒作成长股题材股,价值投资并未形成体系。外资持续进入后,A股市场的白酒、核心家电和医药龙头单边走牛,A股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行情,市场价值投资的理念得到强化,未来市场走出的牛股其背后一定会有业绩和成长性的支撑。

  外资参与后和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形成默契,引导资金不断向白马股抱团,加剧了市场结构分化行情。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金额较去年实现100%以上增幅的股票约170只,其中包括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大型蓝筹股,其最新平均市值超过400亿元。海康威视、科大讯飞和京东方A等股票今年的日均成交额均超过去年,增长逾2倍。

  不过随着蓝筹股不断走高,后市积累的风险也增大。刘国宏认为,价值投资理念过度强化也容易造成非理性,市场很可能出现“削峰填谷”的过程,一些一线蓝筹股涨幅过大存在阶段性回落的风险。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