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移动支付悄然改变社会消费习惯

2017年08月18日 07:3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赵晶 林远 实习生 张雅舒

  移动支付、网购、共享单车……这些凭借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手段产生的新鲜事物,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吸粉”,正在悄然改变你我生活,成为展现中国企业强大创新活力的亮丽新名片。这些新业态、新职业、新生产、新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新生活·新变化”。

  这年头,不扫个二维码付款,都不能算是年轻人。就连老年人,每逢春节也都能带着老花镜,乐滋滋地抢红包和发红包。移动支付大战带来的新支付方式,已经悄然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8月初,微信和支付宝再一次在移动支付领域交战,双方各自推出“无现金日”和“无现金城市周”,这两家占据移动支付大半江山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引来了央行的关注,“无现金社会”的提法招来颇多争议。在移动支付带给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便利和逐渐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的当下,移动支付自身的安全性、现金支付是否会被取代、移动支付市场如何规范等问题,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移动支付开启便捷交易模式

  在北京的一家中餐店里,店员告诉王女士和她的朋友,可以直接扫描桌子右下角的微信自助点餐二维码进行在线点菜,王女士通过二维码就进入了这家店的菜单页面,每样菜都有清晰的配图和实时的价格显示在上面,还有商店的优惠活动等,在线完成支付还会有满减及红包,比现金支付又便宜了不少。王女士说,不仅吃饭不用再等服务员拿菜单来点餐,结账时也不用在收银台排队付钱,节省了很多时间,朋友间的AA制消费也变得更加容易,只要付款人对一起吃饭的几人发起群收款,输入金额和人数,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出每人应付金额,并向大家发起收款。

  移动支付已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家纷纷表示用手机支付很方便。

  “我现在坐公交用支付宝里的电子公交卡就可以了,出门只需要带手机,再也不用担心公交卡遗失或卡里没钱,出门方便了很多。”

  “现在买水果蔬菜什么的不需要再找零钱,手里不用再拿那么多零钱或硬币。”

  “我现在去商场买衣服都用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不刷银行卡了。”

  “现在出门基本不带现金了,身边的人也都不怎么用现金了。”

  不仅是消费者感觉移动支付更便捷,店家也感受到了移动支付的便利。一家连锁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超市购物用手机支付的人还挺多的,对于消费者而言肯定是手机支付更方便呢,再加上支付宝和微信时不时还有活动优惠。”

  “现在在我们店消费的用现金支付与用手机支付的人差不多,论方便来说肯定是在线支付更方便,机器一刷就到账了,但是提现有手续费。”一家餐厅的收银员说。

  在2017年5月由“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参与的中国“新四大发明”评选中,支付宝以第二的排名入选。中国目前已有杭州、武汉、福州、天津、贵阳、常州6大城市迈入了“无现金城市”。在杭州,超过95%的超市、便利店能使用支付宝付款;超过98%的出租车支持移动支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4.69亿,年增长率为31.2%,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57.7%提升至67.5%。移动支付向线下支付领域的快速渗透,极大丰富了支付场景,有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结算。

  7月31日,腾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和法国咨询公司益普索共同发布的《2017智慧生活指数报告》显示,在中国的324个城市、超过6500名居民中,40%的中国人外出时所带现金不足100元,52%的人所使用的现金占其月消费的20%,超过70%的受访者称身上的100元现金够他们用一个多星期,84%的受访者称只带手机不带现金出门很方便。

  支付宝、微信打响“肉搏战”

  为了抢夺移动支付这块肥沃的市场土壤,中国移动支付的两大巨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不断开启肉搏战。从早期的红包大战到现在的“无现金城市”大战,双方的比拼从未停止。

  2014年1月,微信率先推出了春节红包,并一炮打入移动支付市场。此后每年春节,电子红包都是一场必不可少的狂欢盛宴,是各大移动支付巨头们争相攻城略地的战场,而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往往是春节红包大战中的主力。依靠社交网络兴起的微信支付成为支付宝的直接竞争对手,自微信红包出现后,微信好友之间、微信群成员、微信用户与在线商户之间的交易,推动着微信支付的快速普及和微信用户的急速增长。

  拥有多年网上支付经验、成为网购的主流支付方式的支付宝,也有两张强大的王牌。一是支付宝关联了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两大购物商场,而这两大网站在移动电商市场的份额高达83%,他们只接受支付宝付款。二是阿里巴巴的关联企业蚂蚁金服于2013年设立了基金余额宝,帮助用户拿出支付宝账户中的闲置资金去投资。刚一面世,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接近7%,几乎秒杀了所有银行存款利率,这促使用户将银行账户中的资金转移至支付宝,并且用户可以使用余额宝资金在线上和线下直接购物。

  今年8月8日,微信支付迎来第三个“无现金日”,全球首个“无现金日”由微信支付于2015年8月8日发起,定于每年8月8日。今年8月1日至8日期间,微信支付在各个城市、联合全行业商家启动2017“8.8无现金日”活动,以鼓励金等方式补贴微信用户,培育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用小程序等方式为商家引流。在微信通过“无现金日”成功布局线下后,支付宝也不肯轻易放弃这块大蛋糕,今年也积极加入了这场无现金活动,并推出了全球首个“无现金城市周”,即每年8月的第一周。今年的“无现金城市周”活动有超过1000万线下商家参与,活动期间使用移动支付可以抽取现金奖励及黄金大奖,整个8月的每周五、周六都会推出抽黄金玩法,而且每天最高的奖励金为4888元。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支付宝与财付通两大巨头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共占94.1%,市场集中度高。2017上半年,仅20.9%网民对苹果发力中国支付市场表示看好。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进入成熟期,支付宝、财付通双寡头市场格局初定。移动支付事关国家金融安全,外资背景企业发力中国支付市场存在制度制约,同时用户支付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其发展壮大。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加紧,现有市场搅局者可能来自“国家队”,未来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将出现三足鼎立市场格局。

