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突破3400点关口,盘面依然略带“沉闷”。从资金面来看,一方面,场内主力资金净流出态势依然未改,谨慎情绪仍在。另一方面,场外以两融为代表的杠杆资金回升并不显著,3400点“果实”也仍有得而复失的可能。此外,一向机敏的北向资金方面也已出现“预警”,全周资金呈现净流出态势。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市场分化较为严重,强势股持续性值得关注,当前仍应“盯紧”资金面。倘若接下来资金回流和场内交易活性增强,短期仍有望推动反弹行情继续向纵深演绎。
隐忧犹存
随着上周四沪指一举突破并站稳3400点关口,当周沪深两市分别录得1.13%和1.83%的涨幅,截至收盘两市分别报3416.81点和11444.52点。
从成交量方面,两市也已从周初时不足4000亿元再度回升至4000亿元以上。从上周两市的实际交易情况看,谨慎情绪有所改善但不明显。从盘面来看,上周五两市出现分化,市场“赚钱效应”仍然羸弱。
从资金整体来看,一方面在上周两融余额再度回升的同时,主力资金净流出的态势依然未变;另一方面上周陆股通方面也出席在出现了净流出的态势。上述情况说明了虽然市场情绪由于沪指站稳3400点出现极大改善,但资金在当前点位上步调却仍不一致。
两市资金流向上,主力资金均呈现净流出态势,上周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额为460.6亿元,而仅上周五,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就达到了214.55亿元。从周五开盘资金净流出态势的延续以及全天、尾盘两市主力资金流出较前双双出现大增的情况来看,资金离场步伐再度加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0月27日,两市主力资金自8月29日出现净流出以来,也已连续近两个月呈现出净流出的态势。从两市主力净流出态势延续和加速的情况来看,由于长期的震荡场内资金对后市“畏高”情绪仍未缓解。
而与主力资金离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周有所“波折”的两融余额又重拾升势。一方面,截至上周四两融余额报9967.89亿元,再度逼近万亿大关,也刷新了近期两融的次高点,反映出以杠杆资金为代表的场外资金仍然看好后市。但另一方面,从两融的结构来看,融券余额回升态势也相当明显,这也说明了空方力量也正集结准备反扑。可以预见的是3400点后的市场仍将不会“一帆风顺”。
此外,一向机敏的北上陆股通资金也有所“异动”,全周沪股通资金净流出15.31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出3.48亿元,这一信息背后传递出的信号也值得高度重视。
从上述数据中传达出的分化信息中,存量博弈的格局仍然未变。这一情况也再度从侧面反映出沪深两市分化以及盘面震荡反复的根本原因。而以主力资金为代表的场内资金与以两融资金为代表的场外资金在博弈中的分化势必将弱化指数上行的动力。因此,3400点关口之上的上市场“隐忧”犹存。
针对后市,华鑫证券表示,目前指数已经成功站上3400点整数关口,但却始终没有一条明确可持续的攻击路径;而连续的量价背离,在对3400点上方发动新的空间时,或也将变得较为“吃力”;因此,基于盘面因素考量,短期或有波动的因素。但从总的来看,由于基本面向好态势未改,支撑指数慢牛格局的逻辑依旧,中长期A股也仍将维持缓慢上行的趋势。
“盯紧”资金
分析人士表示,沪指突破3400点后,结构市特征仍然未改。上周两市格局的反复表明市场上具有持续性的领涨板块仍不清晰,驱动力依然来自资金对热点板块间的追逐。
从资金在行业方面的流入(出)情况上看,上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出现资金净流入的行业仍占少数,仅有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建筑装饰和家用电器4个行业实现了主力资金的净流入,流入金额分别为14.58亿元、6.52亿元、2.57亿元和1496.44亿元。其余24个板块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资金净流出态势,其中净流出最多的有色金属板块金额高达78.37亿元。
但从行业涨跌方面的情况上看,情况则比较乐观,上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至收盘时有21个行业实现上涨,其中涨幅超过1%的行业就有11个,电子行业以全周2.29%的涨幅领跑两市。下跌的板块有7个,其中跌幅居首的是此前受到“热捧”的交通运输行业,计算机行业也有所下跌。上述情况,一方面反映出当前令人盘面回升及热点切换背后仍是资金腾挪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由于场内外资金的分化,资金持续性仍显不足,热点间涨势也依旧缺乏持续性。
毫无疑问,沪指上冲并站稳3400点正是由于权重板块的集体发力,从“沪强深弱”格局的再度出现来看,资金也已重新看好这一领域。针对后市,东方财富证券表示,当前权重中的核心资产,即一线龙头表现出了“强者恒强”的特征,贵州茅台甚至已显示出“空中加油”、加速启动的态势。由于前期市场主线的持续缺位,题材股轮动过快,风险偏好一度出现回落,因此具有“确定性”的品种再度成为资金配置的首要逻辑,而金融蓝筹、龙马此时也再度彰显出其作为核心资产的价值。而24日MSCI公布的A股进阶时刻表,更是直接加速了价值投资风格的强化。展望后市,该机构认为蓝筹行情仍将是近期行情的主线。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指数表现较为强势,大消费概念整体表现“抢眼”,但市场分化较为严重,强势股持续性值得关注,但不宜盲目追高。指数短期涨势斜率过于陡峭同时量能难以迅速跟上,则可能因获利盘引发较大波动。因此当前仍应“盯紧”资金,不排除年末资金再度成为行情负面推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