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泰达新材IPO失败 《投资有道》提前质疑其造假

2017年08月03日 21:38    来源: 中国网    

  昨天(7月31日),泰达新材上会折戟,这家创造了从新三板转板创业板排队时间最短纪录的首例做市IPO创新层公司,却被查出四个主要问题,最终没有通过发审会审核。值得一提的是,专业财经杂志《投资有道》昨天率先报道了泰达新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审会的意见有很大相似之处。

  

  认定其财务造假

  据发审会披露,泰达新材上会被否的原因主要有四点,排在最前面的两大主要问题都涉及到财务造假。

  1、净利润、高管薪酬、分红等财务问题。

  比如,泰达新材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而扣非后净利润并未同步下降:管理费用绝对额及管理费用率逐年下降;董监高薪酬过低,是否存在刻意压低薪酬增加业绩的情形;发行人的薪酬水平能否保持高管和员工的稳定;报告期各年均进行大额分红,累计分红5,872.5万元的原因,是否存在通过现金分红支付员工薪酬的情形。

  2、主要产品价格低、成本低的情况等。

  泰达新材主要产品偏苯三酸酐销售价格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单位生产成本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合理性;各类产品的投入产出率的变化情况;燃料动力、水电单耗大幅下降的原因。

  综合来自多方面的消息,泰达新材采取做市转让,二级市场交易很活跃,吸引超百名“集邮党”。这次闯关被否,本想一起发财的“集邮党”也只能是空欢喜一场。

  根据全景网解读,2017年创业板平均排队时间为1.4年,泰达新材从获受理到上会仅耗时304天,远远快于平均排队时间。

  2014年登陆新三板时,泰达新材仅有9名股东,控股股东是柯伯留、柯伯成兄弟,合计持股比例为52.95%。公司于2016年2月16日开启做市,至今仍是做市转让方式,拥有4个做市商。

  截止停牌前,泰达新材在册股东数目为171户,而其在挂牌后未进行过定增,这意味这新增的162名股东均来自二级市场。泰达新材深受二级市场投资者的青睐,多名投资者凭借二级市场买买买成了十大股东。

  《投资有道》率先发声

  值得一提的是,《投资有道》昨天早上的报道---《泰达新材IPO上会在即 公司或存账外支付等大问题》,直指泰达新材存在的这两大财务问题。

  《投资有道》这篇报道的主要内容包括:泰达新材薪酬数据异常,或存在账外支付。

  《投资有道》指出,根据泰达新材招股说明书,可以发现,该公司管理人员薪酬明显偏低,特别是董监高薪酬低得厉害。据招股书披露数据,可以计算得出生产员工每人年薪平均为11.7万元;销售人员年薪为7.725万元;财务行政等管理人员平均年薪酬只有7.58万元。而在所有的管理人员中,泰达新材的高管工资又是特别地低。已经披露的2016年所有高管薪酬中,只有总经理柯伯留的薪酬最高,为7.62万。而最低的是监事洪立策,年薪只有4.23万,月平均薪酬3525元。洪立策作为公司股东代表监事,就职于公司市场与销售部,是一名市场老兵,在泰达新材已经工作十年以上,每月就3500多元,这样的薪酬数据实在是异常。对于一个没有股份的监事,干了十年就三千多薪酬,这可能吗,而且他还是干销售的,销售的提成呢,如何支付?

  《投资有道》指出,泰达新材的管理人员以及高管薪酬明显低于同行业,如何能留住这些公司精英、骨干?是否公司有意降低员工(特别是高管)的薪酬,以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公司另外采取分红的方式,或者采取账外支付的方式来予以补偿?这些都是值得怀疑的。

  《投资有道》还指出,泰达新材低价抢市场,毛利率低,政府补贴大,企业成长性存疑。

  泰达新材招股说明书披露,2016年营业收入17,534.90万元, 2015年营业收入20,644.40万元,2016年较2015年大幅下滑。另外,泰达新材2016年损益表中非经常性损益高达793.59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1,376.42万元,其他项中有负数项),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高达22.7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有2,689.17万元,与2015年2,685.62万元相比,基本持平。而201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61.29万元,2015年的增长率达到了52.48%,而2016年增长率仅为0.1%,说明泰达新材的成长性已经基本消失。

  相比同行,泰达新材核心产品的价格也是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市场竞争存在节节败退迹象。该公司的核心产品偏苯三酸酐销售单价2014-2016年分别为每吨14,598.51元,14,678.86元,11,481.36元,与市场平均价格相差分别为每吨276.08元,843.67元,924.81元。也就是说,随着整体市场价格下降的趋势,泰达新材的销售价格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销售数量也没有明显上升,销售收入却是明显下降。与同行业毛利率相比,该公司也始终存在差距,2014-2016年同行业毛利率平均水平分别为24.40%、30.65%、 34.35%,泰达新材的毛利率分别为22.86%、26.67%、31.91%,一直低于同行平均水平。以此看来,泰达新材很有可能是靠低价竞争手段抢市场,公司盈利能力与同行业相比,始终处于下风,竞争力存疑。

  《投资有道》杂志指出的泰达新材员工薪酬可能造假,涉嫌账外支付薪酬行为,这与发审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如出一辙,而这个问题在以前的反馈意见中并没有提及,也没有任何媒体提出质疑。

    来源:中国商务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