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天茂集团频频减持二次转型突围

2017年10月09日 08:32    来源: 长江商报    

  

  银保渠道销售占比超九成,大股东及实控人超99%股权被质押

  □本报记者魏度

  监管重压下,天茂集团(000627.SZ)核心子公司国华人寿频频减持股票谋求二次转型。

  天茂集团曾是一家化工企业,在资本大佬刘益谦的腾挪下,将国华人寿注入,使得国华人寿成功借壳登陆资本市场,经营业绩持续下滑的天茂集团也升级转型为一家保险上市企业。

  然而,近几年来,作为一家中小险企,同前海人寿等险企一样,借助资产驱动负债模式,国华人寿激进扩张。去年,险企迎来了强监管,国华人寿面临转型。

  转型的阵痛不可避免,作为一家民营上市险企,承受的压力不小。国华人寿的做法是,频频减持股票增厚业绩,以缓冲转型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26亿元,同比下降24.62%。尽管业绩下滑,但其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暴增,显示其资金流充裕。这一切,缘于其通过二级市场大幅减持股票。上半年,其投资收益超过36亿元。

  不过,目前的天茂集团还存在经营压力,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接近监管红线,银保渠道的销售占比超九成。

  值得一提的是,其国庆前的公告显示,控股股东新理益集团再次进行股权质押。至此,新理益集团、刘益谦、王薇的股权质押比均超90%,公司有74.91%的股权处于质押状态。

  减持助力二次转型

  从化工到保险,从资产驱动负债到优化与成长,3年来,天茂集团正在进行二级转型。这一次,转型的核心是旗下子公司国华人寿。

  国华人寿于天茂集团而言举足轻重,后者超99%的营收依靠国华人寿贡献。

  国华人寿是一家中小型人寿保险公司,成立已有10年,曾是刘益谦的弃子。2015年,刘益谦毁约,重新收回国华人寿的控制权,并将其视作宠儿,几经折腾,国华人寿成功借壳天茂集团登陆A股。

  近两年,依靠资产驱动负债模式,公司的资产规模迅速膨胀。其崛起途径主要是,通过万能险等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快速获取保费,然后将这些低成本保费投向二级市场,如股票、债券等,甚至是举牌A股公司。依靠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来兑现保户的投资收益。

  用低成本保费资金在二级市场举牌上市公司,这类险企曾被指为资本市场的野蛮人,一度成为市场和监管层关注的焦点。去年,监管层逐渐收紧、规范险企在二级市场的举牌行为,并从根源上约束险企的中短期存续业务,以抵御险企的风险。如此一来,靠资产驱动负债的激进扩张模式面临转型。

  毫无疑问,转型的阵痛难以避免。

  从保费上看,上半年,国华人寿代表万能险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24.87亿元,同比降幅高达79.34%,在规模保费中占比为6.93%,同比下降了28.51%。去年,国华人寿原保险保费、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以及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共计实现规模保费484.96亿元,其中原保费占比为54.82%。

  不过,国华人寿的原保费收入有所增加,所以规模保费仍然保持平稳。其上半年原保费收入为342.63亿元,同比上涨68.26%,占规模保费比高达95.4%。

  尽管转型后保费收入未受到明显冲击,但国华人寿增收不增利特征明显。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382.17亿元,同比增长559.59%,净利润为6.26亿元,同比下降24.62%。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通过频频减持,国华人寿的投资收益达到了36.2亿元,年化总投资收益率7.05%。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国华人寿相继减持了天海投资、有研新材、东湖高新等多家公司股权。如今年7月27日,国华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了东湖高新1560.27万股,占总股本的2.46%。至此,其持股比降至5%以下,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东。此外,今年初国华人寿还曾公告称,拟减持天海投资不超过4.19亿股股份,占天海投资总股本的14.45%。这意味着国华人寿要从天海投资彻底退出。

  巨幅减持套现无疑会增厚业绩,这对处于转型中的天茂集团而言,较好地缓冲了转型对经营业绩的冲击。

  销售依赖银保渠道

  顺应监管及形势积极转型,国华人寿的转型效果在保费结构上已有所体现。

  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国华人寿原保费收入357.95亿元,万能险25.37亿元,万能险占比6.62%。

  在天茂集团的半年报中,子公司国华人寿从事的保险业务收入占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99%以上,成为其核心业务。上半年,国华人寿营业收入37.94亿元,占天茂集团合并报表总收入99.27 %,净利润12.74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2亿元。

  虽然国华人寿在保费结构上实现转型,但是国华人寿在转型过程中,对于银行保险渠道仍然过于依赖。

  天茂集团的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华人寿个人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42.36亿元,其中银保渠道实现329.58亿元,银保渠道销售占比为96.27%。

  通过银保渠道销售,需要支付给银行不菲的代销费用,这无疑会增加国华人寿的保费成本,从而对其投资收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明显的变化,过度依赖银保渠道销售的模式正在改变。上半年,其通过保险营销员渠道销售的原保费收入为4.82亿元,去年同期为3.69亿元。此外,公司的直销保费收入也有不小幅度的增长。

  对此,国华人寿表示,各渠道协调稳步发展。公司全面搭建了个人代理、银行代理、直复营销、互联网等销售渠道,形成了银行保险和互联网渠道为主、其他多种渠道作为功能性补充的差异化经营格局。在保险销售团队的搭建上,国华人寿还称,保险营销员渠道在保持队伍规模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升级队伍结构。

  另外,国华人寿保费在区域上集中度较高。上半年,其近70%的业务来源于华东和华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16.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6.17%,主要来源于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华北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121.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54%。

  除了区域集中外,国华人寿的产品贡献集中度也较高。上半年,其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前5位的保险产品中, 国华泰山5号年金保险原保费收入224.65亿元,占原保费总收入的66%。

  公司74.91%股权被质押融资

  转型过程中,国华人寿还存在业务调整压力。

  半年报数据显示,国华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8.51%,较年初下降10.7 个百分点,接近100%的监管红线。偿二代指标,是监管层考核险企业务发函和投资的重要指标,如果国华人寿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其业务将受到重大影响。

  幸运的是,上月下旬,天茂集团收到了证监会批复,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不超过7亿股票募资48亿元的方案获得通过,这笔资金将用于国华人寿资本补充,一旦实施,将大幅提高其偿付能力。

  在业务转型调整中,国华人寿的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30%,远低于监管要求。

  上半年,国华人寿的中长期储蓄及风险保障型业务规模保费占比70%以上,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低于30%,中短存续期业务远低于监管要求的限额,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国华人寿的股权质押比例较高,目前,公司74.91%股权处于质押状态,其质押比位居A股前十。

  今年9月28日,天茂集团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新理益集团将其持有的1.34亿股质押给中诚信托,用于融资。新理益集团的控股股东为刘益谦。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天茂集团的控股股东新理益集团、实控人刘益谦、一致行动人王薇分别持有天茂集团42.92%、19.96%、13.04%,合计为75.92%,三者均高比例质押了股权。具体为,新理益集团质押股份数为18.28亿股、刘益谦8.50亿股、王薇5.56亿股,质押股份占总股本的42.88%、19.95%、12.06%,占其所持股份的99.91%、99.95%、92.6%。


(责任编辑: 蔡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