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老牌私募重仓尔康制药踩雷恐巨亏 比基金还惨
上周,停牌3个多月的尔康制药爆出利空消息,上半年业绩同比下滑,证监会对其立案稽查,公司股票可能实施暂停上市……
基金君发现,除了多家公募基金踩雷以外,还有一家深圳的老牌私募机构也深陷其中,其作为投资顾问的资产管理计划不久前刚披露二季报,数据显示,到6月底,该产品持有尔康制药33.7万股,持有市值为386.2万元,占产品净值的比例高达19.13%。
占净值比19.13%,将近20%的持仓,这个比例可比公募基金的高多了!现在尔康制药多重利空来袭,等到复牌,股价保不准会有几个跌停,到时候这只产品受到的影响可能还不小。
尔康制药遭遇利空重仓产品踩雷
先来跟基金君回顾一下尔康制药的那些事儿。
今年5月9日,一篇强烈质疑尔康制药涉嫌财务造假的文章《强烈质疑尔康制药涉嫌严重财务舞弊:中国海关喊你来对账了!》在网上传播,文章称尔康制药在海外设立的公司涉嫌虚构利润,与此同时尔康制药还涉嫌虚构资产。
当天,尔康制药股价跌停;5月10日起开始停牌,而后湖南省证监局进场核查。
事实上,在被曝出造假股价跌停之前,尔康制药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已经在4月底减持套现10个亿。
8月9日晚间,还在停牌的尔康制药发布5个公告,讲了4件事情:第一,修正上半年业绩预告,业绩同比下滑了;第二,证监会对公司立案稽查了;第三,公司股票可能实施被暂停上市;第四,公司要申请继续停牌。
作为200亿市值的大白马,尔康制药曾经业绩非常靓丽,如今遭遇质疑,这可谓是多重利空来袭。公司表示,收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并且存在被实施暂停上市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复牌股价很可能会撑不住,吃几个跌停不在话下。持仓的公募、私募基金要主要防范风险,但现在都被锁在里面,前景堪忧。
来看看这次重仓持有尔康制药的这只资管产品。
名字叫“国信富坤红树湾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成立于2014年5月5日,存续期10年,管理人是国信证券,投资顾问是深圳红树湾资产,托管在平安银行。该产品成立规模是3000.81万份,但到了2017年6月末,总份额变为2090.05万份。
这只产品持有尔康制药的比例,比XX公募基金还高。最新披露的二季报显示,到6月底,该产品持有尔康制药33.7万股,持有市值为386.2万元,占产品净值的比例高达19.13%。基金君发现,公募基金投资有双十限制,最高占净值比例通常情况下不能超l0%,但该产品达到了将近20%,可见尔康制药这只股票对其净值的影响将会很大。
钟爱尔康制药坚持持有今年下跌仍加仓
基金君查阅了国信富坤红树湾资管计划的所有管理报告,发现该产品持有尔康制药不是一天二天了,尔康制药这只股票一直是投资经理的“心头爱”。
简单来回顾一下该产品对尔康制药的建仓、持股轨迹。
2014年三季度,产品刚开始运行不久,就买入尔康制药27.91万股,持股市值为1042.96万元,占产品净值比例高达26.88%;但在随后大盘蓝筹飙涨的2014年四季度,尔康制药曾一度退出该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
2015年一季度、2015年二季度该产品持有尔康制药的比例分别为4.75%、0.5%,随后三季度遭遇股灾,尔康制药又退出了前十名一阵子;等到2015年四季度该产品重新大幅增持尔康制药,持有12.59万股,持股市值为423.02万元,占产品净值比例为11.77%。
2016年该产品继续增持尔康制药,一季度末持有15.39万股,二季度末持有30.78万股;但到了三季度、四季度又逐步减持,分别持有25.35万股、15万股。2016年尔康制药股价波动非常剧烈。
今年以来,该产品也通过加仓、增持的动作,表达了对尔康制药一如既往的热爱,即便股价出现过一波杀跌。
报告显示,到2017年一季度末,该产品大幅增持尔康制药,持有33.7万股,已经达到历史高点,市值为451.58万元,占产品净值比例高达20.37%!事实上,尔康制药的股价在4月初到5月初的一个月时间里有一波明显的下跌行情,但该产品并没有减仓。
5月初尔康制药遭遇利空消息跌停,随后停牌,该产品被关在里面,到二季度末仍持有33.7万股,但市值却缩水到了386.2万元。
产品净值下滑严重
查阅国信富坤红树湾资管计划的财务数据表格,基金君发现,到6月末,该产品单位资产净值是0.966元,单位累计资产净值是1.3元,本期产品的单位净值减少了0.095元。该产品在5月份分红登记,扣除业绩报酬前,每份份额分红0.27333元。
这是国信富坤红树湾资管计划的净值曲线,里面可能包含分红的因素,但尔康制药的下跌确实也使其表现受到影响。
该资管计划的投资经理在报告中对今年的投资情况进行反思。“我们对阶段性的监管风险预判不足,虽然开始介入一线蓝筹品种,但是没有迅速降低组合中中小创的比例。”
同时他还做出投资展望,“我们判断市场会从抱团漂亮50转向蓝筹行情,中小创依然在降低估值的过程中。我们会采取哑铃型布局,持有一线蓝筹和相对低估值的成长品种。降低预期和谨慎行动依然是未来半年的主基调。”
(责任编辑:徐家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