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宋思艰
加班苦、加班累,加了班就该给加班费。但对于加班费的具体金额,如果要钱的一方嫌少,给钱的一方嫌多,最后会闹成什么样子?
一家上市公司给出了一种答案:一拍两散。
8月14日晚,华铭智能(300462,SZ)公告称,因与重大资产资产重组项目的法律顾问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就律所“加班费”一事没谈拢,公司决定另外聘请律所担任重组法律顾问。
法律服务费金额、付款进度没谈拢
据华铭智能公告所称,公司原聘请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金杜律所)担任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法律顾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公司和金杜律所均认为,项目时间进度及需要金杜律所投入的工作量,明显超出了双方签署《法律服务委托协议》时的合理预期。
既然工作量超预期,似乎上市公司多给一点“加班费”就可以了。
然而,双方未能对调整法律服务费用及法律服务费付款进度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因此,经友好协商后,双方决定终止相关委托协议。华铭智能表示,为保证公司重组的顺利推进,董事会同意聘请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担任公司重组项目的法律顾问。
回顾历史,华铭智能于4月21日宣布筹划重大事项,股票停牌。在6月20日披露的重组进展公告中,上市公司透露了重组的基本情况。华铭智能拟购买国政通科技不低于51%的股权,国政通科技主营业务包括多数据源防欺诈业务和SP业务。在这份进展公告中,包括金杜律所等重组项目的中介机构悉数现身。其中,重组独立财务顾问为海际证券及国泰君安,审计机构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评估机构为北京中同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根据华铭智能8月14日晚间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及相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重组的各项工作,股票将继续停牌。
更换中介机构多有特殊原因
在资本市场上,重组过程中更换中介机构的情况不多见,但也不能说没有。不过,除非迫不得已,上市公司不会选择临时更换中介机构。因为中介机构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了解重组,对相关情况比较了解,从业务延续性角度出发,保证中介机构的稳定也是在保证重组更快速推进的重要举措。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A股市场出现的重组过程中更换中介机构的情况,大多有十分特殊的原因。
2015年3月,丹甫股份(现为台海核电,002366,SZ)宣布更换重组聘请的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原来,因公司重组涉及军工事项,公司向国防科工局提交了重组的申请文件。在涉军企事业单位重组上市保密事项审查过程中,国防科工局要求公司重组的中介机构具备保密资质。在此情况下,公司须按要求办事。
2016年11月,全信股份(300447,SZ)也因类似原因更换了重组中介机构。公司原本聘请了广东东方昆仑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东方昆仑)作为重组法律顾问。但东方昆仑的军工涉密业务保密资质已到期,当时正在办理相关复审程序。全信股份不得不将重组法律顾问更换为具备军工涉密服务保密资质的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
2013年9月,在重组相关材料已呈递给证监会并被受理的紧要关头,四环药业(现为渤海股份,000605,SZ)却突然更换法律顾问。根据公司之后的补充说明显示,其之前聘请的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因卷入“新大地事件”正被证监会立案稽查。为保证重组工作的顺利进行,四环药业决定将其撤换,改聘北京国枫凯文律师事务所。
2017年上半年,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天元律所)遭遇珠江控股、三七互娱等多家上市公司解约。原因是证监会于3月公布了九好集团与鞍重股份“忽悠式重组”的大案,而天元律所正是这场重组的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