  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独立研究机构《投资参考》(FT Confidential Research)8月1日发布的一份消费者调查显示,中国的在线支付市场或是两雄相争,但相较于后发的对手微信支付,支付宝占据着主导地位。该机构对1000名中国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在这些受访者中,有82.6%的人选择支付宝作为主要支付手段,64.3%的人选择微信支付,其他支付工具在其中处于下风。

  移动支付安全性尚存争议

  中国银联发布的《2016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不仅遭受支付欺诈的用户比例有所上升,受损金额也持续走高,其中约1/4的受调查者曾受骗,相比于2015年的调查结果上升11%。其中,主要有支付敏感信息泄露、电信网络欺诈、免密盗刷等欺诈方式。

  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6年移动支付报告》中可看出,安全隐患是移动支付用户最关心的问题,52.4%的用户认为未来移动支付交易安全性还需加强。此外,付款失败、网速慢、商户不支持等问题也是用户比较关心的。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36.8%网民对无现金社会建成表示不期待,34.8%网民处于观望状态,超七成网民对移动支付安全表示担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无现金社会建成有利于解决传统现金携带被盗、丢失等问题,但技术漏洞、恶意诈骗等威胁阻碍着无现金社会的建成。为提高移动支付安全性,企业与政府应携手共进,企业积极创新支付技术与模式保障支付交易安全进行,政府完善移动支付法律法规建设确保支付利益相关者在规范合法环境下进行交易。

  有专家表示,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完全进入无现金社会的条件,新支付媒介需要对现有的交易、清算和支付系统进行重新改造,相关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尚需时日。此外,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和行业标准还存在缺陷,必须从技术上克服安全性、客户匿名性、业务合规性等一系列难题,为移动支付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完善的产业配套乃至制度环境。

  “无现金”不等于拒收人民币

  8月的“无现金日”、“无现金城市周”活动在微信和支付宝的合力助推下开展火热,成千上万家线下商家加入了这场移动支付营销大战,一些商家为了达成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约定的移动支付业绩标准和返现门槛,竟然拒绝消费者使用现金支付,只接受移动支付方式,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和社会的热议。

  有媒体报道称,央行武汉分行首先在7月底约谈了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公关部负责人,明确提出三点要求:“无现金城市周”活动中去掉“无现金”字眼;撤掉所有含“无现金”字眼的宣传标语;公开告知商户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消息还引用“央行内部人士”说法称,总行发文要求各分支行参照武汉分行的做法,加强对无现金支付的指导。

  不过,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很快做出回应称,央行总行并未发文要求禁用“无现金”,他们并不讨厌“无现金”,对于无现金活动的市场推广行为不做干涉,但不应有不收现金的行为。

  当前,移动支付机构所提倡的“无现金”社会或许是迎合了移动支付的大趋势,但“无现金”不能完全取代现金支付这种方式,仍然有一小部分群体还不能顺畅使用移动支付。

  据《2016年移动支付报告》显示,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中30岁以下群体占比最多,为76.4%;其次是31-40岁用户,占比为16.8%;41岁-50岁及51岁以上用户占比仅为6.8%。

  对于“无现金”活动期间商家拒收现金的行为,有人感到这是对老年人的歧视,移动支付应该是主流的趋势,但并不代表就要取消或者杜绝使用现金。

  民政部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绝大部分老人并不能适应新科技带来的变化,他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更不会使用手机中的应用软件和移动支付,对广大老年人以及贫困、低文化、信息匮乏的人群来说,他们逐渐被新技术边缘化,“无现金”恐怕意味着更多的生活困扰而非便利。

  此外,和一、二线城市不同,一些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地区,面临商户不愿为电子支付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或承担运营成本等,也是移动支付真正普及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亟待规范的移动支付市场

  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向有关金融机构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同时,要求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今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

  网联又被称为“网络版银联”,指的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即线上支付统一清算平台。其作用与银联相似,是一个清算平台。不同的是,网联的主要作用是一端连接第三方支付机构,另一端对接银行,并为所有接入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统一标准服务。

  截至6月30日,已有财付通、网银在线、快钱、百付宝、支付宝、平安付、翼支付7家支付机构接入网联,联动优势、中移电商接入工作进入倒计时。这9家大中型支付机构就是网联平台未来运营机构的董、监事会成员候选单位,这9家机构网络和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占比合计超过96%。

  之前移动支付的交付模式是各家支付机构与多家银行直连,以实现与商户和消费者的连接。线上支付的信息报送都是分散在支付机构和银行,通过网联接入后,信息将统一汇总。这一变化将使得支付系统的稳定性更优、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系统接入成本、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客观上促进了公平竞争,有利于中小支付机构发展。对消费者而言,资金将更加安全。不过,在网联平台的支撑下,各类型市场参与机构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业务处理和业务价格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充分发挥业务创新优势,形成价格和服务的差异化竞争,这对现有的移动支付格局或将是一次重新洗牌。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